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全身自发性皮下气肿的诊疗体会
2019-10-28
皮下气肿是人医常见的急诊病症之一,主要包括外伤性、医源性、自发性三种,其中外伤性皮下气肿最为多见。小动物皮下气肿在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全身自发性皮下气肿更为少见。
犬全身性皮下气肿(GSE)是小动物临床上一种少见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病因诊断比较困难。本文通过一例犬皮下气肿病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X线摄影检查结果,最后确诊两例均为全身自发性皮下气肿,并最终通过手术得以治愈。
一、发病情况与临床表现
一条4岁雄性罗威纳犬,4年内未有过任何疾病。一周前患犬突然开始拒食,立即以抗感染药物对患犬进行治疗,但一直未出现明显好转。3天前下颚部开始肿胀,5h后脖子、前胸后背相继出现皮下肿胀现象,到我院时就诊时,体温38.8℃,呼吸及心率正常,全身皮肤鼓胀如橡胶充气,精神尚可。主诉该犬患病前有食生鸡史。
二、诊断
该犬到我院就诊时,病程已近8天,全身除四肢外均出现大面积气肿,触诊可感知捻发音,压下后向周边扩散,皮肤移动性增大。X线摄影可见全身皮下充满低密度气体样物质,其中胸部积气最深(见图1)。
考虑到该犬发病前有食骨头史,3天后我们对患犬灌服钡餐做食道造影。X线片显示食道内出现不规则、间断的造影线,其中中段食管壁上出现局灶状钡剂残留。对应皮下未出现钡剂渗漏,且食道及皮下亦未发现骨质异物。遂诊断为食管损伤所致的皮下气肿。
图1 罗威纳犬全身皮下气肿X线摄影图(腹背位),图中白色箭头为充气的皮下
图2 罗威纳犬颈部侧位食道造影X线摄影图,图中可见食道内出现不规则间断性造影剂,白色箭头处可见食道壁上出现局灶样钡剂残留,但对应皮下未见钡剂渗漏
三、治疗
1.手术治疗。本病的治疗一般以放气治疗为主,我们均采用手术皮肤切开放气术。在肩胛部与颈下采用双切口,切口大小为2cm2的圆形,同时上下挤压放气至皮下气体基本排尽。创口间预埋皮下引流管,切口不缝合,以防止短期内创面愈合形成二次闭合。创口外涂抹红霉素软膏,表面平放二层无菌纱布,外面沿两切口处裹以无菌的沙布,尽量将皮肤裹紧以缩小空腔利于皮肤与皮下组织生长。
2.药物治疗。手术后进行抗菌消炎,采用甲硝唑、拜有利、头孢拉定,连续输液3d。禁止饮食,3d后钡餐造影未发现食道渗漏后改为少量饮水,并辅以少量流质食物。恢复后应尽量少或不饲喂骨性食物。引流的切口均不缝合,伤口局部消毒涂抹红霉素软膏,并且用自粘绷带包扎1周,至皮肤自然愈合后去除绷带。
四、预后情况
患犬在手术切开放气后,均用纱布紧裹气肿组织。3天后检查仍有少量气体残留,继续挤压排气。1周左右皮下肿完全消失,2周左右皮肤与皮下组织生长,基本无空腔残留。术后未出现感染现象。
五、体会
1.全身性皮下气肿常见创伤(外伤)、医源性、自发性三种,其中创伤引起气管支气管树的破裂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一般可根据临床检查(如皮肤创伤)、X线摄影以及气管支气管镜检得以确诊。其中X线摄影对全身广泛性皮下气肿的诊断较为容易,但对其病因的诊断相对较难。在本文中,病例未见皮肤创伤或医源性治疗等现象,因此可以判断为全身自发性皮下气肿。我们采用X线平片与消化道造影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对本病进行了确诊。
2.国外研究表明,在未出现创伤或医源性治疗时,动物机体在大叫、哮喘发作、打喷嚏、哮喘发作、强行呼气、产气菌感染,以及胃与肠穿孔或破裂等情况下都极有可能发生自发性皮下气肿。病例中,最初的X线平片并未发现消化道破裂现象,在采取手术放气治疗后再行食道造影,发现食道颈部中段出现局灶样钡剂残留现象。考虑到该犬病前有食骨头史,我们认为是由于骨性异物刺破食道,导致胃与肠内大量气体通过伤口进入颈部皮下,后扩展到全身。
3.从本病例可以发现,即便在没有出现皮肤创伤条件下,亦不能完全排除气管支气管树破裂的可能性。此外,消化道(食道)破裂或穿孔同样可以造成皮下气肿的发生。因此在病因的诊断上应尽量做到X线平片与消化道造影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