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乡镇、村图书馆服务发展路径研究——原州区乡镇、村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
2019-10-26张明乾
王 岗,张明乾,李 刚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的价值不仅在于保障和满足全社会读者普遍、均等、自由地获取和利用信息的需求,还要为公众的交流、学习及技能提升提供环境。[1]随着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不断延伸,很多地区已基本实现省(市)、县、乡镇、社区与村四级服务体系的全覆盖。但是,依然普遍存在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及社会职能不断延拓与乡镇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丰富多样,触角敏感、活跃,已融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乡镇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触角僵化,几乎处于“僵死”状态,这一问题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尤为突出。
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居内陆、地处西北边陲,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之一。本文对宁夏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进行了深度调研,以固原市原州区乡镇文化服务为调查样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集体座谈与个人访谈方式,全面了解原州区11个乡镇153个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分析原州区乡镇、村图书馆(室)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发展路径。
1 国家层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
1.1 政策方面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大决策;[2]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创新建立政府购买模式,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3]同年12月,《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出台,规定2020年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有明显改善、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要得到有效保障;[4]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项目;[5]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6]
1.2 文化惠民工程在宁夏的实施效果
2000年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推广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7])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2009年,“全国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宁夏率先实现基本全覆盖。
1.3 学术研究成果
有关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从文献发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文化学、文化经济、管理学、社会学及传播出版学等领域,集中刊发在《图书馆论坛》《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建设》等刊物上。从研究者角度看,已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及研究团队,如南开大学教授柯平带领的团队[8-11]、西安理工学院研究员段小虎带领的团队[12]、李国新[13,14]、罗云川和阮平南[15]、徐建华[16]、王谓秋和任贵州[17]等。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等。
2 原州区乡镇图书馆服务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2.1 原州区乡镇图书馆现状
原州区辖区11个乡镇153个行政村,总人口308,471人。截至2018年底,全区拥有文化事业机构19个,其中文艺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物管理所2个、乡镇文化站11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149个;①11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有共享工程基层点。表1、表2为原州区公共图书馆(室)服务的调查表。本研究深入原州区的153个村进行调查,但因大部分村情况基本相似,且限于篇幅,故选取有代表性的开城镇数据进行论述,其他村的情况予于概述。实地调查从2018年8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0日止,数据复查与清洗截至2019年2月15日。2010年,宁夏全境已实现共享工程基层点全覆盖,各乡镇均设有网点。目前,原州区仅有6个村基层点更新了设备并保持运行,但少有人利用。故此,乡镇、村共享工程基层点未在表中统计(见表1、表2)。
表1 原州区乡镇图书馆(室)公共服务基本情况
(1)公共服务场地、时间、图书资料基本有保障。原州区153个村均有农家书屋且统配图书文献;11个乡镇中有4个设有独立的图书室;153个村共拥有文化大院36个:开城镇17个村有4个文化大院、头营镇24个村有8个文化大院、张易镇16个村有7个文化大院、三营镇13个村有5个文化大院,中河乡11村有3个文化大院,寨科镇9个村无文化大院。各乡镇、村藏书量以农家书屋统配累积为主;乡镇独立图书馆(室)和村文化大院藏书量差异较大,少的仅300册、多的达5,000册。开放时间方面,乡镇文化机构最短为每周20小时,最长为每周48小时;村文化机构普遍比乡镇文化机构开放时间长。
(2)服务内容、活动次数基本能够达到国家要求。乡镇级文化中心和图书馆(室)内容相对丰富,但各乡镇之间差异较大,如开城镇活动达到40场/年、而中河镇为0场。在读者活动方面,乡镇文化机构远没有乡村文化机构开展的活动多,如开城镇文化机构年开展活动40场次,而所辖各乡村年开展活动2,480场、平均每个村135场。调查发现,各村文化活动主要依托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基层点、文化大院和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文化活动形式包括吹拉弹唱、体育比赛、广场舞、影视播放、说书、民间书画、手工艺制作等。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活动基本没有。这从侧面说明,乡村阅读活动更适宜与其他文化活动形式相融共生。
表2 原州区开城镇村级图书室基本情况
(3)人员配置短缺问题突出。原州区现有农家书屋153个,共有专职书屋管理员约65人,每月工资600元,由自治区文旅厅、新闻出版局拨付。由于原州区没有配套专职管理人员工资,故其余人员都由村干部兼职,他们既是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也是文化大院的管理员,还兼职其他工作。各村镇图书馆(室)均配有1名工作人员,其中,专职图书管理人员仅占42%,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不少于3名人员编制的要求。同时,基层政府不重视文化人才和管理队伍的后期培训,几乎只有乡镇级的文化管理员才有机会参加培训学习,严重制约了村级图书室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4)图书资料以及数字化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原州区各乡镇图书馆(室)的数字资源鲜有人问津,图书出借量少。以开城镇为例,全镇只有小马庄村图书室配备了1台电脑,其他村均未配备能够获取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设备。同时,纸质图书资料的借阅量也十分低下,全镇所有村级图书室均有至少1,400册藏书,但即使是年借阅量最高的村级图书室,其借阅量也仅为270册,不足藏书量的20%。
2.2 原州区乡镇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原州区乡村图书馆服务底子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基础薄弱,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投入都明显不足;二是社会资源储备不足,包括社会各界资源的综合利用储备以及能够满足乡村人口文化服务接受能力的储备。具体来说,乡镇、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目标大,储备小。目前,国家在宏观愿景层面勾绘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宏大图景和目标,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却并不乐观:行政推动的有限性与民众公共文化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不平衡、行政推动与内源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预算不足或预算缺乏致使乡村图书馆(室)无法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由调查数据可见,虽共享工程在宁夏实现了全覆盖,但资源的相对有限性、稀缺性与民众文化需求的无限性、丰富性之间不对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与设施的快速更迭与民众利用先进技术与设施能力之间的不匹配,导致农家书屋标配模式无法满足民众多样性、差异性的文化需求。
(2)乡镇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配置比列失衡。造成图书馆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整体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特别是乡镇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比例失衡。调查发现,乡镇图书馆(室)的工作人员少,大多馆(室)只有一个工作人员,且薪酬偏低,甚至由村干部兼职完成工作。
(3)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和服务对象错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乡村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迁与转型,特别是西部地区。①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贫瘠落后,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适宜人类生存。为改善这些地区居民的生存状况,国家实施了人口搬迁帮扶工程。②大量青年劳动力流动到城镇,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③青年人口的减少使乡村的文化生产资源减少,留守的大多是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的人。
(4)“一根水管通城乡,一路公交跑城乡,一条网路连城乡”,宁夏南部山区基础设施基本全覆盖,但是“网路连城乡”起到的作用较小。原州区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电脑拥有率极低,目前只有6个村的共享工程基层点在运行,突出反映出自上而下的共享工程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数字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营销不对路、未能匹配基层群众的文化消费意愿及消费能力等问题。
3 宁夏地区乡镇图书馆服务发展路径
“二元结构”现象在宁夏南部山区非常突出。在这种条件下,推行总分馆制,实现乡村文化服务“发展同步、服务同质、管理同化”的目标,如攀爬深沟险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低下是当前制约乡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最主要因素,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存在供给不足、需求不足、供需错位、文化消费意愿和能力低下等问题。本文就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宁夏地区乡镇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路径。
3.1 整合县乡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实现地方政府兜底效能最大化
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国家制度安排,[18,19]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教育机构与组织,也是终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终目的在于实施社会化(社会性)的、可持续的、终生性的国家文化制度安排,促进个体成员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养,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正式施行对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也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能与服务效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组织与管理水平。[20]因此,公共文化行政管理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使公共文化服务落到实处;敦促各相关机构突破体制的束缚,整合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积极寻求合纵连横式的发展与服务,[21]从公共文化资源产品供给、服务提供、技能培训等方面深入挖掘、创新、相互协调,实现地方政府兜底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3.2 加强整合,全面“扫盲”
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之一,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文化、教育与信息的有生力量。乡村图书馆应为当地居民提供农业、金融、公共卫生保健、文化、法律事务等各方面信息,并时刻关注当地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村民对信息价值的认识,帮助村民利用信息改善生活质量。一些对信息贫困的研究着眼于具有经济意义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还有研究认为,研究信息贫困不仅要关注信息设施和信息技术采纳等方面的差距,也要研究信息主体在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差距。[22]①创建非正规教育途径的扫盲教育,为用户提供在线教育,有针对性地为基层乡村推送信息资源,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程度与素养。②加强乡村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村民广泛参与。③通过着重培养农民需求动力、重视和促进农民自组织和自我供给、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等方式促进乡镇文化有效供给,实现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下乡”与农民工“精神进城”的有效整合。[23]
3.3 加强政府引导,吸引社会参与
以“杭州书房”建设为例。2018年,在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的统筹协调下,杭州出版集团牵头、浙江联合中小企业控股集团捐资,合力打造了“杭州书房”公益项目,计划在未来3年内投入5,400万元,设立200家“杭州书房”。2019年2月,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及周边地区的9家“杭州书房”建设项目已竣工并正式交付使用。建设过程中,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华数集团、浙江图书馆、淳安县委宣传部(县文创办)、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淳安县图书馆等单位纷纷提供优质资源。为了真正吸引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杭州书房”提供了一大批看得懂、用得上、内容新、时效强的图书、报纸、期刊等优秀阅读产品。
不难发现,“杭州书房”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各级政府上下联动,离不开浙江联合中小企业控股集团的捐资帮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9家“杭州书房”的建成开放,是“总分馆制”的一种创新形式,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缩小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也为美丽乡村的文化旅游融合作出了有益尝试,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文创产业的发展,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3.4 以文艺活动带动阅读推广
“鼓口袋”也“富脑袋”,“送文化”更“种文化”。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乡村大舞台、乡村文化广场、“文化走亲”、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都是“种文化”的有效载体,应充分利用这些载体的综合优势,全面带动乡村文化推广,提高乡村民众文化素养。
总体来说,乡村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而图书室却是清凉寂寞冷。过去,农村有挑担子走乡的货郎,每到一村,总会摇着拨浪鼓或说一段书、或唱段戏文、或讲个故事,招引着村民无论买不买东西都会驻足听上一阵儿;戏班子时不时说唱着《桃园三结义》《精忠报国》《女驸马》等戏曲走街串巷,村民从小就从中知道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民族英雄岳飞等故事。当今,文化传播的形式、手段、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根本点没有变,那就是传播形式与技术手段必须适宜受众。乡文化馆比乡图书馆(室)热闹红火,原因之一是文化馆的活动能让老百姓更轻松愉快地接受并参与其中。由此,笔者认为,在乡村需让图书馆变静为动,与文化馆联动,把图书馆的书唱起来、说出来,让书活起来。①寓教扫盲。扫盲,不仅指识字扫盲,还包括生存技能、卫生保健、信息素养、媒体素养等各方面的扫盲。将这些基本的知识、技能融于各类表演中,以表演为媒,寓教于乐,让群众轻松接受。②乡镇文化馆、图书馆(室)在行政管理上隶属乡镇政府,工作上便于统一协调安排,二者融合更便于统筹。实际上,现阶段两馆的工作人员也是互为兼职的,两馆的活动数据都是合并统计的。因此,两馆融合,将书搬上舞台,以说、唱、演的形式带动书的阅读,是解决乡村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难有成效问题的有效途径。
3.5 图书馆服务与“文化兴村”相结合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一村一景,每个村落都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自然风貌。因此,图书馆在推进文化振兴的实践中,要把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和“文化兴村”有机结合起来,以“我们的节日”——村镇文化节、民俗文化节、村镇文化集市为抓手,以不断创建“文明乡镇”为切入点,大力弘扬移风易俗。依托当地自然景观、特色农贸物产、历史文化等要素,打造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图书馆可以利用电商、微商平台为民间手工艺人提供展示、销售平台,宁夏西海固地区有悠久的日常生活用品手工艺制作传统,如剪纸、刺绣(刺绣枕套、刺绣鞋垫、沙发垫等),图书馆可以帮助群众让这些手工制品走出荒原,让文化与生活收入息息关联,吸引群众走近文化。
4 结语
加强基层图书馆服务与现实背景的适应性研究,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要在人文与技术、主观与客观的并行指导下,科学合理地构建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最后,本文引用李国新教授的一段访谈:
要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
对于各级政府制订标准体系,中央有一个总的原则性要求,很宏观。在这个总的要求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要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水平。”最后八个字是核心。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制订标准体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什么内容,什么种类,什么数量,什么水平。这些问题明确了之后,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各级政府应该履行什么责任,不要再拍脑袋了,不要再主要依靠主要领导人个人的思想觉悟、个人的认知水平了,摆脱这种状况,走出这个怪圈,算账,看标准。算账,看标准就会使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能够逐步科学化、规范化,这就是基本思路。
在这个基本思路之下,找到了一个实现的路径,就是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制订标准体系。中央政府制订“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这个指导标准作为2015年初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见》的附件,大众媒体都公开发布了。……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就是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的一个底线。公共文化服务保基本、促公平、兜底线,这就是底线。底线什么意思?从理论上说,今天一个人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政府就有责任、有义务保障他能够享受到这样一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当然享受不享受那是公民自己的权利,无论哪一级政府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得进图书馆,所有人都得进文化馆,然而政府的责任就是把底线兜住,这是中央政府要干的事情。[24]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于2017年开展的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程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