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心”引发的危机个案分析和干预
2019-10-28李霞
【摘 要】对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是辅导员工作中必备的一项技能。本文以一起学生陷入不良网贷从而引发的危机事件为研究对象,透过事件的表象深入分析网贷现象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可操作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虚荣特性;个案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01
一、案例概述
廖某,女,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廖某父母感情一向不好,其上高中时二人离婚,廖某的抚养权归父亲,但父女相处中矛盾很大,经常发生争吵。廖某自高中接触到Cosplay后,经常与朋友相约参加各种各样的Cosplay活动,还向父亲要钱买服饰和道具。由于开销越来越大,廖某开始向网贷平台借款,总计欠了8个平台近1万元的贷款。近期,她开始接到各种催债威胁短信,不堪压力,向父亲说了实情,父女大吵一架,当天中午她吞服过量药物被送往医院,在医院父女又爆发了一次激烈的言语冲突,父亲认为这是廖某故意通过这样的方式逼迫他还钱,她就是贪慕虚荣才会惹来这些事,女儿认为父亲完全不顾自己的感受。出院后,廖某不愿意见父亲,搬到母亲家中居住,情绪低落。
二、案例分析
1.虚荣特性
廖某的父母都认为她“虚荣心强”、“爱攀比”,导致她消费无度,最终深陷网贷的泥潭。当前,对虚荣有如下定义:一种是认为虚荣是一种基本的生物驱动,它属于个体的一种特质,受遗传基因和早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另一种认为虚荣是一种心理特质,因此其深受个体所处环境的影响,包括当下的社会风气和经济条件。廖某父亲对她的学习要求很高,认可“学习好就一切都好”的观念,因此廖某在成长历程中也接受了“只要成绩好我就是最棒的孩子”的评价导向,她在高中之前成绩名列前茅,父亲不断在亲戚朋友面前夸耀她,这也使得其虚荣心不断膨胀,并且抗挫折能力极差,应该说,她的虚荣特性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已经显现。进入大学后,廖某在自由的环境中开始频繁参加Cosplay活动,入不敷出之后,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她通过网友的介绍开始网贷,显然,她的虚荣特性也受到了社会风气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物质主义价值观
学者研究表明,虚荣特性与冲动性购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而物质主义是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物质主义是以拥有金钱和财物来追求快乐及彰显社会地位晋升的价值观,并相信更多的财物能够带来更多的幸福。廖某曾和朋友说过,她爸爸的职业是警察,收入稳定妈妈是位事业成功的女性,经营着一家宾馆,经常飞往全国各地参加会议,并且隐瞒父母离婚的事实。直到事情发生,朋友们才知道廖某家里的真实情况。廖某把财富和地位看做成功的衡量标准,而大量购买Cosplay的服饰和配件則是希望赢得周围人的瞩目、尊敬,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对她的影响明显。
3.父母冲突和教养方式
廖某原生家庭情况复杂,在此案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父母冲突会将子女卷入三角关系中,从而对子女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廖某父母自她小时候就经常争吵,还希望她选择一方,和另一方断绝关系,这种选择让她很痛苦,乃至到了成年后仍然对这种感觉充满恐惧。
廖某在与父亲的亲子关系中,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美国学者Diane Baumrind依据父母对孩子的温暖性和控制性水平高低划分出四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忽视型。廖某父亲对她的教养方式明显属于专制型。中考时,廖某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市一中,父亲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然而在高手如林的学校,她的成绩并不好,这种挫败感让她接受不了,在接触到了Cosplay后局面愈发不可控制,她每天花很多时间在看动漫、玩网游上,最后只考上了当地一所二本院校,其父亲则把原因简单的归结为她“不努力”、“和同学比吃比穿”,认为她“没有良心”。这样“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也导致了父女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三、解决策略
第一,从家庭治疗入手,缓解廖某抑郁情绪。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表明,家庭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人格、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方面。据舍友反映,如果廖某不与父亲联系、见面,她的情绪还是正常的,而且廖某出现过量吞食药物和表达跳楼想法都是在与父亲爆发剧烈争吵后,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是缓解她抑郁症状的关键。邀请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介入为廖某和父母做家庭治疗,达成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再通过心理咨询师,引导她正确看待父母的关系和家庭的情况,客观评价自己,解决她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第二,辅导员逐步深入对廖某进行价值观、消费观教育。除了廖某本身的心理问题之外,她的价值观和消费也存在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辅导员在与其建立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利用谈心谈话的形式,引导她逐步认识到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超前消费、冲动消费对自身的影响,发现使她本身存在的虚荣特性,认识到不良网贷的危害。辅导员谈话中要把握好“共情”的原则,不站在道德的至高点简单地批评。
第三,发挥同伴的影响力,提升从朋友、同学等处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系统。据廖某朋友和舍友反映,她很会关心朋友,而且待人也热情。所以,可以发挥朋友的力量从生活和心理上的关心她、帮助她,这有利于她意识到自己的价值,避免出现冲动消费、提前消费等宣泄方式。
第四,辅导员鼓励其参加角色扮演方面的活动。研究表明,Cosplay角色选择反应了选择者的一种心理认同,辅导员可以在谈话中与廖某谈谈她喜欢的动漫人物,以此更深入了解她并及时做好引导。另外,廖某对Cosplay非常热爱,可以利用她喜欢角色扮演的心理鼓励其参加心理情景剧表演、剧本创作的活动,将爱好运用到自身健康心理的重建。
参考文献
[1]Anita Woolfold.教育心理学[M].何先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
[2]谢晓东,喻承甫,张卫.大学生虚荣特性与冲动型购买行为的关系:物质主义的中介作用[J].应用心理学,2015,(04).
[3]王财玉,惠秋平,何安明.大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强迫性消费倾向之间的调节作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8).
[4]张静.不同抑郁状况下大学生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
作者简介:李霞,女(1983.10—),汉族,云南嵩明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