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发展的金融配套政策研究
2019-10-25贾婧懿
贾婧懿
摘 要: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产业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已出台诸多支持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配套,我国养老产业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论文从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融资瓶颈以及养老产业发展的金融配套政策建议三个层面探讨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金融配套政策。
关键词:养老产业;金融配套;融资需求;发展
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老人,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空巢老人等数量十分庞大。由于老龄化在人口金字塔底层和高层老龄化中的双重作用,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是世界上最快的。[1]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保护需求。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健康状况不佳.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产业的潜在规模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被称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2]目前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层面均出台了诸多的政策性指导意见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但从我国养老产业配套设施来看,金融配套建设相对不完善,制约了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发展。
一、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
联合国统计指标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超过人口年龄或人口年龄超过人口年龄时,称为人口老龄化。法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法国之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已经发生。它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受到不同程度人口老龄化的困扰和影响。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报告》,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45亿人,占总人口的14.72%;到2030年和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分别占总人口的20%和25%,人口老龄化是十分紧迫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往学者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但我们必须看到,一些研究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家庭结构越来越不合理。虽然孩子们在抚养父母的过程中仍然承担着主要的责任,但他们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压力也随之增大。在这一背景下,推进养老产业的发展显得极为必要。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14年—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率将从6%左右增长到33%左右。依托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养老产业有望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养老产业发展的融资瓶颈
(一)财政支持力度有限
这种财政来源目前来说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从建设成果来看,大部分机构的建立以及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都是政府在出资投入。此外,政府还资助一些特困家庭和特困家庭的老年社区。例如,在汕头市社区老年人护理试点社区,市政府规定有四类人员可以由政府资助获得免费服务。但用于养老产业的财政资金,对巨大的养老产业资金需求是杯水车薪。
(二)社会暂住规模有限
2006年3月,民政部为了鼓励社会进行慈善捐赠,已经出台了免税参与捐赠的相关优惠政策。在慈善机构和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进行慈善救济捐赠时,可以扣除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全额缴纳。当外国捐赠者无偿地向扶贫和慈善捐款时,他们可以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这项政策无疑是一项双赢政策。它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它扩大了养老金服务基金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来源,从而通过投资慈善行业来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推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但养老产业具有公益性质,能够得到一定的社会赞助,但社会赞助资金规模较小,时间不确定,稳定性较差,无法提供足额稳定的资金支持,只能成为企业融资的补充。
(三)资金缺乏及来源渠道单一
从数据来看2018年福利彩票公益金的844889万元只有投入到新疆的57000万元是用于建设城市生态养老事业的,占比只有6.7%,而且该资金不仅仅只用于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建设项目,还有残疾儿童,流浪未成年等其他人群。并且在投资的地区也偏向西部平困地区。总的来说,我们的资金来源是已经够了,但是其深度还有待挖掘。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来看,我们需要加入市场的力量,鼓励民办机构的建立。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相比过去也富裕很多,我们可以向老年人征收费用,并将此作为养老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形成产业化模式。
(四)融资渠道不畅、金融服务缺失
1.直接融资困难。养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企业规模较小,对资金的吸引力还比较弱,投资者进入养老产业的意愿还比较低,尤其是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等筹得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
2.间接融资渠道不畅。目前,许多银行尚无专门服务养老产业的信贷部门和人员,贷款数额也较小。
3.金融服务不到位。金融机构缺少针对养老企业的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手段,也没有开辟为养老产业提供资金保障的通道。
4.政策保障措施不到位。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不少,但相比于“三农”、小微企业和科技企业,国家尚未出台专门扶持养老产业的融资政策。
(五)现有体制机制制约养老产业发展壮大
养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偏差,并不是特困地区或者特困人群才需要养老服务,社会把服务对象窄化了,面向普通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僅占少数。相比特别需要服务的老年群体,普通也有需要的老年人享受不到或者得到较少的养老服务。不仅服务对象窄化了,机构服务的覆盖面也不大。之前在感同养老服务机构实习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机构以及政府在老年人比较集中的社区,展开的养老活动以及服务较多,而其他大型社区,或者老年人不是那么集中的社区,养老服务及活动较少,甚至没有。养老产业覆盖面还有待扩大,产业覆盖面无法扩大直接影响了产业规模。
三、养老产业发展的金融配套政策建议
(一)从政府层面提升资金扶持力度
资金投入是任何事物发展的重点,没有资金,我们举步维艰。在合适的范围内,养老财政的投入比例需要进一步加大。努力改善对养老服务机构资金投入不深的现状。在上文中也提到,我们虽然来源方式比较丰富,但是总的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首先,从公平来看,所有老人都应该享受到社会给予的养老的权益。所以我们要加大城市生态养老机构的覆盖面,而不是仅仅只针对那些特困群体。扩大覆盖面无疑需要更大的财政资金支持。从另一方面来讲,对于特困老年群体,我们对其的支持需要更多一些,因为如果是由于支付不起机构的费用而导致这部分群体无法享受养老服务,会大大降低社会公平。我们可以对参加养老服务的老人划分一个经济等级,对于不同等级的老人设立不同的补助标准。其次,由于民办城市生态养老机构必然成为未来的主要城市生态养老主体,对其的政策补助要跟对公立机构的补助相同,甚至更多。由于现阶段公立养老机构的待遇要比私立机构好很多,这很不利于民办城市生态养老企业的发展。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以及财政投入,也是我国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最后,我们可以参考其他地区的做法来扩大养老基金的收入。例如,在香港和美国,筹集私人资源也是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产业2018年,香港政府拨款168.18亿港元,为非营利组织提供各种服务。这些组织还通过私人筹款额外筹集了30亿港元。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据有关统计,2018年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服务资金来源为:政府50.1%,捐款20.0%,收费17.5%,其他12.4%。
(二)制定金融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涉老业务。养老产业给予金融机构对养老产业贷款上的税收减免,并以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措施鼓励其开展涉老业务。养老产业参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的优惠政策,给予养老企业相应待遇。养老产业对金融机构在养老产业集中区域或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区域机构网点的设立开辟快速通道。养老产业在老龄化程度明显较高的地区,将涉老贷款的比例和贷款额纳入金融机构考核制度。
(三)全力推动养老产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开发与创新养老金融产品。通过银政合作,养老产业创新金融产品开发,用好财政、税收、利率等优惠政策。养老产业金融机构可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协商论证确定产品定位;通过推进与政府、企业、社区信息共享和市场调研确定服务人群。养老产业制定合理的利润指标,养老产业采取科学的经营模式,规范操作程序和强化风险控制。养老产业推进连贷连保业务,对于生产经营稳定、信用记录良好,但缺乏抵(质)押资产的养老企业,银行应鼓励和协助其自主组成联保体,共同申请贷款,免除抵押物。养老产业此外,养老企业也可请其他行业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
四、结语
综上,养老产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但由于相关金融配套尚未建立健全制约了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论文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以期可以推动我国养老产业金融配套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晓琳.当前加快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点[J].体制与管理,2015(03).
[2]邢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J].宏观经济管理,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