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临铜元”的物像构思与审美

2019-10-28王金鸥徐成

东方收藏 2019年9期

王金鸥 徐成

在抗日战争初期,以江苏武进县(现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中心的常州地区曾由民间商铺自行铸造发行一种单面图文(背面无图文,光面)的代价铜元,以充当辅币。这种铜元被称作常州临时流通铜元,简称“常临铜元”(下同)。常临铜元因其币面物像的多种选题、精巧灵动的构思和极接地气的纹饰刻画,深受泉友追捧。

集藏爱好者对常临铜元趋之若鹜原因有三:一是常临币存世量少。因流通范围狭小,除江苏武进地区外仅波及周边的无锡、江阴若干城镇,加之当年由本地商铺根据自身经营需要自行铸造流通,多者数千枚,少者仅几百枚。其他地域很难一睹真容。驻地泉友做过估算,存世约350余种,共约1.5万余枚。二是流通时间短。该币铸造于抗战初期,常州地区处于国民政府及日、伪统治“空当期”,因通货膨胀严重,辅币极为短缺造成商贸阻滞,当地坐商因时因地制宜應时而为,仅铸造行用三年(1939年至1941年)。三是该币局限于一地一时,材质各异,品类繁多且图案精美,容易激发爱好者的集藏兴趣。

从传统和现代审美透视常临铜元,我们发现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底韵。常临铜元币图构思浸润在山清水秀、富饶灵动的鱼米之乡,这里物产丰饶、水道纵横、交通便利、城镇繁华,加以特色的民居、石板铺就的窄巷、弯弯河道串起的拱桥,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总会使人派生出诸多遐想。常临铜元把这些景物间接或直观地存留其间。从铜元图案纹饰的选题看,有传统题材和现代题材;从创意构思看,有人文景观和物象风情;从设计风格看,既有传统装饰风格和创新意境,又有现实的严谨,也有虚化的张扬。揽阅常临铜元之风范确有“一轮明月照姑苏”的秀润,又有“细雨垂杨系画船”的婉约。下文品鉴几例币图的意蕴和美感。

龙虎塘一角(当一角铜元流通)。币面构图呈对角分布,角度选取便于展现题材的张扬,空间布局恢宏而大气。左上角表现飞龙在天,借以展现腾龙的俯瞰效果,右下角则是一虎咆啸山顶。细部刻划更是传神而精当。龙身盘旋于云海中若隐若现,龙目圆睁,龙嘴怒张,像发雷霆之吼,唇须飘动,动感十足,龙爪伸展前后有序,整个动势大有破币而出之势。右下方猛虎的塑造更是活灵活现,虎首翘对怒龙,张开的虎口似发出震山之吼,两耳立竖,虎须怒张,浑身毛发翘起,似鞭虎尾也成决斗状蠕摆,彰显有我无他的雄姿。果然好一幅龙虎相争的画面。再看该币工艺,上部龙鳞龙甲雕刻饱满,龙须龙尾毫发毕现。装饰云朵为传统的如意云(亦称“元宝云”)运刀娴熟,层次分明;下部虎啸山岗造型把握精当,虎身鬃毛颇有章法,虎头虎尾及肢体塑造简繁得当,山岗雕刻简约,主体感跃然币面。篾萝纹饰上“塘”字端庄秀丽。虎身旁两株草花更是神来之笔,淡化了整个构图的煞气,增添了几分拙朴和灵动,整个币图造景写实自然、洒脱流畅,透出俊雅爽逸的审美情趣。该币另一大亮点是开创了近代铜元隐语币先河,以“龙虎造型十塘”字标出“龙虎塘”地名。无外常临铜元爱好者将其当作“名片”,可谓名至实归。

陈渡桥五分铜元和郑陆桥五分铜元。陈渡桥五分铜元表现的是当地的一座石桥,也是当年江南水乡常见的梯形拱桥,该币构图透视准确,布景精当。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此币对河、桥、岸的细致刻划:河水遇桥孔水流湍急,碧波荡漾,河岸土坝自然随性,几株似兰似草的植物点缀其间;河上石拱桥造型精致,石砌的桥身、桥下圈门,桥孔内壁,铺桥的条石、桥栏上的名称精雕细刻,给人以严谨庄重之美。桥上一头戴草帽行者拾级而上,为画面增添了动感。

郑陆桥五分铜元则构图夸张简约,刻划多条曲线使水波扬起,粗细相间的虹线构勒出圆润的拱桥桥体,一条常见的木船翘首驶入画中。尽管水、桥、船描绘拙朴,但桥身似颇费功力地表现出桥身老石的斑驳。这种简繁相间的设计独具匠心,给人以夸张拙朴的美感。两枚五分铜元,体裁相同,表现手法各异,陈渡桥五分写实,精细端庄,物像见静;郑陆桥写意,夸张简约,物像灵动。两枚铜元风格迥然,给人以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的审美意蕴。使人不禁联想起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回味隽永。

潘墅“礼”字铜元和潘墅“陆”字铜元(均为当贰角铜元流通)。潘墅镇铸发的两种铜元物像是龙凤体裁,这种币饰风格在古代铜钱和早期官铸铜元中出现过。如明清时期的龙凤钱,近代官铸龙纹铜元等。这两种铜元的设计构思借鉴北洋零用一文和左右对称装饰风格,在物像和构思上又有创新及突破。“礼”字双凤币中轴线上下的“潘墅”二字略小,居中珠圈经纬纹托底的“礼”字愈显突出,有效吸引了观赏者的视点。大小兼顾且垂直分布的文字既突出了主题,又为图案装饰预留了足够空间。凤凰图案精雕细琢,无论是凤翅、凤首、凤尾,雕模塑形毫发毕现,绝不马虎。双凤左右呼应、双翅伸展作飞翔状,凤体雍容华贵,尾上腹下鸟首上翘,鲜活灵动,呼之欲出。“陆”字铜元取双龙图案,两条飞龙腾跃于“陆”字两侧,龙首昂立,虬须前出,龙身游动,龙爪张缩自然,整个游龙造型飘逸鲜活。与双凤币匹配的是文图雕刻细致精美,无瑕疵,中心的珠圈改作双环装饰,平添几分阳刚之气。

双凤和双龙铜元应出自同一雕模大师之手,不愧是常临铜元的经典之作。潘墅双龙铜元另有“万”字和“杨记”一角两种,图案构思及物像风格一致。“杨记”双龙铜元因文字少“万”字和“陆”字,设计上省略了币外侧珠圈,龙首间增加了火珠图案,币肉加饰了芒纹,有效衬托出游龙的艺术美感,也实为难得。

郑陆桥五分铜元(小火轮)。这枚铜元把小型机动驳船(俗称小火轮)作为主图设计在铜元中。该币以22颗五角星作为最外圈边饰,再向内以双环内刻正反丁字花纹作内饰,像似上世纪30年代中央造币厂辅币中常用的万字盘长纹(俗称墙垛纹)。深浮雕的波浪富有层次,一艘机动火轮船驶入画面中间。火轮吃水不深,船头悬挂旗帜,船舷备有救生圈;船舱及舵室处生动刻画三扇木窗;椭圆形顶篷雕琢出凸显的立体感;火轮顶部烟囱冒出的烟雾被美化成梅花状。在船头方向注明郑陆桥,从烟雾飘向看小火轮正驶向陆家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内河行驶机驳船比较少见,小火轮出现在常临铜元中,也寓意当地的人们向往交通的现代化。

郑陆桥五分铜元(梅花鹿)。以梅花鹿作题材并不少见。在传统文化中,吉祥图案与民俗总是少不了梅花鹿的影子。梅花鹿在古代与麒麟一起被列为瑞兽,鹿与“禄”谐音,能给人带来健康、财运和福祉。这枚五分面值的代价铜元在中心位置雕刻了一只可爱的梅花鹿,从鹿角分析应为成年雄鹿,鹿眼半眯半睁,两腿直立另两腿微屈,正在悠闲漫步,愈显灵秀可爱之态。该币物像尽管单一,但造型准确,刻画精致,鹿身毛皮质感强,梅花斑点栩栩如生,短短的鹿尾似乎摆动不已。一只富有生命灵性、性情温顺的梅花鹿呼之欲出,给人视觉上的美感。

综上,常临铜元除以上有代表性的具像纹饰外,尚有飞鹰、地球、古布币、聚宝盆、万年青、帆船、剑云、猛将台(古建筑)、奔马、醒狮等物像也收纳其中;人物像表意的主要有文、武财神,招财童子等。当年筹划铸造发行常临铜元的商家们身处战争环境,虽然暂时维持经贸繁荣,但日伪虎狼环伺周边,前途未卜。可是,这一切都挡不住人们对和平环境和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又在有意或无意间融进了常临铜元的具像中。常临铜元根植于江南沃土,尊崇民风民俗和写实风格,打破了近代官铸铜元千币一面的刻板之风,为铜元爱好者带来清新悦目的审美视觉,或许这是其他铜元无法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