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城市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9-10-25安俊丽范钰青章轲楠

关键词:中小城市教学对策

安俊丽 范钰青 章轲楠

摘 要:本文在抽样调查2018年中小城市各高校在读留学生的教育现状和师资队伍情况的基础上,整理并分析了目前来华留学生的语言现状、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和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指出了目前留学生教育困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城市;留学生教育现状;留学生教育困境;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8-0140-04

中小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相比大型城市而言,中小城市规模小,经济发展缓慢,并且教育资源有限[1]。随着国家地位提升,经济文化国际化程度加深,我国留学生教育方兴日盛。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留学生教育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教学质量欠佳。

一、中小城市留学生教育的现状

目前,中小城市的高等教育仍处于欠发达水平,留学生教育规模微小。近两年,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等相关利好政策,留学生教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一)中小城市来华留学生基本情况

中小城市留学生生源国主要集中在东亚、中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国家。生源国以中亚国家为主,包括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东亚国家留学生多因经济合作原因来华,数量不多,主要是韩国留学生;东南亚国家以泰国、老挝和印度尼西亚为主;其他国家还有俄罗斯、卢旺达、摩洛哥和尼日利亚等。生源国分布状况与地理位置、国家政策都有密切关系。

1.留学生语言现状

(1)民族语是主要日常交流工具,英汉夹杂作为主要教学用语。语言现状主要围绕中小城市留学生的母语现状、汉语现状和语言使用状况展开分析。韩国、蒙古国和泰国等国家的留学生语言现状比较简单,母语单一,官方语言和生活语言一致,同一国度的留学生之间用母语交流,国际间用英语交流,初级汉语课堂中,“英语”作为教学中介语。而中亚在校留学生普遍官方语言使用状况非常复杂,有的国家有多种官方用语,同一国家生活语言也不尽相同,官方语言和生活语言又不相同。例如吉尔吉斯斯坦国内48.2万人使用俄语,382万人使用吉尔吉斯语,而吉尔吉斯斯坦语又分为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用语和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用语两种语言[2]。在中国学习期间,“汉语”是主要教学语言,但由于他们有相对独立的交流圈,课后多使用“民族语言”作为相互交流的生活语言,不同国籍的中亚学生之间使用俄语交流。

(2)汉语交际积极性高,中级汉语班留学生进步明显。中小城市留学生在与中国人交流过程中,积极使用汉语。调查样本中一半以上的留学生在“购物、问路”甚至“与志愿者交流”中能够主动使用所学汉语,愿意与中国大学生交朋友,努力练习汉语并且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基本能完成日常交际”,“在交流遇到困难时偶尔会使用一定的英语”。分析其原因,一是留学生主动作为,充分利用语言环境积极练习。二是客观上受中小城市整体外语水平所限。中小城市除了在校大学生之外,英语应用能力非常有限,俄语和小语种方面的语言人才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汉语也是必然选择。

2.留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

(1)经济优势是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采用SWOT原则针对中小城市地区留学生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吸引留学生的主要优势(Strengths)在于其经济发达。据调查,留学生基本上对于所在城市有一定了解,72%以上的人从新闻报道和社会宣传中了解留学城市信息,来华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城市吸引力大”,占到62%以上。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大力的社会宣传以及一系列留学优惠政策的推广在吸引留学生生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韩国等东亚国家留学生因经济合作原因留学中小城市的因素较大,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看好“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中国合作的前景,留学热情空前高涨[3]。但优势与机遇并存,中小城市以及当地高校的知名度并不太高,多是受惠于国家和省教育厅的系列政策才发展了留学生事业。随着“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的稳步推进,在城市和学校宣传以及校际合作交流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2)工具型动机是中小城市留学生学习的决定性动机。根据比格斯理论,人的学习动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工具型动机、内在动机和成就动机[4]。据调查,留学生学习汉语主要是基于工具性动机,即把汉语习得当成是促进个人发展、提高个人素质的工具,进而达到更好地就业或深造等目的。样本中“对中资企业知道很多和知道一些”的留学生达到90%,有10%的留学生明确地是由于他所了解的“中国企业总部设在当地”,以后就业目标就是這些企业,选择专业也与这些企业需求密切相关。“学习期满以后的打算”中“回自己的国家和中国人合作”“在中资企业工作”两项选择的学生达到64%以上。40%以上的学生打算在中国继续学习,所学专业也与就业目标密切相关,大多数留学生选择了工科类的专业,学习先进技术,不仅提高自身的就业优势,有助于推动自己国家工业、智能等方面的发展。还有约20%的学生(主要是女学生)将来会从事汉语教育或者汉语翻译工作,中亚留学生普遍认为熟练地使用汉语能够增加其就业砝码。这也对中国高校为留学生设立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5]。据调查,100%的学生有愿望参加HSK考试,学生参加考试的目的性极强,留学生生源国比较看重学生的汉语水平认定,汉语水平证书含金量较高,在求职就业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3)中小城市留学生对国家政策依赖性强,自费留学积极性有待提高。我们依据成本效益原则设置问卷,分析中小城市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中小城市留学生的动机和愿望是否强烈,也关乎留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6]。目前,中小城市留学生的“学费来源”方面,60%的留学生得到了生源国的资助,30%以上的留学生依靠中国政府的资助,不到10%的留学生是自费留学。调查中问到“日常消费怎么样”时,除了韩国留学生和个别中亚留学生外,70%以上的学生觉得中小城市日常消费“成本过高”,包括牛奶、水果和服装等日用品都价格高昂,中小城市的留学生教育发展对政府留学基金会的依赖性仍然很强。

(二)中小城市留学生教育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中小城市留学生教育教师队伍初具规模但尚不稳定,教师学历水平高并队伍年轻,但是教学经验总体来说并不丰富。

1.教师队伍年轻、专业对口,可塑性强

目前从事留学生教学工作的教师,以30-45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坚力量。教师所学专业基本上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英语或韩语)”或“新闻传播学专业”等。其中,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出身的教师仅占16%,21%的对外汉语教师具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37%的教师有3年以上留学生教育经验,11%的教师有海外汉语教学经验。

2.教师英语水平较高,小语种师资匮乏,教学过程亦喜亦忧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执教者居多,95%以上的教师英语水平在“六级以上”,但几乎很少有可以用留学生母语开展教学的教师。对外汉语教师基本不掌握学生们的第一语言,对学生生源国了解程度不高,多数教师仅停留在“一般了解”的层面上。仅有26.3%的教师“曾经在生源国居住、学习或旅游”,小语种教师严重不足。故教师在教学中大多运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解释汉语”,同时仍有个别教师只用“汉语授课”。而留学生大部分为汉语初学者,对于基本词汇掌握不到位,如果不借助英语或学生母语,就很容易面临难以沟通和理解不到位的问题[7]。

3.兼职教师比例高,汉语教学水平仍待提高

从苏北的一所高校来看,目前从事留学生教学的教师有19人,兼职教师18人,仅1人为专职对外汉语教师。这种情况还普遍存在于中小城市各大高校。“会说中国话就能教汉语”的观念根深蒂固[8],限制了汉语教学水平上升的空间[9]。中央民族大学冯凌宇教授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应采用“选择(教师)—呈现(教师)—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操练(学生)—运用(学生)”的模式[10]。减少讲解呈现的时间,增加练习的时间,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而当地留学生教育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投入不足。83%的教师备课时间为“1-2小时”,少数需要“3小时左右”的时间备课,教师们在留学生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足。二是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在课堂上,留学生课堂“80%讲解+20%练习”有7人,占37.9%,课上“50%讲解+50%练习”有11人,占57.9%,课上“20%讲解+80%练习”有1人,占5.2%,汉语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中小城市留学生教育的困境

(一)留學生教育规模微小,各方面积极性难以调动

官网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人数为4325人,而调查样本中,中小城市大部分从事留学生教学的学校2018年招收留学生总数未过百人,不及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招收留学生人数的3%。由于规模微小,各高校资金和人力投入普遍不足,配备人员非常有限,往往一人多职,管理力量也极为有限。留学生教学所需工作量不足以满足教师的正常工作量,如果设置专职教师则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兼职教师又往往主要精力不会放在留学生的教学和教学研讨上面,积极性不高,也会影响汉语教学质量。

(二)留学生学习基础差,专业学习困难较大

通过对中小城市中几所高校的留学生汉语初级班教师的访谈,90%的教师认为他们所任教的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养成不佳。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大多数留学生的生源国教育相对落后,大部分中亚留学生从未在生源国进行过短期汉语培训,为零基础学生。因此接受教育的基础较为薄弱,直接进入我国学生班级学习困难严重。二是由于70%的留学生在1年的汉语预科班学习后,汉语水平在初、中级,基本满足日常交际之用,但是对于开展专业学习颇具挑战性,语言障碍成为他们专业学习的主要困难。三是据70%的教师反映,很多留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不佳,没有预习和复习习惯,上课课堂纪律差,多有交头接耳。而中国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碍于情面,管理失之于宽,留学生汉语学习和专业学习存在较大的管理困难。

(三)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少,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教育资源数量及质量不够完备,对于新兴学科研究缓慢,发展不完善。而对外汉语学科自身的新兴性,决定了当前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缺失,教育制度的不完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城市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教师多是兼职教师,汉语教学未受到专门的长期集训,但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技能教学,不是知识教学[11],应该让留学生学会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与思想交流,而兼职教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和也没有经历过长期的实践,很难实现教学效果。

三、中小城市留学生教育的对策

针对中小城市留学生教育困难的问题,结合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现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案以供讨论。

(一)整合总体资源,发挥集成优势,发挥留学生教育整体优势

1.成立虚拟的“城市留学生院”,整合高校资源

目前单个中小城市的留学生数目较少,且分散在不同高校中,看似提高了每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但是其实每一所高校都需配备管理人员和师资力量,同一个水平等级的留学生仅有几人,但是高校仍然需要配齐这1-2名学生所需要的所有师资,这种情况大大地增加了办学成本。因此建议由市教育局牵头或者委托一所高校集中进行留学生培养,试行留学生的语言预科培训集中在一所高校进行,在专业学习阶段再根据各自优势,或者学生的选择进入不同学校学习。这样既可以形成办学规模又可以降低办学成本。

2.统一开展教师培训,有效提高留学生教育整体质量

成立“中小城市留学生院”同时对担任留学生课程的教师进行统筹管理,形成相对稳定队伍。现有教师多为兼职出身,如果由一所学校对仅有的几名教师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培训,一是积极性不高,二是培训成本较高。因此,可以由市政府统一拨付经费,市教育局统一牵头具体落实,邀请名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集中、高效地开展不同课型教学方式的培训,尽快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教师自身也应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己,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对于教学方式、课时分配、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专门开发,优化教学内容与考核体系,锻炼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突出特色,创造品牌,打造特色教育优势

1.高校发掘自身优势,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高校,可以进行“丝路”沿线国际招生。例如拥有“一带一路”第一个落地实体项目“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组织出海口”的开放沿海城市连云港,其海洋水产养殖、化学工业生产、机械制造工业等方面是当地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方面,借此可以发挥沿海优势,在地缘上产生连锁效应。倘若沿线城市的高校间能配合“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宣传,对留学生进行专业而高效的教学,打造国际教育品牌,吸引更多来华留学生,一方面有利于为中小城市的对外汉语教学吸引优质的生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当地高校国际化,提高国际知名度。

2.带动多地多单位教育资源整合,创新培养方式,提高教育质量

随着留学生人数增长,其留学的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再加上中小城市留学生大多集中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临近我国新疆自治区。建议加强校校联合,整合内地与边疆的教育资料,在使其具有地缘陌生感的同时对教学资源产生亲切感,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质量。内地高校与边疆高校联合、高校与企业联合、高校跨的學科教育都更有利于满足留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升所培育的人才质量,使其具备多样化的学科知识。在培养方式上,可以采取全日制教学与短期集训相结合,输出导向与人才引入相协调,以适应文化外交和国内发展的需要。打造教育品牌,提升教育质量,发展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张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小城市宜居人口规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2〕杨亦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杨荣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7.

〔4〕朱小玲.印尼慈育大学中文系华裔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5〕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郑向荣.建国六十年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及其发展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29(07):24-26.

〔7〕武红霞.浅论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国外汉语教学[D].郑州大学,2014.

〔8〕田中秀明.汉语国际推广与日语国际推广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9〕何建.对外汉语教学的“成人小教化”策略[J].文教资料,2010,(03):54-56.

〔10〕冯凌宇.对外汉语词汇语义教学的有效模式初探——以初级汉语综合课的生词教学为例[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02):163-170.

〔11〕程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说略[J].汉语学习,2004,(06):42-50.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中小城市教学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基于消费视角下的高铁经济给中小城市带来的产业变革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