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源起思考、实践推进与未来趋势

2019-10-25祝美红

对外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趋势实践

祝美红

[摘 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这一外贸新业态发展方兴未艾,成为我国近年来外贸发展的新亮点,对其发展实践应该加以关注和思考。特别是应当从多个方面思考其发展兴起的深层次原因,认真回顾和梳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从义乌试点逐步推向全国的发展过程,总结相关试点形成的发展经验,关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市场采购贸易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关键词]市场采购贸易;源起;实践;趋势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07-0008-05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procurement trade that is a new form of foreign trade, is in the ascendant. It has become a new bright spot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think about its development practice. Especially, we should consider the deep reasons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rise from many aspects, review and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rket procurement trade mode from Yiwu pilot to the whole country,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of relevant pilot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in problems. On this bas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rket procurement trade is studied and judged.

Keywords: Market Procurement Trade; Sources; Practice; Trend

近年來,作为外贸新业态主要形式之一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迅速,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2017年同比增长54.2%,2018年前8个月同比增长71%,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出口方式创新实践的一大亮点。按照海关总署的定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商务主管等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含15万)美元以下、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其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039”。①

学术界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兴起也给予了较大关注,如张汉东(2011)根据义乌小商品出口实践中存在的单笔规模小、贸易主体多、交易频繁等主要特征,较早提出应积极探索“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1]。此后,随着义乌被确定为国家第一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点,学者们对义乌经验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从已有文献来看,主要是围绕各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实践展开,侧重于对发展现状的分析,既总结创新的亮点,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如许珂(2015)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2],张鑫等(2017)对江苏海宁皮革城[3],李佳慧等(2018)对武汉汉口北市场[4],杨小杰(2018)对山东临沂商城[5]等的分析研究。从整体上看对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近年实践进展进行分析的研究不多,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兴起深层次原因的探讨也不多。此外,作为新生事物,已有文献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当前的发展现状,而对市场采购贸易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不多。总之,除了从微观视角出发观察分析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以外,也应该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加以考量。

一、市场采购贸易发展的源起思考

(一)从供给看,产业分工的精细化是发展基础

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经验表明,生产力的发展与产业分工的精细化相伴相随,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发展实践看,市场采购贸易的兴起,其基础在于产业分工的精细化,这种精细化可以从供给侧加以分析:一是生产部门内部产业分工的精细化,主要表现是大量可以满足各种消费需求的小商品被制造出来,并被放到具有集聚特征的各类专业化市场进行售卖,如义务小商品市场经营着26个大类、180多万种商品,被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二是生产部门以外特别是在流通环节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来对接贸易各个环节的需要,如市场采购贸易中有供货商、代理商、组货人、收汇人、银行机构等分别负责相应环节并共同完成。

(二)从需求看,世界市场深入融合是背景因素

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世界市场的深入融合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在这种大背景下,为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对各类日常生产和生活消费品的巨大市场需求,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特别是货物贸易在规模上越来越大,在次数上越发频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出现正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和世界市场深入融合的大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落地实施,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沟通交往更加紧密和便利,沿线国家的巨大市场和消费潜力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比如,2019年义乌货物出口目的地排名前十的国家有8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印度、伊拉克、沙特、阿联酋、埃及等。

(三)从流通看,外贸方式创新探索是驱动力量

贸易自由化是世界多数国家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所积极追求和探索的主要方向,因此,贸易便利化就成为各国追求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在多边、诸边和双边框架下探讨国际经贸规则的重要议题。贸易便利化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货物贸易在流通过程中的简捷化,主要包括贸易流通环节的压缩简化和贸易监管程序的优化便利。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兴起正是我国在推动贸易便利化改革中进行外贸方式创新探索的积极成果,从各试点的贸易实践来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组货装箱、检验检疫、报关、税务管理、结汇等多个环节重塑和优化了贸易流程,有效提升了货物出口贸易效率,受到市场青睐。比如,根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信息平台的数据,采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出口额占义乌总出口额的比重达到了80.84%,远高于一般贸易18.94%、加工贸易0.22%的占比水平。

二、市场采购贸易发展的实践推进

(一)推进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作为贸易新业态主要形式之一的市场采购贸易发展方兴未艾,截至2018年底,从最初只有浙江义乌市场集聚区一个试点,全国先后有4批共14个不同省市的市场集聚区被作为试点(具体见表1)。从区位分布看,14个试点覆盖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但主要集中东部沿海一带,其中江浙地区最多;从商品类别看,主要还是以服装、箱包、家居用品等为代表的日常生活、生产用品为主。

(二)取得的实践经验

随着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的不断增多,各地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需要不断加以总结梳理,以便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并推动这一外贸新业态的高质快速发展。为此,笔者对市场采购贸易起源地也是第一批试点的义乌市市场集聚区,以及已经有较长试点时间的第二、三批试点中分别选择一个试点进行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其中,第二批选择江苏省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第三批选择广州花都皮革皮具市场。

1.义乌市市场集聚区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兴起于义乌,义乌市市场集聚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义乌探索市场采购贸易形成的经验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根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信息平台的数据,成为国家试点后的2014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额就达到177.84亿美元,2018年突破300亿美元达到309.44亿美元,目前,义乌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备案家数为1642家,义务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备案户数64761家。应当看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能够兴起并在全国推广,与其早期的积极探索创新密切相关。徐焕明(2013)指出这与浙江省国税、商务、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工商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政策突破密切相关。[6]发展至今,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已经形成了“组货装箱—检验检疫—报关—免税管理—外汇结算”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贸易操作流程(详见表2),为全国后续其他试点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本。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随着检验检疫管理职责正式划入海关系统,关检融合的深度推进,报关单、报检单合并,整合申报系统,真正实现了一次申报、一单通关,表2中市场采购贸易流程在实践操作中会得到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便利性必然有所提升。

2.江苏省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

江苏省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作为第二批全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之一,自2015年获得试点资格之后,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叠石桥地区累计报关近5万票、通关出口近60亿美元②,形成了“南有义乌城、北有叠石桥”的格局。但是与义乌品类全、综合性的小商品市场不同,叠石桥是国内外知名的家用纺织品专业市场,由于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差异,其所进行的实践探索路径与义乌有所不同,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色:一是立足具有优势特色的家纺产业,宣传打造叠石桥家纺品牌在世界的影响力,如2018年举办首届“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首届叠石桥家纺国际博览会,组织数千种类、数万件商品参展,吸引了60多家境外进口商和5万多名境内外采购商在叠石桥集聚。二是利用外地产业资源,致力于多品类延伸,不仅成为世界知名的家纺产品制造、展示及贸易中心,也积极将产品种类向数码手机、集成电路、家居五金等产品延伸,非家纺类商品占比超过80%,外地货源占比超过70%。三是积极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注重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这两种外贸新业态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融合互促发展,如建设阿里巴巴1688叠石桥实力产业群示范园区、中铁叠石桥跨境电商产业中心,投资开办叠石桥国际贸易公司等。

3.广州花都皮革皮具市场

广州花都皮革皮具市场是华南地区首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是国内联结珠三角制造业中心、国外对接“一带一路”世界市场的重要节点。根据花都区政府网的信息显示,2017年,花都试点供货商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58481票,货值约122.1亿美元,紧随义乌位居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第二。花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出口数据上能够后来居上,除了有身处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的基础性因素之外,其自身在试点建设过程所进行的创新探索也起到巨大的助力作用。杨广丽(2019)指出,花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在管理平台建设、通关运输、质量管控上实现了三个“国内首创”,即首创“联网信息平台”“广东智检平台”和“e-ICQ主干系统”互联互通,首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联网监管”一体化便利通关新模式,首创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7]。这三个首创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对一般贸易方式的便利性潜力,吸引集聚各类外贸企业和商户入驻备案。根据花都有关职能部门的数据,截至2018年8月31日,申请并出营业执照商户10882家,平台备案商户9074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作为外贸新业态,其发展还处在快速提升的初期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经验和发展成效,但由于其本质上是通过对传统外贸方式的创新特别是放宽外贸管制和优化贸易流程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上市场采购贸易的实际参与者是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试点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口收汇率偏低,即实际收汇额度与联网信息平台统计的应收额度存在较大差距。葛晋亮(2018)对义乌试点[8]、杜丽莉(2018)对临沂商城试点[9]、杨广丽(2019)对广州花都试点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探讨。二是缺乏配套政策落地实施,利好取向的政策措施难以落地在很多领域都存在,并且是一个常态性的难点问题。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过程中,由于整个流程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相关政策如果协调性不强、针对性不够,在实际操作层面都会受到掣肘,影響政策落地实施效果,比如采用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的商品免征增值税,但增值税之外的其他税种征管办法并不明确等。三是受思维定势和政策宣传不足的影响,不少中小微企业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便利性了解不够,在产品出口上还停留在一般贸易和旅游购物的阶段上。

三、市场采购贸易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试点范围和出口规模将会持续扩大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从2014年只有义乌1个试点,发展到2018年底在全国有14个试点,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效特别是相关试点的外贸出口数据实现较大增速,充分表明,这一外贸新业态对激发和释放试点地区外贸出口潜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放眼未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点范围和出口规模必将会持续扩大,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基本判断:一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依托于区域性的各类专业化市场,改革开放40年来,东部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形成了一大批外向型的专业化市场,目前来看,这些专业化市场还有很多可以成为试点的潜力和需求,另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一些原先以内贸为主的专业化市场也在积极开拓外贸渠道,向内外贸兼顾转型。二是采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目前各试点注册备案的企业和商户数量还处在万户级别,但随着近年政府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已经达到了1亿多户,可以预见,随着新的市场主体不断进入,试点包含的出口商品品类、试点的区域范围还有很大扩展空间和潜力。

(二)与其他外贸新业态将实现深度融合

近年来,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性服务企业为主的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亮点,有力促进了我国外贸新动能的形成。在实践中,三种外贸新业态虽然都具有各自相对独特的商业模式,但三者融合发展的趋势也十分明显。在未来发展中,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与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将会是大势所趋。因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能够得以实施离不开两个方面的支撑,一是信息互联平台,二是专业化的贸易服务机构或人才。信息互联平台可以解决市场采购贸易商品品类多、参与主体多、交易频次多带来的贸易信息处理问题,这一点与跨境电商平台的特点相类似,两者之间比较大的差异在于,市场采购贸易的单笔商品数量和额度会比跨境电商平台大且只限于出口,还有就是与跨境电商平台相比,市场采购贸易的信息互联平台具有区域行政监管下的半封闭性,但即使有这些差异,两者之间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甚至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拉近生产者和消费者距离,促进商品买卖交易达成的本质是相同的,因而两者未来的深度融合发展,是符合当下互联网时代市场发展基本规律的。此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虽然简化了贸易环节、优化了贸易流程,在检验检疫、报关、收结汇等基本贸易环节上形成了独特的操作流程,但这些操作流程的具体实施依然需要专业机构或人才来加以完成或帮助完成,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因此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也将是大势所趋。

(三)内部运行机制将会不断完善和优化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作为快速发展的新生事物,作为基于外贸实践创新而来的新业态,其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其内部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优化,而运行机制的优化,需要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寻找解决之道并加以完成。比如,对于收结汇率偏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贸易信息的采集,并在此基础上既加大监管力度也适当增加奖励措施;对于免征的增值税以外的税种征收问题,税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更加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征管实施细则。

[注释]

①注:海关总署公告2014年第54号《关于市场采购贸易监管办法及其监管方式有关事宜的公告》,海关总署官网.

②叠石桥试点相关数据源自徐超、陈明,海门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联通五洲[N].新华日报,2018年6月18日第1版.

[參考文献]

[1]张汉东.探索建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J].今日浙江,2011(10):17-18.

猜你喜欢

趋势实践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去编”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