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得近朱人亦赤

2019-10-28王英辉

东方收藏 2019年9期
关键词:宝珠白石南湖

王英辉

国画大师齐白石是饮誉世界的杰出艺术家,他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在美术史上矗立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在他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中,有一位长久站在背后默默照料他、支持他、仰望他的女人,曾经对他巅峰时期的创作与晚年生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她,便是长久以来被灿烂光环所遮掩的胡宝珠女士。

提起这个平凡而穷苦的女子,不得不先说说她的出身。胡宝珠原籍四川丰都,清光绪廿八年(1902)中秋节出生于丰都县转斗桥胡家冲。父亲胡以茂为篾匠,有一个姐姐后来嫁于朱姓人家,一个弟弟也失去联系,她自幼因家庭贫困而被卖给有钱人家做婢女。

1919年2月底,五十七岁的齐白石第三次孤身北上,用他自己的话讲:“因乡乱,吾避难窜于京华,卖画为活”,在北平定居的齐白石,结交了当时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其中就有一位堪称他作品知音人的忘年交朋友——胡南湖。

胡南湖(1884—1951),字新三,名鄂公,湖北江陵人。1915年3月,胡南湖以总统府咨议身份随四川督军陈宦首次进入四川,任督军署一等秘书。袁世凯称帝后,他联络在四川的北方革命党人黄以镛等与温江、郫县等地的民军首领取得联系,进行倒袁活动,1916年起任“四川宣慰使”。1917年11月,调任广东潮遁道尹,治所在广东潮汕,当时的胡南湖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角色。彼时胡氏侍奉母亲白太夫人居住在北京慈惠殿中的紫丁香馆。胡母有一婢女,唤作宝珠,既为随从侍女,也是名义上的义女。齐白石《乙未日记》8月13日(阴历七月十八)记载中,赫然写道:“胡南湖见余画扁豆一幅,喜极,正色曰:‘君能赠我,当报公以婢。余即赠之,并作诗以纪其事。诗云:‘菟丝情短此情长,万事何如为口忙。采撷不思红豆子,加餐尝坐紫丁香(南湖有紫丁香馆)。良朋如此皆为景,爱我虽衰未减狂。蟋蟀声中归万里(一作‘十月京山满篱架),老馋亲口教厨娘。”在后来的诗集收录此诗时,齐白石又加上了《友人见余画篱豆一幅,喜极,索去。后报我以婢,诗以纪其事》的题目。由此可知,胡南湖在看到齐白石创作的一幅爱不释手的“扁豆图”后,当即表示,只要对方肯割爱,愿赠一婢女作为交换。随后,胡南湖因此画为齐白石送来了所谓“四色礼”:一为冬虫夏草一匣;二为雪花银耳一匣;三为火腿、野猪腿、蒋腿三只(三只为一色礼);四即为婢女胡宝珠。四色礼实为明清以来一种流传甚广的婚庆习俗,具有“请期”之意,同时还带有男女双方中的晚昆对长辈所行的祝福之礼,可见比齐白石小二十岁的胡南湖,在这份厚礼之中无不暗含着希望山翁再续一弦的深意。自此,胡宝珠作为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使丫头,真正走进了声名显赫的大画家的宅院中。此时,齐先生已经年近花甲,而胡宝珠尚不足18周岁。尽管二人年龄悬殊,但之后的二十余年里,胡宝珠先后为齐家诞育了齐良迟(齐白石第四子)、齐良巳(第五子)、齐良年(第六子)、齐良末(第七子),齐良怜、齐良欢、齐良芷七个子女。悉心照料白石先生起居、寒暖、饥饱,一直备受信任与宠爱。

平日里,齐白石挥毫作画,作为继室的她便在一旁默默为先生研磨、铺纸、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使这个内秀且聪慧的女子逐渐对作画时的运笔、着色、布局、线条等细节熟稔于心,且对齐先生的作品风格积累了独到的鉴别能力,市面上凡是署名的齐老书画,胡宝珠只需瞥上一眼,即知真伪。在画室日常的劳作中,胡宝珠从不觉得累,更不觉得苦,在她的内心深处,自己一个毫无身份毫无地位的下人,能有机缘得到墨香浸润,有着别人求之不来的得天独厚观摩机遇,加之有齐白石耳鬓厮磨的文化熏陶,目睹着一幅幅活色生香的作品诞生,久而久之,她拈过案角的画笔悄悄一抹,居然惊呆了一代大师:从没有教过她,竟能有如此意境?齊良芷在《我的母亲胡宝珠》里介绍道:“母亲18岁那年嫁给父亲,婚后曾生养了四儿四女,其中一儿二女不幸夭折(即二姐良欢,弟弟小翁子,最小的妹妹良尾)。母亲身体一向虚弱多病,但她对父亲的衣食、作画等总是照料得无微不至。父亲曾说:‘宝珠18岁进我家门,二十多年来,善事我的起居,寒暖饥饱,时刻关怀!父亲素有赠送印章给家人的习惯,他曾刻了一方“宝珠带病相扶持”的印章送给母亲。母亲长期陪伴父亲作画,见父亲的作品多了,对作品自然了然于心。她不但能够指出父亲画中的巧拙,而且一眼就能辨认出哪是真品哪是市侩们造出的假画。父亲还曾说:‘宝珠为我理纸磨墨,几十年来无怨言,对我画中的巧拙,她很理解,能直言帮我指出。母亲能临摹我父亲很多作品,如雏鸡、白菜、老鼠以及花鸟等,都很传神。尽管母亲画得一手好画,但外人并不知晓。”

胡宝珠暗自用心,好学勤勉,时间一长,便能临仿白石画。就连白石擅长的雏鸡、白菜、老鼠以及花鸟等,宝珠尽能信手拈来,且极为传神,令家人啧啧称奇。虽画得一手好画,但外人并不知晓。某日,齐白石看桌上一幅《群鹅图》,以为是自己所作,挥笔署款,并连钤三印。一天后,发现是妻子的临摹之作,于是题跋更正:“此小幅乃宝姬所临”。未几,宝珠又作一幅《群虾图》,白石老人欣赏之余,喜忧参半。喜者,夫人构图设色酷似自己的亲笔;忧者,恐外界散布流言蜚语说齐白石作画有夫人代笔。腹内五味杂陈的他在《群虾图》上题跋:“此幅乃内人宝珠画,可与予乱真……予使宝珠弃画,因恐人猜疑替老夫代作。”对此,齐白石曾有诗作加以记述,其一:谁叫老懒反寻常,磨墨山姬日日忙,手指画中微笑道,问鸥何事一双双。其二:休言浊世少人知,纵笔安详费苦思,难得近朱人亦赤,山姬能指画中疵。胡宝珠作为隐藏在大师身后的一位临画高手,偶尔来几笔本就为消遣自娱,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随意而为会跟什么艺术啊作品啊扯上关系,她本身也想不到那么多,那么远,也绝对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让人高看一眼的本事!当大段大段的文字出现在自己涂鸦的一角时,她才逐渐明白了自己的无心之举会滋生出不必要的麻烦,洞悉丈夫的心事后,贤惠大度且善解人意的她,断然做出了一个决定:自此永远不再去捉画笔!

之后的岁月里,胡宝珠便将一门心思全部倾注到了照顾齐白石晚年生活的中心上来。齐秉清之妻生孩子,作为名分上的长者,胡宝珠跑前跑后,忙里忙外,热心协助,事后齐白石作12开《墨笔花虫册》答谢,在南瓜蚱蜢这一开的背面,白石老人题曰:“次孙之妇产儿夜,宝姬料理殷勤,画此报。”孙辈诞下第四代,而此时胡宝珠五女齐良芷尚不满周岁,夜里要照顾自己的女儿,还要帮助孙媳照顾曾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极为疲累的。白石老人看在眼里,亦感念在心,无能为报,只有作画相赠,送给胡宝珠,这也足见伉俪情深,疼惜有加。

1941年农历一月十四,齐白石原配夫人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后,同年5月4日,齐白石假庆林春饭庄设宴,邀胡佩衡、陈半丁、王雪涛等戚友为证,举行胡宝珠立继扶正仪式。尽管那时胡宝珠已年过四十,且身体非常虚弱,但依然表现得非常欢快。

1944年1月5日(1943年农历腊月十二),这位站在大师身后的平凡女人,因怀孕难产而遽然辞世,年仅42岁。

胡宝珠去世后,齐白石异常痛楚,老泪蘸浓墨,亲笔撰写了如下祭文:夫婿璜泣涕:谨以不腆之酒肴,致祭于宝珠贤妹夫人之灵位前曰:夫人尝与璜戏言曰:“宝珠若死君后,不畏道路艰难,必携一家扶君榇还乡。若死君先,停棺不葬。君若生还,带宝珠之柩葬于齐氏祖山。倘九泉有知,亦涕泣感戴。”今朝事到眼前,岂食言于我夫人。故将我夫人之柩,暂寄宣武门外法源寺。俟时乱稍平,决不负我夫人也。呜呼,尚飨!

如泣如诉的真挚语言,折射出耄耋之龄的白石老人对少妻的无限依恋与缅思。诚如一副对联所云:愿天下有惜人,都成為眷属;是命中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一对相差整整38岁的传奇姻缘,称得上“祖孙恋”的一对真心相爱的人,因了一幅画而“过家家”般以礼品馈赠方式结合在一起,且收获了满满的甜蜜与幸福,成就了一段令人歆羡的爱情美谈!

1946年,在胡宝珠去世三年之后,齐白石不经意中看到一帧亡妻胡宝珠画的《佛手樱桃鼠子图》,金黄肥硕的佛手,憨态可掬的老鼠,香艳欲滴的樱桃,率性中蕴含着天真,简约里饱含了沉稳,熟悉的笔墨溢着爱人浓浓的味道,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于是题了如下一段话:“此幅乃予继(屋)室宝珠所画,惜志不坚,未成而弃,且不永年,殊可感也。老夫八十六岁题记。白石”,并加盖了“白石翁”和“痴思长绳系日”两方印章。齐良迟更是在母亲的这幅作品边题签:“母亲画佛手、樱桃、鼠子,父亲题字,四儿良迟藏。”乍一看,还以为是白石夫子之手笔,墨色及韵味几可乱真,丝毫看不出是出自一个从没受到过专业培训的妇人之手,不能不让人深深钦佩其厚实的功力与良好的修为。

可以断定,假如没有来自齐白石先生善意提醒与委婉阻挠,甚或能得老夫子朝夕悉心训示指导,就凭着胡宝珠与生俱来的过人天分,假以时日,她未尝不会成为艺苑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当然,世事轮回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与假设,作为甘当绿叶的一名普通人,尽管胡宝珠遗留下来的手迹在今天亦可称得上佳构,在“名家”辈出的当下书画界,论成就,论实力,仍鲜有可与之比肩者,然而,终其一生,她仍然只是一个“难得近朱人亦赤”的圈外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子!

猜你喜欢

宝珠白石南湖
南湖
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你爱吃回锅肉,却要我做牛排
南湖早春(节选)
买椟还珠
美丽的南湖
我爸就是你爸
齐白石“白石”之新解
龙宫盗宝
白石的小名叫阿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