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效率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作用研究
2019-10-28郝思惠
郝思惠
内容摘要:本文从流通效率的视角分析了流通业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流通业效率对河南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并利用数据模型分析了流通效率和流通过程的基本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一直以来,流通业效率对消费率增长有着显著作用,然而由于城市流通业饱和、农村地区市场基础差,出现了个别年份流通业效率对提高消费率作用无效的现象。
关键词:流通效率 居民消费 河南省
河南省流通业现状
(一)流通行业的整体规模实现了显著拓展
2007年整个河南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为1985.23亿元,2016年底河南省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商品销售额达到14251.31亿元,增长了将近7.2倍,平均年增长额为122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7年为4002.03亿元,2016年底这一数值增长到15236.21亿元,是2007年的4倍左右,环比增长了10.2个百分点。2016年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法人达到4210个,同比增加8.1%,相比2007年上升了57个百分点;2016年底,从业人员数目达412515人,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相比2007年增加了63个百分点;2016年底,全省零售行业的营业面积为4205.3万平方米,较2007年增加了8倍左右。通过对比发现,河南省流通业整体规模在不断发展壮大。流通业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
(二)整个行业环境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
河南省超市、便利店以及仓储式商场等新型流通业态相继产生,并且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现代化流通模式相继形成。商业形态渐渐形成以百货店为主,专卖店、便利店、品牌店等新兴业态相继涌现的格局。特别是在近几年,区域内部的百货店为了迎合受众对多元化消费的追求,由传统的综合百货向着主题百货、现代百货等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河南省的超市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限额以上超市零售业销售额达到5514.32亿元,比2015年上涨了9.56亿元。整体来讲,河南省正处于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为主,专卖店与专业店交互发展的商业集群发展状态。
(三)产业逐步趋于集中
作为重要的产品销售途径,河南省商品批零市场体系渐渐形成。商品市场数目在2007年时为247个,截止到2016年12月,商品市场数目增长到293个,营业面积由2007年的1982万平方米增长到2016年的3025万平方米,成交额从2625.90亿元增长到5514.30億元。现阶段,河南省产生了一批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以及股份企业,比如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开祥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集团以及股份企业渐渐发展成了河南省的重要产业,同时也能够较好促进整个流通业的稳定发展。
河南省流通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因为河南省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能力存在差异,河南省流通业的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在郑州、开封等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市场规模扩大速度较快,各种业态模式与运营模式推动了流通业的持续发展,而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发展水平较低。2016年,洛阳、郑州以及开封的批发零售产业整体销量非常可观,占据区域排行前列,并且整体销售额占全省的58%。但区域排名较低的南阳,仅占洛阳销售额的10%左右。而且,洛阳、郑州和开封的购进总额为5045亿元,占全省购进总额的59%。除此之外,河南省现代流通体系还有待健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情况。河南省各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购进总额和销售总额比较如表1所示。
(二)流通服务功能存在疏漏
一直以来河南省的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处于优良状态,并且在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互联网的流通系统构建方面还有待提高。首先,针对电子商务的建设与发展重视度不够,使得最终产业的发展很难发挥成效。虽然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中,一些新兴流通业态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整体行业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其次,当前区域内电子商务企业,大部分主要通过淘宝、当当等第三方网站经营,缺少自有经营品牌,并且在电子商务运营环节,大多数企业经营的商品附加值较低,其运营规模较小,高附加值的产品赢利点严重不足,对推动流通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最后,当前行业的流通服务功能还有着显著的不足,集中体现为各类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三)民营流通主体较弱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民营企业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就河南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多数民营流通主体表现较弱。第一,各民营流通主体之间没有形成显著关联,整体处于一种相对分散态势;第二,民营流通主体的运营场所局限在小范围之内,对商品多元化研发、品牌合理竞争、企业市场运作等方面都产生较显著的负面影响;第三,由于自身规模和资金缺乏等原因,河南省很多民营流通主体无法合理定位,同时商品品质水平与服务级别无法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第四,很多民营流通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资金匮乏,影响了自身发展定位和经营规模的拓宽。
(四)政策歧视且市场分割
在河南省流通业运营发展过程中,政策上对流通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战略定位模糊、缺少支持等,具体表现为:首先,在政策上存在轻内贸、重外贸思想,内外贸无法协调发展;其次,由于地区保护主义严重,导致市场分割,影响了流通效率的提升;最后,商业企业关于水、电等各类运营成本在不断提高,给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显著压力。总之,在整体管理水平较低且政策没有充分扶持的前提下,对企业的产品资源合理分配和市场的统一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流通业发展水平远落后于生产水平,价值的实现水平明显落后于价值的创造水平,出现产能过剩、供需不平衡现象。
(五)行业、业态发展不协调
虽然河南省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多元化业态格局,但就行业内部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协调因素,比如批发业正在转型发展,但现代化的产业制度和运作环境不成熟,使得整个行业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很难得到提升。只有部分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存在技术支持、配套设备以及市场管理服务,但对应的物流服务业也存在严重不足,比如资源不集中、结构不科学、物流费用高昂、管理不科学等。
数据选取及模型建立
(一)模型分析
河南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流通效率主要是资金在固定时间内创造出的具体价值,集中体现了各类资源的整体利用成效。因此,针对于流通效率的分析,也就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意义和价值。具体指标构建如表2所示。
因子分析。在后续的计算与探讨过程中,主要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收集2010-2016年的相关数据,展示流通效率状态,如表3所示。
(二)数据处理
本文主要选择了2010-2016年河南省流通效率的相关数据,并搜集居民人均消费、居民收入情况等指标内容,来进行分析与处理。根据相关理论内容而形成的最终模型如下所示:
S=a0+a1M+a2Q+δ
其中a0是一个常数,ai(i=1,2)为变量系数,其中a1代表了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具体影响,a2代表了流通量对消费的影响,δ为随机误差项。
商贸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整体样本的数量是十三个,不满足后续计算对样本总量大于三十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整体计算过程进行改进,最终选择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法),同时还在spss系统中进行了相应运作。
(一)偏最小二乘回归法介绍
通过对模型构建、简化计算等方式的综合应用,达到多元数据共同分析的目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这是一种回归计算模式,因此整体模型中的各个白能量相互之间具有较强联系,而当这种联系比较密切的时候,该计算方法往往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其次,该方法在使用时,能够保证样本数量小于变量,最终也就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再次,在使用该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后,能够得到相应的回归模型,同时也可以较好的实现样本体系各点的具体分析,最终实现较好的模型分析效果;最后,在使用该方法时,如果能够针对数据内容进行相应优化,就能够在二维环境中完成对多维数据的分析。
(二)建模分析
假如有w个因变量{m1,m2,…,mw}与j个自变量{d1,d2,…,dj},同时有n个样本点。偏最小二乘回归分别从M和D中选取主成分,假设{t1,t2,…,tj}是{d1,d2,…,dj}的主成分,{h1,h2,…,hr}为{m1,m2,…,mw}的主成分,其中r为min(j,w)。
(三)计算步骤
在使用PLS法以后,就可以基于各个因变量来构建最终的分析模型,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M=βk0+βk1t1+βk2t2+…+βkmtm (k=1,2,…,w)
在上式中,各个成分t1,t2,…,tj都是自变量X的线性组合,模型的基本成分比较相同,但是在回归系数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计算过程
在整合上述数据计算过程中,对各个数据进行了标准化规整,并将这些数据用E0=(E01,…,E0w)n×w来表示,将M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用Q=(Q01,…,Q0w) n×w表示。E0的第一个成分用t1表示,z1为第一主成分的系数向量,且z1为单位向量,t1=E0z1。Q0的第一主成分为h1,c1为第一主成分的系数向量,且c1为单位向量,h1=Qc1。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相关理念和内容,t1、h1应该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具体如下所示:
Var(t1)→max
Var(h1)→max
因为后续模型建设与计算的相关要求,需要对t1和h1进行后续处理,具体如下所示:
r(t1,h1)→max
根据PLS法的相关内容就可以完成模型的建设,而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保证t1和h1在协方差值上应该处于最大,具体计算如下所示:
上述问题的处理也可以进行适当转换,而转换以后的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在后续计算中,未优化的内容在||z1||2=1和||c1||2=1下,求z1F0Q0c1的最大值。在充分使用拉格朗日相关方法以后,就能够产生如下结果:
F0Q0Q0F0z1=θ21z1
Q0F0F0Q0c1=θ21c1
从上述内容中也可以看出,z1作为矩阵F0Q0Q0F0的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值是θ21。可以得出z1是对应矩阵F0Q0Q0F0最大特征值θ21的单位特征向量,且z1是对应矩阵F0Q0Q0F0最大特征值θ21的单位特征向量。可得:
t1=F0z1,h1=Q0c1
其中,t1和h1依次为n维向量,表示由n个变量主成分中所选取的数值。分别求F0和Q0对t1和h1的两个回归方程:F0=t1ji+F1,Q0=t1r1+Q1。按照PLS法,称α1为模型效应载荷量。记残差矩阵F1=F0-t1j1;Q1=Q0-t1r1。用残差矩阵F1、Q1取代F0、Q0,求z2和c2以及第二个成分t2和h2,即t1=F0z1,h1=Q0c1,θ2=z2F1Q1c2。
其中,z2和c2依次为矩阵F1Q1Q1F1与Q1F1F1Q1的最大特征值的单位特征向量。计算回归系数得:
于是得到回归方程为:F1=t2j`2+F2;Q1=t2r`2+Q2
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计算,如果D的秩是A,那么会形成:
F0=t1j`1+t2j`2+…tAj`A
Q0=t1r*1+t2r`2+…tAr`A+QA
因为t1,t2,…,tA都可以表示成F01,F02,…F0p的线性组合,因此上式可以还原成m*k=αk1d*1+αk2d*2+…αkjd*j+QAK,k=1,2,…,w。
(五)成分的确定
在使用了PLS法以后,就能够对原来样本中的总成分进行有效提取,并给出最終研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选择成分过多时,就会显著影响最终计算结果。因此在具体计算时,需要合理选择重要成分,提高最终计算精准度。
在提取了各个成分以后,还应该针对成分进行合理解释,保证最终回归分析能够实现相应的成效。具体回归分析成效如表4所示。表4为利用SAS统计软件计算得出的提取成分变差值,对这些值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得知:模型中提取一个PLS成分对居民消费的解释能力达到95.6251%,且模型中提取一个PLS成分对居民消费的累积交叉有效性达到93.4372%。从这项分析结果可看出,在进行具体模型分析与计算时,只需要对一个成分进行全方位探讨,就能够较好的进行模型预测。而在后续分析回归结果异常点时也可以看出,各个点都在椭圆形的范围当中,并没有出现异常点。因此综合来讲,本次PLS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分析结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精准性,最终结果:S=0.534M+0.4767Q。
(六)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与探讨以后可以看出,0.5347已经成为收入与消费的关键要素。具体来讲,当收入提升1个标准点的时候,消费就会直接提高0.5347个标准点。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收入将会直接促进消费的水平与规模。
在上述分析中,0.4767为流通效率和消费的关键要素。具体来讲,当流通效率增多一个标准点的时候,消费就会直接提高0.4767个标准点。因此,流通效率也能够显著提高消费水平。
事实上,通过分析流通效率的实际影响可以发现,这项数据的增长能够显著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较好促进居民消费意愿、消费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将这些潜在需求引导成为实际消费行为。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也会逐步提高。因此在社会民众具体消费方面,实际需求将会呈现出更加显著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流通行业也应该迎合这种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改善与调整。
研究启示
(一)发展连锁经济
在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生产与消费都需要利用发展流通业来缓解规模化与分散化问题,连锁流通组织应运而生。连锁运营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形成规模经济,大型连锁企业致力于实现资本和规模最大化,向着专业化、集中化与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节省企业运营资金,企业规模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企业运营资金,比如广告推广资金、管理资金、采购资金等;三是提升企业销售水平,通过连锁企业独有的渠道、价格、服务等优势推进销售水平提升;四是加强竞争实力,组织连锁提升了企业集中度,降低了企业运营风险,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加强了其竞争优势。
(二)推进中小流通企业发展
现阶段中小企业在我国流通产业发展运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流通产业中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实现了我国各个区域、各个层次多元化的运输需求。可以预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間内,我国流通产业运营主体依然由中小企业来扮演。除此之外,中小企业有着非常高的就业吸纳水平,解决了社会人员就业问题,实现了和大型流通企业优势互补。
(三)推进第三方物流和绿色物流建设进程
物流运输中间环节非常复杂,由装载、搬运、包装等内容构成。第三方物流公司因为其专业化与规模化发展特征,有着明显优势,并且第三方物流公司关于交通运输、经济、货运代理等业务比较熟悉,所以其运营费用要比普通物流公司运营费用低出很多。绿色物流因为其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物流运输环节造成的生态污染等问题,并且基于节约费用的前提下保证了公司流通效率,使得资源得到了合理分配。
(四)致力于发展农村流通市场
流通产业城乡发展差距现象是制约流通业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致力于发展农村地区流通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农村地区流通市场发展空间大,并且进入门槛并不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手段推进农村流通市场发展,为农村地区流通市场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其次,农村地区流通市场环境优化是提升流通业效率的重要条件,政府机构应该加强对我国农村地区市场的固定资产投资,致力于健全农村地区流通市场硬件设备,对农村市场水、电、通信等硬件设备进行重点改造,从而缩小城乡流通市场发展差异。最后,重视农村集贸市场建设,致力于发展新型农贸市场运营模式,提高政府监督力度,对农村市场流通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严惩,保证农村地区流通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孙英.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
2.王世进.流通产业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2015(6)
3.熊曦,柳思维.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匹配度——以全国各省(区、市)的数据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9)
4.丁宁.流通创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3)
5.王世进,周敏,司增绰.流通产业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SUR模型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0)
6.王世进,周敏,司增绰.流通产业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