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化”与“集和化”
——人居环境发展的哲学思考
2019-10-29刘滨谊
刘滨谊
1 决定人居环境存在与发展的元素和要素
宇宙自然、人类欲望、科学技术决定着人居环境的存在与发展,风景园林则是集合、联系三者的天然纽带(图1)。宇宙自然为人居环境提供了资源、环境、生态人居背景的三要素,构成了荒野、农林、生活3类基本的人居背景;人类欲望是人居感受、行为、文化人居活动三要素的源头,表现为居住、聚集、游历3类基本的人居活动;以荒野、乡村、城市为应用对象,科学技术推动着人居环境中建筑、城市、风景园林3类基本的人居营造。人居背景、人居活动、人居营造是人居环境存在的三元素,理想的人居环境存在是三元素的三位一体[1](图2)。安全、适用、美观、诗意等始终是人居环境的基本标准,社会应用则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基本动力,人居标准和人居应用是人居环境发展的二要素,理想的人居环境发展是二要素的二元互动。人居环境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以上五元素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极端化”与“集和化”正是2类典型的存在关系和发展取向(图3)。
在生命世界中,“极端化”关乎生命的起源和遗传的变异,是生命状态中的非常态。相比生死,自然界生命体的存在和延续更为重要,状态和关系是关键,决定性的是生命体本源及其组成元素。自然界所赋予的这种状态和相互关系是集和化的,与生命“极端化”的起讫特征相比,生命的“集和化”是一个漫长、连续的生长过程,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是自然界长期演进积淀而形成的稳定关系,作为生命体的人居环境也不例外,背景、活动、营造三元素所形成的稳定关系决定着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外力极大化改变事物本体性质、体量和发展进程是“极端化”的本质。其作用是强化单一个体事物,结果是制造差别、形成差距、引发竞争和流血牺牲。“极端化”所赋予生命的演进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不可持续的。“集和化”,集之、和之,是世界万物存在的客观而理想的规律,是万物相互磨合、既保持本性又不妨碍他者的一种良性集合的状态。集和化是“和而不同”,其作用是在保持个体事物发展的同时,减小、消除事物间的差距对立,为更多“事物”的融入、协同提供可能,自然生态的生物多样性由此得到保障。大自然生命体的首席代表风景园林,其自然的存在正是一种典型的“集合化”,是实现人居环境“集和化”的前提和基础。
除了太空外来物的撞击、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极端化”活动,从大气、生物圈的形成,到大陆板块分裂漂移,地球自然界46亿年来给予生命物种的最佳发展途径是“集和化”。诸如南极、北极、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各类岛屿,以及恐龙、猛犸象、剑齿虎、狮子和老虎等,地球并没有给予这些高度极端化的地域生命体和生态链顶端生命体以优厚的待遇,相反,因为缺乏集合的多样性和多利性,极端并无优势可言,极端化的发展结果总体上总是弊大于利。存在已久的大自然是集和化的,最美的人居环境是历经千万年集合适应、趋利避害的生命集和体,“集和”是有别于自然界“集合”的人类之梦,“集和化”是人类诗意栖居永恒的理想(图4)。同理,“极端化”则是有别于自然界规律而“极化”了的人造噩梦。达利一画虽然是《内战的预言》,试图揭露人类社会极端化发展的场景,却更深一层地让规划设计师联想到了百年之后人居环境的负面结果(图5)。
2 近现代人居环境的“极端化”发展
2.1 “极端化”时代人居环境的“极端化”
以2次世界大战、核武器和环境生态危机为标志,这是一个人类“极端化”恶果登峰造极的时代:霸权的极化、资本的极化、财富的极化、个人名利地位的极化,从个体到群体,从单位到社会,从国家部门到各行各业,甚至学术界从学科建设到专业教育,都在追求着“极端化”。结果是与数千年“集和化”传统的决裂,与风水、风土、风物(以下简称“三风”)的绝缘,致使人居环境三元素分离缺失,进而导致了人居标准和应用二要素的脱离,最终造成了人居环境建设前所未有的盲目无知:脱离“背景”,伤害了绿水青山,造就了千篇一律的城市,催生了耗能高碳的城市建筑;忽略“活动”,在奇奇怪怪建筑的表象背后是群体人居审美意识淡漠和基本价值观念的丧失;人居建设缺少城市、乡村、荒野三位一体的观念,只重城市,轻视乡村,忽略荒野;学科专业发展只认建筑、城规,不识园林,更不知风景,数千年中国建筑、城市的母语近乎消逝(图6)。
图1 决定人居环境存在的三元素及其联系纽带Fig.1 Three key elements of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and their links
图2 人居环境存在的理想状态Fig.2 Ideal state of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图3 人居环境的三元素+二要素的“三位一体”与“二元互动”Fig.3 The trinity and dual interaction of the 3 elements + 2 factors of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中国人居环境在1949—2010年的发展中,“极端化”逐渐成为主流。城市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加速极端化的趋势,结果是城市“极核”自身的“极端化”提升与周边地区的衰弱,并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1)人居环境背景:从极端化城市及其极核本身到非城市极端化区域,普遍的资源耗费、环境破坏、生态失衡,以及中小城市、城镇、乡村等非城市极端化地区的能量枯竭、文化萎缩、循环衰退。2)人居环境活动:“在剧烈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与其传统文化发生了撕裂。在欧洲,有幸的是在有利的条件下,表现为一个创造性地摧毁过程,而在其他国家却表现为既往生活方式的解体,而且在几代人中没有可能的补充方式”[2],结果是居住、聚集、游历3类基本人居活动都缺乏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与之匹配的人居环境。3)人居环境建设:从CBD、RBD到中心城市、城市带,无一例外地都在走着此类极端化之路;与此同类,乡村人居建设面临着重蹈城市覆辙的危险;荒野保护问题亟待解决(图7)。
在单纯以扩大城市人口和空间规模为主导的城市化进程中,在不经意间,这种创造动力的极端化彻底改变了人居环境生命体存在的状态和关系,形成了极端化状态关系——非自然常态和不稳定关系。最终,这种“极端化”以其史无前例的时空张力将传统“集和化”的人居三元素彻底解体分离,完成了迄今为止人居环境史上最为惨烈的背景、活动、营造的三元分裂,造成了人居环境的巨大破坏,前置了需要数百年才能陆续解决的贻害。中国绿水青山的美丽人居环境不再,“天地人和”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再,与古为新的传承精神不再,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两大文明之间被核爆式的“极端化”发展骤然打断,不接中国人居环境地气的“西风”乘虚而入,“三风”渐失则从内因上加速了5 000年积淀的优秀人居环境传统经验科学的消亡。
2.2 “极端化”发展导致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人居环境的三连环问题
三连环问题包括以下3个方面。1)背景方面:城市自然丧失、环境恶化、生态失衡。2)活动方面:人居方式畸形、价值观念恶变、人性的道德伦理丧失。3)营造方面:以城市绿地开敞空间、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为代表的公共发展滞后、公共财富积累缓慢、贫瘠[3]。
2.3 盲目规划设计造就的能源浪费和心理纠结的环境
“填浜筑路”,水系没了,是以上海为典型代表的水网地区人居环境“极端化”发展的普遍情形。100年前的上海曾经有机会成为今天要建设的公园城市:留出水系水网用作生态廊道、绿道,留给城市用于公共休闲、商业和旅游,成为一座水网密布、林荫繁茂的生态、文化、健康之城。
“三风”的科技成分是中国古代“集和化”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基础和依据,是关于生命之地的规划设计:如何聚集天地灵气,通过“方位”的摆布、“地形”的改变吸收宇宙自然的能量(阳光)、收集大地资源(动植物)以及宇宙和大地结合而成的风霜雨雪等风景园林宏观与微观气候——“藏风聚气”“集水留生”“吐故纳新”。“三风”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图8是2018年批准的《某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街道与建筑空间形态布局缺乏与自然常年主导风向的应和,少了祖先的智慧。欧美以建筑、城市为主导的人居建设,因缺乏中国以风景及“三风”为代表的数千年的实践经验,而缺少敬畏自然、融入自然、借力自然的意识追求,加上工业文明时代“人定胜天”的推波助澜,其“规划”“设计”的导向方法,尤其在与自然结合方面并不及中国古代的“三风”。结果是大量自然和人工的能源浪费和损耗,那些脱离人类自然环境需求的建成环境,引发的是人类潜意识中对环境的不满,以及因此产生的抑郁、无助、失落等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问题,简称为心理纠结的环境。
2.4 普遍而长久的贻害
图4 新疆伊犁州巩留县城郊南山雪景Fig.4 Snow scenery of Nanshan Mountain in Gongliu County, Yili Prefecture, Xinjiang Province
图5 达利《内战的预言》(引自https://www.dalipaintings.com/soft-construction-with-boiled-beans.jsp)Fig.5 Dali's Prophecy of Civil War
图6 人居环境发展传统延续的中断和三元素分离缺失Fig.6 Interrup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tinuation of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absence and separation of three elements
图7 1949—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极化”发展的恶果Fig.7 Evils of the extremization of China's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from 1949 to 2010
图8 《某城市总体规划》Fig.8 "Master Plan of a City"
“三风尽失”,优秀人居布局传统不在。上海传统里弄空间布局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原理是在盛夏酷暑,以南偏东15~18°的建筑朝向,用主建筑面垂直迎接来自海上的东南季风,春季用东北面山墙抵抗来自东北方的海上台风……而现代设计的建筑却与之违背,结果就是建筑内外、小区之中都是冬冷夏热。从一座座城市到一个个小区,从建筑室内到室外,缺乏自然因借而仅凭空调暖气解决人居环境微气候的做法虽然只有几十年,但浪费巨大、贻害深远,用几十年缺乏科学技术与历史文化的规划设计格式化了数千上万年积淀的优秀人居传统。对此,除了还要花上百年为这种低级错误买能源、低碳、环保之单,更严重的是这种偏离对于人类从心理行为到伦理道德所引发的副作用更加难以估量(图9)。
3 源自中国传统风景“集和观”的人居环境之路
3.1 中国风景观溯源的启示
中国人约从8 000年前起研“风”,5 000年前起究“景”[4]。支撑万物生存的“风”转译为代表着生命的“气”;抚育万物生长的“光”“影”凝练为代表着生命能量的“景”。以构成“风景”的天地人之“机制”,求生命之“集和”、“能量”之“极限”;从寻农历节气、得“四时”“四方”而“定方中”,到聚落城市人居环境选址营造;从最初的风、景、风景,到约2 000年前由风景分化扩展而生的风水、风土、风物、风貌、风韵、风情,以及陆续展开的山水游赏和造园实践,以“风景观”为基石,笔者发现,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风景与哲学美学坐标系早已逐渐形成(图10)。“景分内外”,将人之主观与天地之客观相连,从世界的客观认知到主观感悟,“风景观”不仅建构了中国人认知世界、完善自我这一中国人生哲学坐标系的原点和主轴,而且成就了中国人价值观、美学观的主客贯通的标准。其中,风景作为坐标原点,天、地、人分别组成坐标三轴,轴之正向为“景外”,指向了无限伸展的客观世界,轴之负向为“景内”,指向了无限深入的主观世界。大至地球生物圈、国家民族,小至家庭个人,自然的变迁、生命的延续、理想的追求,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尽在其中。风景如同多面的镜子,让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互映射,人从风景客观世界看到了自己的风景主观世界,风景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中得到了映射,这就是“景分内外”的中国哲学的伟大意义——主客贯通合一。
风景观让祖先感悟到了“集和化”具备的地球46亿年的演进底蕴,既是源自趋利避害的生命进化选择,也是文明进步的最佳途径。中国始终追寻的是一条“集和化”的道路,中国追求的“天地人和”正是这种“集和化”的终极追求,反映在人居环境,则正是“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终达“和谐共生”的理想人居。从伏羲女娲手持的规矩到天安门前的“华表”,从司马相如的“存抚天下,安集中国”[5],到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中国“风景”存抚天下、安集中国的物质和精神作用亘古不变;作为中国“天地人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源头载体,需要重塑中国“风景观”。中国人居诗意栖居的理想化身是中国园林,而其久远的初心和恢宏的背景正是中国的“风景”,当下则称之为“绿水青山”。
3.2 基于山水风景集和的中国人居环境观
中国的自然山水让中国人感受到了立体化的世界,中国将天(宇宙)、地(地球)联系在一起的风景观与实践,则将这种客观“外景”与主观“内景”相互转换,成就了中国人三元一体、主客转换的哲学世界观。从帕米尔高原、昆仑山(中国祖山)、陕西宝鸡(周朝的发祥地)到山西运城,再到乡村、荒野,以“风景”为媒、以自然山水为源的人居实践最终奠定了中国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观。所派生的“道法自然”“天地人和”“绿水青山”“山水城市”等理念,伴随着华夏子孙成功走过了5 000年的人居农耕文明之路,在国土、区域、省、专区、市、县、镇、村等全人居环境谱系上,以水为脉,对以农林环境为主的人居环境背景实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规划建设,并以生态智慧解决了发展农业与保护自然两难的问题,所有的城市、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无一不是以绿水青山为依靠,走出了许多“集和化”的成功之路[6],实现了背景、活动、建设的三元一体、耦合互动。祖先的“风景天下”与今天的“美丽中国”一脉相承,始终不渝的正是以绿水青山为代表的风景园林美之标准(图11)。
图9 上海某居住区新建不科学的住宅建筑布局引发的冬冷夏热问题Fig.9 Cold in winter and hot in summer problems caused by unscientific layout of new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a residential area of Shanghai
图10 中国传统风景与哲学美学坐标系Fig.10 Chinese traditional fengjing and philosophical aesthetic coordinate system
图11 5 000年后中国世界领先的思想与行动源自“天地人和”的理想追求Fig.11 China's world-leading ideas and actions originate from the ideal pursuit of "Harmony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 after 5,000 years
3.3 集和化的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城市与建筑
“集”的繁体“潗”,一针见血地表达了集和之意的由来——集合的绿水青山。古代中国的风景园林、城市与建筑依山傍水,都是集和化的,源自集合的绿水青山(图12)。石头城是四大山系视觉景观汇聚之地,“博望台”作为石头城中的内外景观交汇点,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集取四方能量和信息,冥冥之中,预示着2 000多年后新文明的到来(图13)。没有慕士塔格峰(西)、兴都库什(南)、卡拉昆仑(北)、昆仑(东)的宏伟环境,就没有伟大的石头城。伟大的绿水青山造就伟大的风景,伟大的风景(山岳、河流)孕育伟大的城市,催生动人心魄的建筑。以集和化为出发点,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母语是风景,中国传统建筑的母语是园林,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母语就是绿水青山。可是,延续5 000年的母语却在“崇洋媚外”的大潮中失传、失忆、失真了。中国风景园林近代百年遭受的厄运是“极端化”之弊最具说服力的实证。
由风景发展而来的“三风”,蕴含着现代人居环境科学的生命观、时空观、集和观以及规划设计的技术科学,为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乡村带来了山清水秀、风调雨顺、风月无边,这无疑是新时代中国人居环境城市、乡村、荒野保护与发展的强大基石(图14)。
图12 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城全景Fig.12 Panorama of Tashkurghan County in Pamirs Plateau
图13 始建于汉朝的塔县石头城现状Fig.13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one City in Tashkurghan County which was built in the Han Dynasty
图14 新疆伊犁州伊宁市中心保留的自然绿心Fig.14 The natural green heart reserved in the center of Yining City, Yili Prefecture, Xinjiang Province
4 “集和化”对于未来世界人居发展的意义
纵观世界人居发展各阶段,中国总是最先或较早地遇到了人居环境的难题:有限的资源、恶化的环境、失衡的生态、倍增的人口、贫富差距、社会安定……是什么让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唯一延续至今而东山再起?在始于家庭亲情、友情、人情和家国天下的人性伦理健康发展的背后,正是中国所选择的正确的集和化人居环境观和实践(图15),其目标包括[7]:1)万物和谐——保护、修复、发展人居环境物质资源、环境质量与生态平衡;2)繁荣昌盛——保留、应对、引导人居环境的良性身心健康生活行为;3)美丽动人——保障、满足、创造人居环境的风景园林、城乡、建筑空间。据此,当前人居环境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显而易见:资源、环境、生态的“生存背景”保护,居住、聚集、游历的“生存活动”引导,以及城市、乡村、荒野的“生命体建设”。“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是当代中国人居目标理想的最佳诠释。
总结世界各地人居文明发展的成败得失,3种环境观和实践至关重要:1)宇宙(天)、自然(地)、人类(人)的环境观——是中国自有史以来走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的集和化思路;2)神、人(我、自己)、自然(狭义的)的环境观——落后前者2 000多年,中国人早在2 000年前已不信“神”;3)现代科学统领下的“人与自然”的环境观——貌似很先进,但从实践结果看并不尽人意;从实验的经验积累看,才200多年,也落后于第一种环境观的实践和实验积累,而且存在着致命的哲学起点错误,这就是“二元”对立、分解分析的环境观,纠结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无法自拔。
第一种环境观在5 000年的历史进程中证明中国的环境观及其实践是正确的,即三元求和、集和协同的环境观。不幸的是,以风景“三风”为代表的中国思路,在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中,在后2种环境观的导控下,被大大弱化而几近消失。因为“极端化”发展的副作用,今天中国人居环境集和化正处于史无前例的低谷而将“物极必反”,这恰恰进一步表明,处于当代十字路口的世界人居环境发展需要中国优秀的传统之路——“集和化”之路。
图15 自古以来中国人居环境的理想状态与追求Fig.15 Ideal state and pursuit of Chinese living environment since ancient times
5 新千年“集和化”哲学体系建构初探
图16 杰克逊 · 波洛克《作品第28号》(1950)(引自https://www.jackson-pollock.org/number-28.jsp)Fig.16 Jackson Pollock, Op. 28 (1950)
艺术家以其敏锐的感觉表现了对于新文明时代的想象:“这个永无止境的、混乱的和鼓舞人心的世界,现在我们知道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对此我们是无法摆脱的”[8](图16),在这个正在到来的万物互联的信息文明时代,集和化的优势和必要性正在与日俱增。如同我们学科专业的鼻祖,人居环境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凭借的不只是感觉,而是基于理性判断的预知、预见和预言。为此,一个源起于数千年前、在现代文明中催化、为正在到来的“3+2+1”文明(信息文明+工业文明+农耕文明)和第三个千年发展而生的哲学体系呼之欲出,这就是笔者总结提出的“3+2集和哲学”,即“三元论+二元论”的集和哲学。其中,“3”指的是任何事物存在必备的三元素及其三位一体的耦合互动,构成了三元论哲学的核心思想;“2”指的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二元素及其对立统一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众所周知的二元论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国古代的“天地人”正是建基于三元论的哲学观,“阴阳”的哲学基础则是二元论,将“三元素”与“二元素”集合,使之发生良性耦合及互动,“和”就是所期待的理想结果,也就是中国古人对这一追求的集中体现,表达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集合化存在的世界观,及其“集和化”发展的价值追求。
在过去的数千年,特别是在过去2 000多年的哲学发展中,二元论对于推动人类文明发挥了首屈一指的作用。但是,二元论难以回应第三个千年人类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发展”。以关注“代际”“地域分界”等为标志,可持续发展的重音不在发展的动力,而是存在的关系,是生命生存的状态。因此,从二元论走向三元论,既是当代普世的哲学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步,更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人居环境发展休戚与共。
从现代应用看,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5个统筹到人居环境学科理论的5个综合,再到人居环境行业的5个协同,都符合“3+2集和哲学”理论。“3+2集和哲学”不仅具有共生、共享、和谐的优势,而且可以解决因二元论的局限所难以解决的对立冲突,为当代世界各国发展、为城乡人居环境发展带来了曙光,在以信息文明为主导的新时代,借助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和农业文明的生态智慧正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坚持“3+2集和哲学”的发展观,既是历史传统的延续传承,也是时代发展的水到渠成,更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3+2集和哲学”观,发展中国人居环境首要研究的是“3”与“2”的关系,其次是三元素之间的耦合、二元素之间的互动,如果只是孤立地关注三元素中的营造(规划设计等)和二元素中的标准(法规、规范、导则等),缺少了对背景、活动、应用这3个元素的考虑,问题显然不仅得不到解决,甚至适得其反。三元分离缺失地思考,二元对立脱节地互动,当代人居环境发展的“极端化”之殇以及诸多连锁问题的发生,根本原因就在于偏离了“3+2集和哲学”所蕴含的自然客观规律,缺失了人居环境的生命观、时空观和综合观(图17)。以“3+2集和哲学”理解中国提出的建设公园城市的行动,其概念、存在、意义和追求就变得显而易见:建设公园城市,其哲学的存在、意义和追求就是以“集和化”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旨在解决近代百年极端化发展带来的三连环问题,公园城市为当今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人居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信息文明时代来临之际未来千年人居环境发展的第一道曙光。
图17 “3+2”耦合互动哲学在国家、行业等层面中的应用Fig.17 Application of 3+2 coupled interactive philosophy in country and industry
6 结语
在“极端化”为主导的百年人居环境发展中,也出现了某些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理论,其中,人居环境科学无疑是迄今为止最为综合而最具前瞻性的思想理论。其以古今中外人居环境发展的成败得失为经验,所寻找的正是人居环境的“集和化”发展之路。时至今日,人居环境的“极端化”发展已经到了物极必反的重大转折时期,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号角,以建设公园城市为引领,新时代建设集和化人居环境的大幕正在拉开。溯源5 000年演进,中国人居环境与风景园林一脉相承、密不可分,遵循的都是“集和化”之路,追求的都是天地人和。了解了中国风景就会找到发现美丽绿水青山的钥匙,理解了中国园林就能体会诗意栖居的真谛。中国的风景园林是从国土到千家万户人居文明进化的背景、标准和载体。只有以人居环境发展依据,深刻理解、全面发挥风景园林的作用,中国的绿水青山与人居环境才会迎来千年巨变,才能实现永恒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