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时滞微分方程亚纯解的增长性质
2019-10-25龙芳,王珺
龙 芳,王 珺
(1.江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基础课部,南昌 330013; 2.复旦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上海 200433)
本文中的亚纯函数均指在复平面上的亚纯函数,且本文采用的记号为Nevanlinna理论的标准记号,其基本概念和详细定义可见参考文献[1-3].设f(z)是非常数的亚纯函数,我们用T(r,f),N(r,f)分别表示f的特征函数和极点计数函数,并定义f的增长级和超级为
(1)
这里log表示对数运算.
由于Nevanlinna理论的引入,复差分方程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富成果[4-5].随后,Halburd和Korhonen[6]讨论了既包含微分算子又包含差分算子的时滞微分方程.这类方程广泛存在于物理、生物、管理、经济等多个科学领域中,并且它与微分Painlevé方程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方程
ω(z)[ω(z+1)-ω(z-1)]+aω′(z)=bω(z),
(2)
其中a≠0,b为常数,形式上连续收敛到第一类微分Painlevé方程[7].Halburd和Korhonen[6]研究了比式(2) 更一般的方程
(3)
其中a(z)为有理函数,P(z,ω)和Q(z,ω)均为关于ω(z)的非零互素多项式,
P(z,ω)=bn(z)ω(z)n+bn-1(z)ωn-1+…+b1(z)ω+b0(z),
Q(z,ω)=cm(z)ωm+cm-1(z)ωm-1+…+c1(z)ω+c0(z),
系数bn,bn-1,…,b1,b0,cm,cm-1,…,c1,c0均为关于z的有理函数.他们证明了如果方程(3)有一个超级小于1的超越亚纯解,则R(z,ω)可退化为简单形式.具体结果如下:
定理A[4,定理1.1]如果方程(3)具有超级小于1的亚纯解,则
degω(P)=degω(Q)+1≤3,
(4)
或者R(z,ω)关于ω的次数为0,1.
我们想进一步研究超级小于1的亚纯解的增长性,希望能得到其增长级的下界估计.利用级小于1的亚纯函数差分性质,我们证明了下面的结果.
定理1假设方程(3)的系数都为有理函数,如果系数bn,cm满足在n=m+1时存在常数d,使得
则方程(3)的任意超越整函数ω必满足ρ(ω)≥1.
定理2假设方程(3)的系数都为常数,如果存在一增长级小于1的超越亚纯解ω,则1≤degω(P)=degω(Q)+1≤3,同时ω必有极点,且只有单极点.
我们将方程(2)改写为下面的形式:
利用定理1和定理2,我们容易看出下面的结论.
推论1假设方程(2)的系数都为常数时,则其任意超越亚纯解ω必满足ρ(ω)≥1.
事实上,如果推论中超越亚纯解ω为整函数,根据定理1,它必然满足ρ(ω)≥1.当ω具有极点且它的增长级小于1时,根据定理2,我们得到degω(P)=degω(Q)+1.但是b=P(z)/Q(z)意味着此时degω(P)=degω(Q),这是矛盾的.综上所述,推论1的结论成立.
下面介绍证明结论所需要的几个引理.
f(z±1)-f(z)=±f′(z)(1+o(1)).
注1由引理1不难看出,当z→∞且|z|∉E时,
f(z+1)-f(z-1)=(f(z+1)-f(z))-(f(z-1)-f(z))=2f′(z)(1+o(1)).
引理2[2]假设f(z)为超越整函数,则存在一对数测度有穷的集合F,使得
对于满足|f(z)|=M(r,f)且|z|=r∉F的z成立.
v(r,f)∶=max{k,|ak|rk=μ(r,f)},μ(r,f)∶=max{ |ak|rk,k=0,1,2,…}.
引理3[9,(3.1.14)]假设f(z)为超越整函数,则
下面来证明定理1.
我们利用反证法.假设存在超越整函数解ω满足ρ(ω)<1.由于ω超越,我们知道
(5)
根据定理A的结论,显然degω(P)=degω(Q)+1≤3或者degω(R)=0,1.这意味着3种情形: degω(P)=degω(Q)+1,或degω(R)=0,或degω(Q)=1,degω(P)=0.由于a(z)和P(z,ω),Q(z,ω)的系数都为有理函数,所以存在r0和l>0使得当|z|=r≥r0时,
r-l≤max{|a(z)|,|bi(z)|,|cj(z)|:i=0,1,2,…,m;j=0,1,2,…,n}≤rl.
(6)
这意味着当r→∞时,
M(r,ω)-1max{|a(z)|,|bi(z)|,|cj(z)|:i=0,1,2,…,m;j=0,1,2,…,n}→0.
(7)
接下来,我们就上面degω(P)与degω(Q)的3种情形分别进行讨论.
情形1假设degω(R)=0,则R(z,ω)=b0(z)/c0(z),从而当|z|=r≥r0时,
|R(z,ω)|≤r2l.
(8)
利用注1和方程(3),我们得到
(9)
其中z满足|z|∉E,集合E具有有穷对数测度.对于满足|ω(z)|=M(r,ω),|z|=r的那些z,利用引理2和引理3,我们知道当r∉F→∞时,
(10)
综合式(6)~(10),不难推出
2M(r,ω)r-1≤2|ω′(z)|≤|a(z)|+|R(z,ω)|≤2r2lr∉E∪F.
这意味着当r充分大时M(r,ω)≤r2l+1,与式(5)相矛盾.
情形2假设degω(Q)=1,degω(P)=0.我们利用式(7),不难看出对于满足|ω(z)|=M(r,ω),|z|=r的那些z,必存在r1≥r0使得当r≥r1时,
(11)
从而对于上述的z,如果r∉F,根据式(5),(10)和(11),我们得到
(12)
结合式(9),(10)和(12),对于满足|ω(z)|=M(r,ω),|z|=r∉E∪F的那些z,当r充分大时,有
(13)
情形3假设degω(P)=degω(Q)+1.此时,对于满足|ω(z)|=M(r,ω)且|z|=r的那些z,有特别地,当d=0时,则存在常数s使得
(14)
(15)
我们将式(9)改写为
(16)
其中z满足|z|∉E.如果d≠0,将式(7)和(14)代入式(16),我们得到
其中z满足|ω(z)|=M(r,ω)且|z|=r∉E∪F,这是矛盾的.如果d=0,将式(7)和(15)代入式(16),可知
(17)
综合上面3种情形的讨论,在定理1的条件下,我们得到: 方程(3)的任意超越整函数解ω只能满足ρ(ω)≥1.
下面来证明定理2.
利用反证法.假设存在超越亚纯解ω满足ρ(ω)<1.根据定理A的结论,我们知道1≤degω(P)=degω(Q)+1≤3,或degω(R)=0,或degω(Q)=1,degω(P)=0.同时由定理1的结论,容易看出这个增长级小于1的亚纯函数解ω必然存在极点.不妨设z0为其中一个极点,重数为p.从而ω′/ω在z0附近有展开
(18)
接下来,我们分2种情况进行讨论.
情形1假设degω(R)=0,则R(z,ω)为常数b0/c0.
将式(18)代入方程(3),我们推出在z0附近,
(19)
这说明ω在点z0+1或z0-1处也有重数至少为1的极点.不失一般性,假设ω在点z0+1有极点.按照上述步骤继续下去,我们可知z0+k都为ω的极点,其中k为自然数.这意味着对于大于r0的r,
n(r,ω)≥1+[r-r0],
(20)
其中[x]为正数x的整数部分.因为
所以利用式(20),我们可知
(21)
注意到
r-r0-1<[r-r0]≤r-r0,
将此代入式(21),我们得到ρ(ω)≥1,与条件ρ(ω)<1相矛盾.
情形2假设degω(Q)=1,degω(P)=0,则在z0附近,
(22)
将式(18),(22)代入式(3)中,我们可得在z0附近,式(19)仍然成立.类似于情形1的分析,我们同样得出矛盾.
综合上述2种情形的讨论,我们知道只可能有
1≤degω(P)=degω(Q)+1≤3.
如果ω有一个极点z1,其重数为p≥2,则在z1附近,有
(23)
其中α为常数.将式(23)代入式(3)中,可知
(24)
这说明ω在点z1+1或z1-1处也有重数为p的极点.不失一般性,假设ω在点z1+1有极点,继续这个步骤可知z1+k都为ω的极点,其中k为自然数.从而类似于情形1中的讨论,我们得到ρ(ω)≥1,这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1≤degω(P)=degω(Q)+1≤3,且ω只有单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