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浆法加固地基工程实例

2019-10-29刘文晓李淼

中国建材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水玻璃陷性浆液

刘文晓 李淼

(1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2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1 工程概况

包头市某公寓楼建于2005年,地上四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500m2左右,结构高度为13米。该建筑坐落在湿陷性黄土层,湿陷性等级为I级轻微湿陷性。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本地区冻深1.6米,基底相对标高-2.1米,场地类别II类。

该建筑采用毛石基础,M5.0水泥砂浆砌筑MU30以上毛石,基础高度1.5米,基底宽度分为1.3米和1.4米两种。墙体±0.000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实心机砖,一层、二层采用MU10混合砂浆砌筑MU10多孔砖。三层、四层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MU10多孔砖。构造柱、圈梁、楼板及楼梯混凝土构件均采用C20混凝土。

地基基础存在局部沉降,依据地质勘察资料及地基沉陷情况,拟采用注浆法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处理。

2 注浆加固技术原理

注浆法是指采用液压的方法把具有流动性、填充性、胶凝性的一种或几种浆液材料均匀灌入地层中,使浆液与土颗粒产生胶结作用,形成整体,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

注浆法一般常用水泥浆液,又称灌浆法。目前常用的水泥注浆法有:渗透注浆、压密注浆及劈裂注浆等。根据不同的地层情况选择不同的注浆类型,本工程采用压密注浆方法。

3 压密注浆方案设计

3.1 注浆液材料配比设计

综合地勘报告、结构基础现状等因素,本次注浆料采用水泥单浆液,配比采用1:0.6(重量比)。

水泥采用P.C 32.5 水泥,注浆用水pH值不得小于4,水温不得超过30℃,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或最低温度低于-3℃的条件下注浆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浆液冻结。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注浆加固设计前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浆液配比应结合现场注浆试验情况进行调整,确定最优注浆参数。

布,围在他们的身前,最上边是一行血红色的大字——官商勾结非法征地,失地农民欲哭无泪!下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应该是介绍这起上访事件的来龙去脉。高潮顾不得细看,从兜里掏出他花壹佰圆钱在假证贩子那里制作的《焦点调查网站调查员证》,递了过去,说:我是“焦点调查”网站的调查员,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份你们上访的材料?

若现场注浆浆液初凝时间不满足下文要求,应通过掺加水玻璃以减少初凝时间,具体掺加量通过现场注浆确定以满足初凝时间要求。硅化法加固原理见下文。

3.2 硅化法原理

硅化加固法适用于各种砂土、黄土及一般黏性土。通常用水玻璃(Na2O.nSiO2)及氯化钙(CaCl2)先后用下部具有细孔的钢管压入土中。两种溶液在土中相遇后起化学反应,形成硅酸凝胶填充在土孔隙中,并胶结土粒,状如砂岩。其化学反应为:

式中,nSiO2(m-1)H2O即为硅酸凝胶,本次灌浆液水玻璃模数值范围取2.5~3.3。

对渗透系数k=0.1~2m/d的黄土与黄土状粉质黏土进行加固时,因土中含有硫酸钙(CaSO4)或碳酸钙(CaCO3),只须用单液硅化法,即仅将水玻璃压入土中。为了加速水玻璃与硫酸钙的反应,通常加些氯化钠(NaCl)溶液作为催化剂,其化学反应为:

水玻璃浓度采用10%~15%的硅酸钠(Na2O.nSiO2),并掺入2.5%氯化钠。其相对密度不得小于1.1,一般宜为1.13-1.15。

3.3 单孔灌注量计算

单孔灌注量q按下式计算:

式中,r-有效加固半径,取0.75m;

l-有效加固长度,取10m;

n-土层孔隙比,按下式计算;

ρ-灌浆料密度,按下式计算;

α-孔隙填充率,取0.6-0.8。

根据地勘报告,湿陷性黄土孔隙比为0.882,得到其空隙率n为:

本次灌浆料水灰比采用1:0.6,故其密度计算如下:

故单孔灌注量如下式所示,每延米灌注量450kg。

3.4 灌注孔的布置

灌注孔间距:压力灌注宜为1.0~1.5m,即有效加固半径为0.5~0.75m,根据该加固半径,钻孔应沿基础侧向布置,每侧不宜少于2排,考虑到本工程黄土湿陷性程度及基础平面布置。

因有效加固半径与地基土渗透系数相关,故应根据现场注浆试验对其进行调整,进而对灌注孔平面布置图进行调整,确保相邻灌注孔加固圆柱体相互重叠。

图1 基础注浆平面图

3.5 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控制范围:0.5-0.8MPa,不应大于1MPa。注浆速率10-20L/min。

3.6 初凝时间

初凝时间宜为5~20min。

3.7 注浆终孔标准

遇地面冒浆(采取措施后仍冒浆)、地表隆起、注浆压力达到1MPa任一条件时终孔。在规定的注浆压力下,孔段吸浆量小于1L/min,延续30min即可结束注浆,或孔段单位吸浆量大于理论估算值时也可结束注浆。

4 质量检验

1)注浆检验应在注浆结束28d后进行。可选用标准贯入、轻动力触探或静力探触等方法进行加固地层均匀性检测;

2)按加固土体深度范围每间隔1m取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体压缩性、强度或渗透性;

3)注浆检验点不应少于注浆孔数的2%~5%,检验点合格小于80%时应对不合格的注浆区实施重复往浆;

4)地基加固结束后,尚应对已加固地基的建(构)筑物或设备基础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观测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5)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应进行静载荷试验检测,静载数量为3个,具体方法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附录A实施。

5 结语

因注浆施工会对基础产生附加应力,从而可能对结构主体产生不利影响,故施工方应专门配备人员对以下方面进行专门监测:

1)对房屋外墙侧向位移进行监测;

2)对注浆区域基础变形进行监测,防止注浆压力过大导致基础抬高;

3)对墙、梁、板变形及裂缝进行监测。

若施工过程出现结构主体、构件变形或裂缝过大等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现象出现,应立即撤离人员,以待后续处理。

猜你喜欢

水玻璃陷性浆液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优选的研究
外加剂对注浆材料即时和延时性能的研究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冶炼烟气制酸净化系统水玻璃输送改进实践
水玻璃注浆材料性能改善的探索
公路路基湿陷性黄土及处理对策
数值分析法探讨固体水玻璃的最佳溶解条件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粉煤灰掺量对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