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2019-10-28胡代彬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表现成因

[摘要]通过对新时代领导干部不担当作为表现形式的总结梳理和成因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对如何管理培养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领导干部和提拔使用领导干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领导干部;不担当作为;表现;成因;对策

[作者简介]胡代彬(1974-),男,汉族,重庆人,重庆市江津区妇幼保健院,政工师,本科,主要从事政治思想工作及其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10-0058-02

忠诚干净担当是新时代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其中担当作为既是领导干部履职过程中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既是一种柔性约束,也是一种刚性要求。然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一些领导干部对既要干事还要守规矩的新要求很不适应,在管住了手脚的同时,也懈怠了思想,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屡屡出现,导致有的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

一、领导干部不担当作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保守型”。工作中存在惯性思想和路径依赖,不愿创新,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始终按老方法办事,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不求升迁晋级,只求“平安着陆”,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把创新工作和干事创业当成风险,把困难想得比办法多得多,把风险想得比机遇大得多,把“平安”二字看得比干事创业重得多,万事“求太平”。

二是“老好型”。工作中不讲原则、不顾真理、不得罪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人哲学,习惯于当“老好人”,擅长于当“和事佬”,工作生活中搞团团伙伙,讲一团和气,对问题不敢说不敢讲,对别人不敢提出批评意见,工作上降低标准。

三是“圆滑型”。工作中遇事“耍滑头”,爱打“小九九”,对需要协同完成的工作尽量“梭边边”,对临时性、突击性工作尽量“不沾边”,对重点、难点等核心工作尽量“靠边边”;对有利可图的就“站拢来”,对费心劳力的则“跑远点”;遇到问题和矛盾找各种理由当“挡箭牌”,采取推诿扯皮和敷衍塞责,解决之道则是“绕道走”“踢皮球”或“打太极”。

四是“慵懒型”。面对上级安排部署或主要领导指示,习惯于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甘当“二转手”和“传话筒”,把压力传导给别人,自己置身事外并乐在其中。工作不深入调研,遇事“拍脑壳”,干事“见子打子”,缺乏计划性、合理性、针对性。

五是“焦虑型”。工作中瞻前顾后,前怕虎后怕狼,既想干事创业,又怕失败风险;既想创新思路,又怕领导追责;既想主动作为,又怕别人闲话。最终导致这不敢干、那不敢做,思想上的“对攻战”始终僵持不下,工作上的“攻坚战”已经一败涂地。

二、产生领导干部不担当作为的原因分析

(一)不会担当作为,错算“政治账”。敢于担当作为不是空谈,更不是凭空想象,它需要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它需要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如果墨守成规、才疏学浅,如果畏首畏尾、优柔寡断,如果惟命是从、见子打子,不可能肩负起党的事业重任,不可能在党的事业上有所作为、有所建樹。敢于担当作为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要求,也是政治要求,慵政懒政等一切在党的事业“混日子”“磨洋工”的行为,一切在领导干部队伍“捞资本”“耍滑头”的行为,必将引起群众不满而被清理出领导干部队伍,必将在政治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不想担当作为,错算“经济账”。当下,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存在思想上求稳、观念上求守、心理上求躲等慵懒现象,以及不求有政绩,但求无过失的懒政心理,归其主观原因是党性淡薄、群众意识不强,不想担当作为,爱打“小算盘”,爱耍“小聪明”。在一些领导干部看来,和自己的面子、位子、车子、票子、房子相比,党的利益、群众利益都是浮云。如果为了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而丢面子、打板子、挪位子,那是得不偿失、不划算也不能接受的。这种看重利益、看轻事业的人,必将“算来算去算自己”。

(三)不愿担当作为,错算“风险账”。从现行政治制度和政策层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政策制度都有利于敢于担当作为领导干部的脱颖而出。如个别领导干部过分看重结果,对单位副职或下属领导干部以成败论英雄,安排工作追求完美,不允许失败或范错。在职务晋升、选人用人、评先评优和绩效考核上与工作效果挂钩,缺乏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作保障,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就使得“破碗理论”的蔓延,导致越干事,担责的可能越大、风险越高,造成努力干的不如悠着干的,风险高的不如风险低的,责任大的不如责任小的,致使有的领导干部在工作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愿意多干事,更不愿意干责任大、任务重、压力大、风险高的事。

三、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对策与思考

(一)严肃问效追责,让领导干部在庸政怠政上吃“苦头”。严格执纪,强化问责,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制度的约束机制,通过制度约束,让党员干部按制度开展工作,通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严格日常监督管理,避免党员领导干部懒政怠政。发挥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监督作用,完善针对不担当、不作为现象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干部所作所为的监督考核。同时,运用好《中国共产党廉政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个“尚方宝剑”,把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纪律要求,给昏官、懒官、庸官戴上“紧箍咒”,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上紧发条,让不担当不作为的领导干部有“怕惧”、有“苦头”吃。

(二)强化实绩运用,让领导干部在用人晋升上有“奔头”。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什么人上、什么人下,是撬动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杠杆,也是培养领导干部和职务晋升重要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在选人用人上,在职称晋升上,要强化正确的导向,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领导干部的实绩作为衡量标准,要突出真实绩、真考核、真运用,不“唯票论英雄”,让那些日常工作不负责任、工作前耍“小聪明”、工作后搞“小动作”和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受到警醒,让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有更好的工作平台、更大的上升机会和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完善激励机制,让领导干部在评优考核上尝“甜头”。每个人都渴望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何体现敢于担当作为领导干部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往,这就需要打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格局,摒弃“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错误指导思想,让勇于担当作为的领导干部有平台、有发展、有收益,特别是在评先评优和绩效考核上,要按照“优中选优”和“优绩优效”的原则,向担当作为的领导干部倾斜,让勤政务实的领导干部在政治上得“首肯”,又在经济得“实惠”,充分体现担当作为的劳动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建立容错机制,让领导干部在风险过失上有“想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想干事创业,要创新发展,不可能不出错。关键是出现偏差和失误后,要从实际出发考量,看是公是私,要充分考虑客观环境因素,对客观原因造成的差错,要给予理解、支持和包容,决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如果用现有规定评判过去的事,如果以现有尺子衡量以往标准,就容易产生偏颇,也容易打消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因此,在发展进程中,要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和行业特点,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容错机制,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弘扬敢想、敢干、敢做的正能量,打消担当作为的思想顾虑。当然,容错机制必须置于严格的监控机制之下,不能把容错机制当作“护身符”或“挡箭牌”,在容错上要把握好尺度,不能随意给领导干部“松绑”,也不能擅自给领导干部“加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必然呼唤各级领导要有新担当新作为,以崭新精神面貌,创新实干业绩,为改革深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表现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