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舍赴美讲学的背景和过程

2019-10-2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曹禺老舍

厉 欣

内容提要:1946年,老舍和曹禺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同行的还有侯宝璋、张孝骞等五位科学家和漫画家叶浅予。然而,关于此次老舍赴美的背景,学界表述多较为简单。深入分析美国国务院文化关系司开展的中国项目的缘起、具体实施等情况,结合老舍受邀后,国内文艺界的反应和老舍本人对赴美之行的预想,可以发现该项目首次邀请中国文艺界人士赴美的动机和老舍本人赴美之目的之间存在契合。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老舍在美国期间的人生历程和创作思想,进一步认识老舍。

1946年3月4日,老舍和曹禺受美国国务院邀请,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讲学和访问,为期一年。访美期间,老舍和曹禺从西向东进行旅行讲学,在多所知名高等学府参观交流,到访百老汇、好莱坞,欣赏美国的戏剧和电影。一年期满后,曹禺返回国内。老舍为了完成《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创作和作品的翻译,决定继续留下来。1949年10月13日,老舍从旧金山启程回国。在美国的三年多时间里,老舍完成了《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创作,新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鼓书艺人》、一部三幕四场英文话剧《五虎断魂枪》。此外,他还与人合作翻译了《四世同堂》《离婚》英译本,这两本小说与《鼓书艺人》英译本之后都在海外出版。这段日子对老舍来说是艰苦而孤单的,老舍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活,仍需深入分析和探讨。从国务院文化关系司中国项目的建立与实施视角介入这个问题,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1936年,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泛美巩固和平会议”。会议期间,与会各国签署了一些关于促进美洲各国关系的协议,其内容涉及开展各种文化项目。此后,美国国务院于1938年建立了文化关系司,在拉美国家开展文化项目,以抗衡轴心国、特别是德国染指拉美的企图。文化关系司利用有限的基金,支持私人组织和机构完成他们已开展的项目。反过来,私人组织也参与到文化关系司的项目中来,如交换语言教师、资助互惠艺术展、资助拉美国家领导人两到三个月的美国旅行、派遣美国教授前往拉美授课或科研等。经各方努力,1941年夏,文化关系司决定建立中国项目(组),并任命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员Stuart E. Grummon牵头组织成立事宜。9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在文化关系司召开的咨询会议上指出:

The.Vice.President.urged.that.cultural.relations.activities.be.extended.to.reach.the.lives.of.the.middle.and.lower.levels.of.society.At.present.our.cultural.relations,.such.as.in.music,.and.literary.exchanges,.have.been.largely.directed.towards.the.elite.of.the.Americans.However,.it.is.also.necessary.that.we.establish.helpful.relations,.with.the.remaining.90.percent.of.the.people,.who.are.for.the.most.part.engaged.in.agriculture.Unless.we.help.them.to.improve.their.economic.lot,.thus.making.it.possible.for.health.and.education.to.develop,.there.will.be.no.dependable.basis.for.democracy.①华莱士转达了副总统的意见,认为应将文化项目拓展到社会中下层,而不仅仅是当前针对的拉美精英阶层;应使文化项目惠及占全球人口90%的农业人口中去,改善他们的经济,才有可能改善他们的健康和教育状况,而这才是“民主”的基础。费慰梅认为,这次讲话使官方文化关系政策从传统的对人类精神层面的高雅文化的扶植转向通过科学和技术手段改善平民的生活和健康。这一转向直接改变了后来在中国设立的文化援助项目的具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迫使美国从“中立国”成为参战国,美国迫切需要中国在亚洲战场上牵制日本。1942年1月14日,总统紧急基金将15万美元分拨给国务院,预示着中国项目(组)的实际成立。关于这笔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计划,经长达数月的讨论,在获得美国国务院同意后,呈给美国驻华大使馆。简单来说,主要包含几个部分:1.将8万美元用于技术和文化领袖的交流:如派遣10名美国专家前往中国,了解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当地官员学者进行讨论、提出可行性建议、给国务院提交详尽报告等,涵盖的领域将包括医学、公共健康、职业教育、农业、图书学、物理、化学、工程、造纸业、区域规划、公共管理、财政政策、社会安全等;2.将2万美元用于帮助因战争影响而断绝经济来源的在美中国留学生;3.将5千美元用于发展中国短波教育广播;4.将1.5万美元用于投影设备,以便在华放映关于美国生活、农业、卫生等教育影片;5.将2万美元用于支持流亡大学购买教科书、微缩胶卷、科学设备。③尽管这只是初步计划,经美国驻华使馆和国民党政府讨论后,它的实际执行情况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讲大的思路,即选派美国农、工、医学专家支援中国的初衷与国民党政府不谋而合。1943年,该笔专项资金的数额达到了50万美元。

1942年至1946年,中国项目“最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的内容就是‘技术、文化领袖交流’(项目)”④。1942年派往中国的美国专家为6人,1943年为16人,1944年为4人,1945年为2人,1946年为2人,共计30人。援华美国专家的人数在1943年到达了顶峰。此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美国和中国的形势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美国赴华专家人数下降到了寥寥可数的地步。而且,因为美国在战争中耗费巨大,总统紧急基金只能将中国项目维持到1946年。成效方面,大部分的美国技术专家都没有在华工作经验,他们满怀信心地来到中国,却很快发现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使其无法顺利开展工作。中国政府方面,对美国专家来华持欢迎态度,这不仅是因为对战时同盟国善意援助的感激,同时也是出于对战后重建的考虑。⑤国民政府所要求的是业内最好的、从事最新研究的专家,如:纸币镌版师,合成磺胺类、维生素类、新胂凡纳明等药物的制药专家等。这些要求遭到了美国国务院的拒绝。一方面,他们认为这些请求未考虑中国国内当前急需、战时落后地区建设、运输困难等因素;另一方面,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猛然醒悟,如此稀缺的专家无论如何不能流出国外。⑥

如上所述,很多美国专家在中国无法展开工作,收效甚微。因此,美国国务院考虑邀请中国专家学者访美,以达“互惠”之目的。1942年6月,费正清被任命为美国情报协调局驻华首席代表。9月,费氏通过“驼峰航线”到达昆明,之后常驻重庆。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胶着时期,教师、学者和普通人一样面对国民党政府滥发法币引起的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缺医少药,连温饱也得不到保障。费正清目睹这一切,出于对中国学者的同情,同时也为了更有利于美国国际战略的实施,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报告,建议对中国专家学者实行援助。在他的呼吁和推动下,美国决定邀请中国学者访美。与来华美国专家不同,中国赴美专家多来自学术领域,多为大学教授。

1942年11月4日,由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向西南联大、国立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六所高校发出邀请,请他们各选派一名代表于次年赴美考察,为期一年。第一批选派的中国学者主要来自社会科学领域,有哲学教授金岳霖、社会学教授费孝通、政治学教授刘迺诚、地理学教授张其昀、政治学教授萧作梁和医学教授蔡翘。这些杰出的学者,无一不是本学科领头人,有的之后甚至成为新学科开创者。第二批选派的代表有南开大学社会学教授陈序经、厦门大学校长物理学家萨本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振声等六人。同样,第三批代表也是由六位杰出的学者组成,有燕京大学校长梅贻宝教授、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严济慈等人。1946年派出的第四批是美国国务院中国项目选派的最后一批代表,老舍和曹禺也在其中。同在名单上的杰出代表还有:湘雅医院院长、医学教授张孝骞,齐鲁医学院院长、医学教授侯宝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赵九章教授⑦,西南联大生物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刘承钊,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教授刘恩兰,漫画家叶浅予(携其夫人舞蹈家戴爱莲同往),共计九人。

中国文艺界对两位作家赴美讲学反响热烈。1946年1月,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举行酒会,欢送老舍和曹禺。2月初,周恩来、张治中、冯玉祥、孙科、邵力子、郭沫若等参加联欢晚会,欢送老舍、曹禺。2月中,老舍抵达上海,住友人王敬康家。曹禺也提前到达上海,住在导演黄佐临家。2月18日下午四时,上海文协,即中华全国文艺协会上海分会,在金联食堂为老舍和曹禺举办欢送会,同时欢迎久别重逢的从重庆、厦门等地来沪的会员宋之的、吴祖光、柳亚子、施蛰存、叶绍钧等人。加上郑振铎、许广平、赵景深、夏衍、赵家璧等诸多在沪会员,与会文艺界人士达50多人,现场还有许多新闻记者。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活动还邀请了时任美国新闻处文化部主任的费正清。晚宴上,大家对劫后重逢欢欣鼓舞,同时对文艺架起沟通中美文化交流的大桥抱有极大的信心和期许。自然,老舍和曹禺访美值得庆祝。

会上,首先由上海文协主席郑振铎发言。他表达了大家对舒曹二人赴美讲学所寄予的厚望:“我们希望真正的中国人到美国去,也希望真正的美国人到中国来。我们希望他们俩把真正的中国情形讲给美国人听,不受制定日程的限制,宣传抗战文艺和事迹,并且是真正的中国民间代表。”⑧老舍的讲话很谦虚,“报上都说我去讲学;要是讲学,我就不去了;因为我的英文不行,只是二把刀。美国朋友希望我们说话,我们实在是去学习的”⑨。从老舍发言看出,他对美方邀请中国学者专家赴美的深层意图心知肚明:“互惠”只是明面上的东西,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中国人瞧瞧(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丰富的物质生活和“民主”。曹禺在老舍之后致辞,对老舍“学习”的态度,他表示赞成。接着,他还补充了一点:“另外我们还有一个使命,就是如何把现代变化中的中国告诉美国民众。”这一点也是曹禺对与会人士的回应。具体的做法,曹禺认为“我们要让美国人知道我国人民的生活,怎样选择真能代表中国的作品。外国人读中国作品不大方便,我们该自己选择,介绍出去,这是值得做的一件事”⑩。老舍在之后与友人王敬康的谈话中,对自己此次赴美也有具体打算:

第一,希望能积极沟通中美两国的文化,以促进邦谊。其次,希望好坞⑪在采取他的小说摄成电影后,他能收集一笔款子,能对国内的文化人做一点有益的工作。⑫

作为一名中国通,费正清的发言既表明了美国国务院邀请中国学者专家访美的意图,也充分照顾到了中国人的“面子”:

我赞同方才郑叶舒曹四位先生的话。我不能作为美国国务院的代表,只是讲我个人的意思。中美文化应该联络交换,不但将文化材料即书籍交换,人也要交换。中国人到美国去,美国人到中国来,这是我以为十分要紧的……最好把世界文化统一起来,我们必须有民主的文化,否则就糟糕。老舍曹禺二位不但作了中国代表,也帮助了美国人。美国人一定要负责。可惜美国人对于中国的学问情形还了解得不够。美国人不懂得中国事情,那是有危险的。美国对别国事情办得不好,就要失败。这虽是我个人的意思,却知道好多美国人也有此感想。⑬.

从1942年起,费正清就负责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中国出版物并制成缩微胶卷(其中,不乏袁同礼从国立北平图书馆抢运出来的珍贵古籍)。同时,为受战乱影响信息闭塞的中国专家学者带来各种美国期刊缩微胶卷。这是“文化交换”的主要内容之一。关于“人的交换”,如前所述,对华文化关系项目选派的互访人员主要以理工科、医科、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主。老舍和曹禺参加的第四批访美项目比较特殊,因为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将其惠及中国文艺界人士和女性。1942年12月,费正清在提交给国务院的一份备忘录中,提到美国的文化关系政策“力图告诉中国人美国人是如何行事的”,而缩微胶卷和技术专家“只会介绍这就是我们的科学技术”,这种观点在中国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他认为应当通过“艺术、文学以及戏剧等‘文化’介质来表达”价值观念,并对那些具有创造力的人产生感染力。⑭老舍等几位文艺界代表受邀讲学正是美国国务院文化关系司在二战结束后对华文化政策的微调。

文艺界之外,新闻界对老舍曹禺赴美也非常关注。1946年1月14日的《解放日报》即刊登“美国聘请曹禺老舍赴美讲学”的消息。此后,《新民报·晚刊》(重庆)、《民言报》(青岛)、《文联》《新华日报》《大公报》等多家国内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八年的抗战,最终中国取得了胜利。然而,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家未来未定,人民生活几乎都是赤贫状态。老舍和曹禺赴美讲学的消息极大提升了各界人士的自信心,也使他们相信作为世界强国的美国发出的邀请代表着一种对中国的关注和支持。可以说,老舍赴美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欢送会后,因“史各脱将军号”船期迟迟未定,老舍四处奔走,忙着打听出发日期。有趣的是,“美国人方面除了替他们打了不少的针外,一直没有知道几时可以动身”⑮。3月4日下午二时,轮船终于出发了。

经过半个月的海上颠簸,“史各脱将军号”于1946年3月20日抵达美国西雅图。从轮船驶离上海起,老舍每日可以得到国务院10美元的生活补贴,可以报销往返美国以及在美国国内讲学的交通费用,另外还有一次性500美元的设备购买费⑯。1940年以后,国内物价飞涨,法币购买力急剧下降。1944年3月,1美元可以兑换400法币,而重庆当时的米价为每市斤750法币。到1945年底,一市斤大米需要1640法币才能购得⑰。许多赴美学者急需这笔津贴来贴补国内家人的生活。考虑到中国的经济状况,文化关系司曾建议国务院将学者每日津贴从“10美元”增加到“至少15美元”。但是,据叶浅予晚年回忆,“7日上午到入息税处办出境手续……我的十元一天收入,结算结果,不用付分文入息税……”⑱可见,到老舍赴美时,国务院仍保持每日10美元的津贴发放标准。这10美元在美国也仅能维持生活而已。有一次,朋友介绍的旅馆费用太高,老舍和曹禺不得不搬往价钱便宜的地方:

我们开始住十五元一间的房子,叫人家捉了大头。后来,我们的钱不够用了,就住一元钱一间的房子,甚至躲起来不见客了。⑲

那么,说老舍在美国期间可获15万美元酬金的说法应为讹误⑳。美国国务院提供的津贴对老舍他们来讲,并不宽裕。

4月底,老舍和曹禺前往纽约开始讲学。6月、7月,俩人由西向东进行旅行讲学,行程安排很紧凑。前往美国著名私立大学、位于科罗拉多州埃斯蒂斯帕克的丹佛大学,参加人文学科会议,并发表演讲;参加科州中心城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戏剧节,与来自全美各地的戏剧界人士交流。接着,他们在美国电影编剧协会的招待下,到达圣塔菲、大峡谷、好莱坞等地访问交流。向北,他们先来到了旧金山,并发表了几次讲话;然后,再次来到西雅图,参加“西北太平洋作家大会”“儿童戏剧大会”。此间,他们还曾经到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天主教大学等知名学府访问和演讲。8月,接受加拿大政府邀请,短期访问加拿大。9月23日,老舍受邀来到著名的艺术家静养及创作圣地“雅斗”。它位于纽约市郊,占地400英亩,环境优美而静谧。老舍在这里住了三个星期,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日本作家石垣绫子夫妇等人做伴:白天,大家各自闷头写作;傍晚,共进晚餐,饭后聊天。日子过得很宁静轻松。之后,老舍一直和曹禺居住在纽约。这里是他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看剧、讨论、和戏剧界人士交流(通过王莹引荐,拜访了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在赛珍珠举办的招待茶会上,结识美国女剧作家弥莱·哈尔门等)是了解美国和宣传中国文艺的重要内容。在致吴祖光的信中,老舍这样写道:

由西雅图,到华盛顿,再到纽约,一路走马看花,已共看了两次舞剧,三次广播剧,两次音乐剧和八次话剧。曹禺兄看得更多一些。在我看,美国的戏剧,在演技与设备上,是百老汇胜于他处;但在思想上和尝试上,各处却胜于百老汇。百老汇太看重了钱。至于演技和剧本,虽然水准相当的高,可并无惊人之处。老实说,中国话剧,不论在剧本上还是在演技上,已具有了很高的成就。自然我们还有许多缺陷,但是假若我们能有美国那样的物质条件,与言论自由,我敢说:我们的话剧绝不弱于世界上任何人。㉑

从写剧的“外行”到写出《龙须沟》《茶馆》这样的中国经典话剧,老舍对戏剧的认识和研究有一个相对特殊的过程。早在1930年任教于齐鲁大学时期,老舍就在《文学概论》课上为学生们讲述过希腊戏剧和中国古代戏剧。这样的理论研究多少带点“纸上谈兵”的味道。抗战时期,为了宣传抗日,老舍投入戏剧创作中。设备太简陋、缺少剧本,老舍认为这是抗战宣传初期中国戏剧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时,中国拥有非常优秀的剧作家,如郭沫若、曹禺、田汉、洪深等。“剧本荒”只是针对抗战初期、宣传抗日作品而言㉒,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赴美后,经过对比,老舍对中国戏剧信心大增,因此才有了这番感想。

一年讲学期满,曹禺按计划返回中国,老舍则决定留在美国,继续完成《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创作,同时计划与人合作翻译作品。这确实符合俩人在上海文协举办的欢送会上的发言,即赴美使命之一:通过“自己选择”作品并“介绍出去”,“把现代变化中的中国告诉美国民众”,“积极沟通中美两国的文化”。尽管《骆驼祥子》的英译本译者(Evan King)擅自更改了小说的结尾,不可否认的是这本小说在美国取得了成功,也使老舍在美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不仅拥有诸多经典作品,而且他笔耕不辍、擅长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如长篇小说、散文、杂文、诗歌、曲艺、短篇小说等。短文既有有感而发之作,也有应友人邀请而作的“急就章”,是老舍“卖文”收入的来源之一。在美国期间,老舍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长篇小说的创作和翻译上,原因之一是美国大众对文学作品的品味和偏好。

1944年和1946年,美国国务院文化关系司中国项目曾为中国青年作家提供奖金,鼓励他们将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将英语文学作品译成中文。应时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顾问Willys Peck的请求,赛珍珠给袁同礼回了一封信,为这些青年作家就有关中国文学译著在美国的出版提些意见和建议。

1.The.casual,.subjective,.informal.essay.type.of.writing,.which.delights.Chinese.intellectuals,.finds.little.interest.here.I.do.not.know.why.this.is.so.But.it.is.true.that.the.informal.essay.is.almost.non-existent.in.this.country.Americans.are.not.much.interested.in.the.internal.workings.of.the.writer’s.mind,.nor.in.his.opinions.and.vague.thoughts,.especially.if.these.are.tinged.with.a.sort.of.pretentious.melancholy.Americans.are.an.extremely.realistic.people.They.like.their.literature.realistic.and.human.They.are.non-intellectual,.and.much.of.the.material.sent.here.by.Chinese.intellectuals.does.not.interest.them.American.intellectual.writing,.too,.finds.little.publication.

……

4.Americans.enjoy.humor.very.much.Even.in.very.tragic.works.they.enjoy.a.touch.of.humor.in.some.character.put.in.for.contrast.Tragedy.unrelieved.is.not.much.red.Least.liked.of.all.is.the.sentimental.Sorrows.of.Werther.type.of.thing.

5.The.form.which.writing.can.take,.except.for.the.informal.essay,.can.be.almost.anything.There.is.a.wide.market.for.short.stories,.and.if.these.are.accepted.by.popular.magazines,.they.bring.good.prices.Articles.have.also.a.good.market,.and.many.publishers.would.like.to.have.novels,.especially.if.they.deal.with.the.modern.scene.Good.translations.are.also.welcomed.The.market.for.poetry.exists.but.is.small.Short.stories.are.usually.about.forty-five.hundred.words.in.length,.but.may.be.as.little.as.one.thousand.Two.and.three.part.stories.may.be.acceptable,.if.material.and.technique.are.good.By.good,.I.mean.human.and.living.and.naturalistic.in.mood.㉓

赛珍珠认为,美国读者不喜欢在中国颇受欢迎的随笔这样的作品。主观的、非正式的文体在美国是没有市场的,因为美国人对作家内心思想活动、感悟及含糊的想法根本不感兴趣,尤其不喜欢那种故作忧郁的写作。美国人重现实,也喜欢带有现实主义、反映人性的作品。他们不是知识精英,不喜欢知识分子作的文章,更不用说是中国知识分子写的了。风格方面,美国人非常喜欢幽默。即使在悲剧作品中,他们也希望在某个角色身上找到哪怕一丝幽默,以形成对比。纯悲剧作品是没人读的。最起码,悲剧作品也得是像《少年维特的烦恼》那种感伤主义类型。形式方面,除了非正式的随笔,其他作品都可以。短篇小说在美国很有市场,如果被流行杂志相中,可以卖个好价钱。它的篇幅一般在4500字左右,当然至少也要1000字。如果写作素材和技巧不错,写个二三段就可以(这里的“不错”,指的是人类的、生活的、自然情绪的体现)。普通文章也有不错的市场。许多出版商喜欢长篇小说,特别是那些现代场景下的作品(赛珍珠的丈夫,出版商华尔席,在接受杨刚的访问时,曾提到“打算出版中国小说,最好是好的长篇”㉔)。上佳的译作也很受欢迎。诗歌市场一直存在,但规模小。在信的总结部分,赛珍珠还提到任何能真实地描写中国、反映中国人人性的作品,在美国都不会缺乏读者。美国人对真正的中国人如何思考、感受、生活非常感兴趣。

“幽默”“现实主义”“真实”“现代”这几个关键词反映了美国读者的阅读偏好,而他们恰恰符合老舍作品的主要特征。《四世同堂》描写的是抗战时期北平市民的悲惨生活,是一部公认的现实主义巨著。全景式的人物塑造,残暴万恶的侵略者、谄媚可悲的汉奸投机者、“落水”的学者、狐假虎威的假洋鬼子、讲究传统的老者、正直善良的爱国知识分子、奋起反抗的地下工作者、贫苦而善良的从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安分守己”却被侮自尽的商人、可爱天真的儿童、勤劳而费尽心思维持生活的家庭主妇……勾勒出了敌占区社会存在的各个阶层,和分属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被占领的北平看似平静,战争的巨轮却远远没有停下。保定、太原、南京、广州陷落了,然而,中国拒绝投降。为了继续作战,日寇利用汉奸掠夺北平的一切物资和粮草。由于拒绝吃“三四十种猫不闻狗不舐的废物混合成的东西”——共和面,小妞子在战争快要结束前饿死了。读者读到这样的情景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现实主义的魅力所在。《四世同堂》是现实主义的,它描写了那么多可怜、悲愤的人和事,可它同样可以通过幽默,给读者一点轻松、一点洞察。看看大赤包儿的出场:

冠太太是个大个子,已经快五十岁了还专爱穿大红衣服,所以外号叫作大赤包儿。赤包儿是一种小瓜,红了以后,北平的儿童拿着它玩。这个外号起得相当的恰当,因为赤包儿经儿童揉弄以后,皮儿便皱起来,露出里面的黑种子。冠太太的脸上也有不少的皱纹,而且鼻子上有许多雀斑,尽管她还擦粉抹红,也掩饰不了脸上的褶子与黑点。她比她的丈夫的气派更大,一举一动都颇像西太后。她比冠先生更喜欢,也更会,交际;能一气打两整天整夜的麻雀牌,而还保持着西太后的尊傲气度。㉕

真实性方面,以“京味”为例。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城、北京人、北京话,无一不透露着真实。据舒乙考证,老舍将二百四十多个北京真实的山名、水名、胡同名、店铺名放进了自己的小说和话剧里。㉖《四世同堂》里的护国寺、小羊圈胡同、西单牌楼、西四牌楼、北海、中山公园、东安市场、德胜门外土城、西直门外护城河……都是北平真实存在的地方。这些地名给作品带来了一种亲切、和谐、立体真实的感觉。北京人说北京话,北京话的一大特征就是口语化,具体表现是“句法灵活,表现实际生活;精选字眼儿,达意传神,别具一格;省略多,修饰少,简洁有力,生动幽默”等㉗。简单举小说第一部第十五章为例。祁老人生日前一天,租种祁家德胜门外西城边三亩地的常二爷进城来看他。老人本因诗人钱默吟被日本人抓去,自己却无能无力而闷闷不乐,“听到常二爷的声音,老人从心里笑了出来,急忙的迎到院里”。及至常二爷报告近来城外头有人偷坟盗墓时,大家的情绪都低落下来,祁老人更是担忧自己父母的坟地会遭人盗挖。因着城门又关上了,常二爷只得留宿一宿。第二天,小顺儿的妈为祁老人生日准备了“够三桌人”吃的“炒菜面”,可是直到十一点多也没有亲戚朋友来。天佑和瑞宣爷俩强颜欢笑,招呼大家吃饭。结尾的最后一段,口语化的语言简洁干脆、修饰少而信息量大:

吃过面,李四爷在大槐树下报告,城门开了,常二爷赶紧告辞。常二爷走后,祁老人躺下了,晚饭也没有起来吃。㉘“现实主义”“幽默”“真实”是《四世同堂》这部复杂而精密的巨著的有机构成成分,几个例子远不能一一道尽其中的精妙。简而言之,《四世同堂》应当非常契合美国读者的阅读品位,它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的媒介是正确的选择。这也应该是老舍坚持留在美国完成第三部的创作、并与译者将其合作译出的主要原因。

结 语

美国国务院文化关系司中国项目的成立有其出于对美国战略利益的考虑,同时也有对战争中中国学者、知识分子、平民的人道主义关怀。1946年,该项目最后一批赴美名单选派了以老舍为代表的三位文艺界人士,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让久处闭塞的、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的艺术家有了增进与外界交流、休养生息的机会,更让美国文艺界、学术界人士和普通大众有机会了解第一手的关于中国的真实情况。出发前,老舍已经非常明确此行的目的。国务院的津贴仅够温饱,一年期满后,依靠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骆驼祥子》的部分版税,他坚持留下来完成《四世同堂》的创作,并寻找译者合作译出,最后这部作品和《离婚》《鼓书艺人》一起在美国出版。用作品来“说话”,是作家的天性,老舍作品中的真实、幽默、现实主义符合美国读者的阅读偏好。梳理老舍在美国国务院中国项目支持下赴美讲学、创作的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老舍在美国期间的人生历程和创作思想,进一步认识老舍。

注释:

① Helen R. Pinkney: “Minutes of Meeting of General AdvisoryCommittee of the Division of Cultural Relations”, The Division of Cultural Cooperation, 转引自Wilma Fairbank:America’s Cul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1942-1949, 1976:7、57、59.

②④⑤ Wilma Fairbank: America’s Cul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1942-1949, 1976:7。

③ 详见Wilma Fairbank: America’s Cul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1942-1949, 1976:16-17。

⑥ 参见孙洋博士学位论文《太平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2012年,第41页。

⑦ 勘误:孙洋论文《太平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中将其英文名Jaw, Jeou-Jang误认为竺可桢。经笔者查实,竺可桢教授1946年为浙江大学校长,已实际脱离气象所领导工作。此处应为赵九章,他的英文名和履历也符合描述。参见Wilma Fairbank America’s Cul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1942-1949, 1976:104。

⑧⑨⑩⑬ 赵景深:《记一个作家集会》,《文艺春秋》1946年7月15日第3卷第1期。

⑪ 原文为“好坞”,应为“好莱坞”。

⑫⑮ 敬康:《与老舍先生抵足一月记》,《文化上海》1946年第3期。

⑭ 费正清:《费正清中国回忆录》,闫亚婷、熊文霞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234页。

⑯ 详见Wilma Fairbank: America’s Cul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1942-1949, 1976:95。

⑰ 周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⑱ 叶浅予:《叶浅予自传:细叙沧桑记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⑲ 克莹、侯堉中:《老舍在美国——曹禺访问记》,《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⑳ 注:《老舍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8页:“3月4日,下午2时,老舍与曹禺乘美军运输舰‘史各脱将军’号离开上海去美国……酬金为15万美元,另供膳食(曹禺与之相同)。”

㉑ 老舍:《纽约书简》,原载1946年7月16日《清明》第3号,转引自《老舍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3~614页。

㉒ 老舍:《两年来抗战中的文艺运动》,原载于1939年10月20日出版的《现代评论》第5卷第4期,引自解志熙《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80页。

㉓ Wilma Fairbank: America’s Cul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1942-1949, 1976:211-212.

㉔ 杨刚:《访问赛珍珠夫妇谈中国近代文学》,原载于1945年9月27日《大公晚报》(重庆),引自姚君伟编《赛珍珠论中国小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4页。

㉕㉘ 老舍:《四世同堂》,《老舍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8、143页。

㉖ 详见舒乙《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原载1982年《文史哲》第4期,引自曾广灿等编《老舍研究资料(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834~846页。

㉗ 孙钧政:《论老舍的语言风格》(节录),原载1979年《北京文艺》第11、12期,引自曾广灿等编《老舍研究资料(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33页。

猜你喜欢

曹禺老舍
老舍的旧体诗
北平的秋
印象·老舍纪念馆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好剧本离不开认真
老舍的求婚
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始末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