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埋豆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观察
2019-10-25郑晓萍
郑晓萍,郑 平
(福州市中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高脂饮食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居高不下,现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致死因素之一[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冠心病人群中占有较大比例,因其病程的长期性和不稳定性,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而引发心理疾病[2],因而常被称为“双心疾病”(心脏病及心理疾病)。针对这种生理、心理双重病变的情况,采用调整其生理及心理的方法,可协调身心,延缓疾病的进展[3]。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和耳穴埋豆,观察并评估联合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双心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4]中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胸痹的辨证标准,将胸痹分为4种证型:气虚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气滞血瘀证。
1.3 纳入标准 ① 符合诊断标准者;② 年龄>60岁,男女不限;③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14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17 分者[6];④ 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者。
1.4 排除标准 ① 合并有急性冠脉综合征者;②合并有心、肺、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有认知、语言功能障碍者等无法完成量表或精神病患者;④ 正在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者;⑤ 依从性差不能完成本次研究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辨证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气滞血瘀证9 10男20 23女20 17年龄/岁68.11±7.27 66.54±7.82病程/年6.88±1.20 6.54±1.82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40 40痰阻心脉证18 17阴寒凝滞证7 5气虚血瘀证6 8性别 辨证分布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予以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护理。病室安静,患者卧位舒适,必要时氧气吸入,嘱注意休息,勿饱餐、用力排便等诱发因素,做好病情观察,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在心理疏导方面,由护士长带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应变能力的护理人员组成双心护理组,从疾病、饮食、生活方式、运动等多方面进行健康宣教。双心护理组经过专门的心理培训后,对心理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患者进行更专业地处理,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乐观情绪。
2.1.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治疗。① 穴位按摩主穴:膻中、内关、劳宫、神门;手法:采用揉法,拇指指腹定于穴位上,余四指助力于适当位置,连续环旋运动,带动穴位下方皮下组织,左手按揉右手穴位,右手按揉左手穴位,以穴位出现酸、胀、麻、热为度,每日1次,每穴位每次3 min,频率120次/min,共4周。穴位加减:气虚血瘀证加血海、气海;气滞血瘀证加太冲、血海;痰阻心脉证加丰隆、中脘;阴寒凝滞证加命门、心俞。② 耳穴埋豆选耳穴:心、交感、神门、内分泌;操作方法:用75%酒精棉签涂抹消毒耳部皮肤,探针进行定位,用镊子夹住耳穴专用粒针,贴敷在穴位上,进行捏揉刺激,动作柔和持久,局部产生胀、麻、热、痛等感觉,每日3次,每穴每次2 min,粘贴单耳,贴敷3 d后取下,休息1 d,换对侧耳进行,共治疗4周。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量表评分 采用HAMA量表[6]和 HAMD量表[6]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由经过培训的2位专业医师采用单盲法对患者进行观察和交谈,根据评分独自完成量表测评。若病情越轻,则总分越低;病情愈重,总分愈高。
2.2.2 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定[7]。① 显效:轻、中度患者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重度患者症状减轻到“轻度”的标准或基本消失。② 改善:轻度患者疼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均下降;中、重度患者症状减轻,分别达到“轻度”“中度”的标准。③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④ 加重:疼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均上升。
2.2.3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同样参照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判定标准。①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正常心电图”标准;② 有效:治疗后压低的ST段回升0.05 mV以上,未达基线水平,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达25%以上,或平坦T波变为直立T波,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较治疗前改善;③无效:心电图治疗前后对比,基本相同;④ 加重:治疗后ST段降低>0.05 mV,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25%,或T波由直立变为低平,平坦 T波变为负向,并发异位心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 果
3.1 2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40 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AMA评分19.67±2.45 14.13±2.10 20.14±2.55 11.06±1.981)HAMD评分22.57±3.03 19.83±3.59 22.88±3.21 13.56±3.381)
3.2 2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3。
3.3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4。
表3 2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n,%)
表4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n,%)
4 讨 论
稳定型心绞痛为临床常见病,其致病因素主要是冠脉粥样硬化合并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8],其典型疼痛多为压迫或紧缩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心前区疼痛逐步加重,发作日益频繁,患者极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等[9]。心脏疾患引发的精神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已经成为心脏病治疗的重要部分[10],“双心医学”随之产生,其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与心理障碍疾患之间的关联、治疗与护理,其中“双心护理”是重要的干预方法,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协调病患的情志,对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目前,该模式得到心血管疾病护理专家的重视及推广[11]。“双心护理”模式是一种基于理论指导的新型护理模式[12],倡导除了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护士需基于心理学的理论指导,针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有计划、按步骤的心理护理干预。
稳定型心绞痛在中医属于“胸痹”范畴,为心系病症之一。《素问·血气形志》有言:“经络不通……治之于按摩醪药”,经络沟联脏腑肢节,连络上下里外,将人体各个脏腑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来调节身体机能[13]。穴位按摩直接作用于穴位,产生温和有力的刺激,并通过经络将刺激传导至病位,以达到激发和推动经气运行、气血通畅的效果[14]。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膻中穴可治相关心胸疾病;内关穴可助调心阳气机、活血通络,临床上是治疗心绞痛特效穴;劳宫穴可清心经之火,宁养心神;心经之神门穴,补心气,养心神。气滞血阻,可佐血海、太冲,以理气活血;痰浊闭阻心脉,加健脾胃化痰浊之中脘、丰隆;阴寒内凝,可加心俞、命门,以温经散寒,补益心肾;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补气和血,气血同治。
耳穴埋豆,应用于两千多年前,始见《灵枢·口问篇》:“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为中医外治法之一。耳之经络密集为全身之最,而周身经脉、所有别络之气,均行于耳。通过局部穴位刺激,调节相应脏腑。心耳穴养心补心、宁心安神、疏经通络;耳穴交感功能益心安神、行气镇痛;耳穴神门有安神镇静之功;耳穴内分泌通络止痛、疏肝理气,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而言,刺激和贴压这些耳穴,共奏行气通络、镇心安神[15]。
本研究使用的方法为中医外治疗法,配合心理辅导,通过对患者个体化的辨证,拟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整体上改善患者体质,减少其心绞痛发作次数。本文中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次,观察组的心理焦虑及抑郁量化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说明重视患者心理疏导,结合穴位按摩、耳穴埋豆可有效缓解心绞痛患者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其保持从容、乐观的良好心态,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必不可少的辅助疗法。另外,本研究开展的穴位按摩,易于学习掌握,指导患者出院后坚持自我穴位按压,更好改善体质,巩固疗效。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埋豆,安全简易,不受地方和条件的限制,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双心疗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