APP下载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安全性的相关分析

2019-10-29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455000李海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格瑞洛氯吡组间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455000)李海良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按照指南推荐,一般采取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在其治疗过程中,血小板控制属于关键性因素[1]。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双抗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患者非常重要,可强化血小板控制,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急性冠状动脉血栓事件,影响治疗效果[2]。就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抗治疗,何种手段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3]。本文主要研究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安全性的相关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本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本文研究中排除恶性肿瘤、严重消化道疾病、脑出血、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为35~7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5.42±11.37)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为33~7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9.17±13.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数据,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备可比性。

1.2 研究方式 两组患者均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用量为首先300mg负荷量嚼服,然后100mg,每天一次,维持治疗。观察组首先服用180mg的替格瑞洛负荷量,然后标准剂量90mg/次,每天两次。对照组首先服用600mg氯吡格雷负荷量,然后标准剂量75mg/次,每天一次,在服用24h后观察其应用效果。

1.3 评价指标 抽取两组患者用药前、服用药物后2h、24h空腹肘部静脉血,分析血小板聚集率。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AST,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包括:腹胀、呼吸困难。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出现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各类数据资料的差异性。本文计量资料表示为组间数据对比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数据对比使用X2检验。在本文研究中,单样品区间比较分析使用方差方式,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依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用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组间数据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组间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对比在给药后两组患者血肌酐、AST均高于给药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对比,组间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2所示。

2.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对比观察组出现呼吸困难患者3例,腹胀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呼吸困难患者5例,腹胀患者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

附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用药2h 24h 达标率观察组 50 (59.86±7.52)% (51.10±7.17)% (48.56±7.81)% 30(60.0)对照组 50 (58.73±6.26)% (56.42±6.12)% (55.76±3.51)% 10(20.0)X2 - 1.49 7.00 9.47 -P-0.14 0.00 0.00 -

附表2 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对比

附表2 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血肌酐 AST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对照组 50 98.17±6.10 109.23±8.34 25.97±2.84 28.83±5.72观察组 50 96.83±5.26 121.49±7.28 24.68±6.84 25.67±6.83 t-1.73 16.12 1.70 4.15 P-0.08 0.000 0.09 0.00

2.4 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出现率对比 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观察组出现心绞痛(不稳定)1例,脑血管意外1例,心力衰竭0例,脑缺血0例,非抬高型心肌梗死0例,不良心脑血管出现的几率为4.0%,对照组出现非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心力衰竭3例,脑血管意外1例,脑缺血2例,心绞痛(不稳定)0例,不良心脑血管出现的几率16.0%。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出现率对比,组间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破裂,使得血小板黏附、聚集,进而形成血栓,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4]。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可迅速、精准、充分持续的开通患者冠状动脉,减少心肌坏死,增加心肌细胞的活性,确保心肌细胞能够有效灌注,切实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P2Y12受体的拮抗剂通过阻断ADP与血小板P2Y12受体结合,强化血小板活化抑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般抑制P2Y12受体的拮抗剂为氯吡格雷,在临床治疗中,氯吡格雷具备一定的缺陷,比如:起效速度慢、药物抵抗率高等。替格瑞洛作为一种全新P2Y12受体拮抗剂,在临床治疗中,能够实现可逆结合P2Y12受体,通过调节变构,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以此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替格瑞洛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吸收快、抑制效果显著的优势,患者在口服后能够迅速吸收药物,在短时间内患者血药浓度可达到1.5h峰值。

在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出现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为避免不良心脑血管病症的出现,需要应用替格瑞洛治疗,快速抑制血小板活化,最大程度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格瑞洛氯吡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