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医疗领域研究力量及热点分析
2019-10-25朱笑笑钱爱兵
朱笑笑 钱爱兵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2018年)中,鼓励民众利用可穿戴设备获取生命体征数据。移动医疗是互联网+医疗的主要服务模式,通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或其他无线设备提供医疗服务或健康信息[1]。国外已对居民健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移动医疗对健康管理、健康数据监管、标准化流程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国内发文趋势、主要研究力量、重要数据源及热点,以期为追踪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我国于2011年引入并定义移动医疗的概念,故检索时间限定为2011-2018年。以CNKI期刊库为数据源,检索策略为SU=(“移动健康”+“移动医疗”) ORSU=(“移动设备”+“移动技术”+“移动通信”+“无线设备”+“无线技术”+“无线应用”+“通信技术”+“应用程序”+“app”) AND SU=(“医疗”+“健康”+“卫生”+“医院”+“护理”)。实施时间为2019年1月3日,共获得3319条数据。剔除新闻报道、软件介绍、分析报告,无作者或作者为本刊编辑部等非学术研究数据及重复文献,获得有效文献2067篇。
1.2 研究方法
以标注同名作者、统一机构名称、标准化关键词等步骤预处理数据,核心作者、核心机构推测主要研究力量,核心期刊判断重要情报源,通过高频关键词推断研究热点。根据文献增长定律判断研究发展阶段并预测科研产出,基于普赖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核心机构并梳理其合作关系,用布拉德福定律划分核心期刊和描述期刊特征,以词频统计判断热点主题,根据聚类结果归纳主要研究领域。
1.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软件对文献量、作者、机构、来源期刊、关键词进行量化统计,借助CiteSpace软件整理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系,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量及时间分布
文献是特定时期内该领域科研成果,体现学者关注度及学科成熟度。通过发文量变化规律可预测发文趋势及发展进程,文献年代分布(图1)。
图1 移动医疗文献年代分布
科研产出逐年增加,2015年文献产出量涨幅最大,学者活跃且研究有重大突破。文献累积量的拟合优度达98.06%,说明移动医疗文献增长符合普赖斯增长规律。研究处于成长期,学者关注度持续升高且科研产出快速增长。
2.2 主要研究力量分布
基于普赖斯理论统计,超过3篇以上文献的作用有31位,将其标为本研究的核心作者(表1)。
5位核心作者来自于高校及医院,拥有相关的医学知识及较高学术水平。研究方向以信息管理为主,涉及医药卫生、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韩晓丹、张博文的科研产出较多。5位作者的文章得到同行认可并被引用,如计虹研究移动医疗在医嘱闭环管理及临床护理的应用,受到较多关注。
表1 移动医疗核心作者(部分)
学者通常以合作形式开展科研,约72%移动医疗的科研成果至少是由2位及以上学者合作完成。经CiteSpace整理得到以下科研团队:①团队1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以金新政为核心,包含韩晓丹、张博文2位作者。共发文17篇,侧重探索移动医疗整体架构、发展模式等宏观策略及用户健康需求、使用意愿等行为偏好。②团队2以郭银景为核心,着重开发移动监护仪、前置放大器等基础软硬件。③团队3包含罗维娜、任海萍等5位学者,主要研究移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及质量控制。④团队4包含罗梅芬、张艳等4位学者,主要探讨医疗APP的用户消费行为及群体特征。⑤团队5包含王艺蓉、张容瑜等4位学者,主要分析移动医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科研工作需要依靠组织机构,第一作者所在的第一机构有1186所,发文量大于11篇的科研院所有10家,表2是4所高产机构及研究内容。
表2 部分移动医疗核心机构论文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发文量以27篇居领先地位,其中同济医学院健康信息资源研究中心的学者主要探索用户的健康需求及行业的发展策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学者多从宏观角度探讨发展模式,软件学院的学者以技术开发为主。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及信息管理学院的学者侧重探究产品应用及用户信息行为偏好。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学者多关注产品设计及效果评价。清华大学最早进入研究领域,在移动终端应用、健康监护系统设计及微信公众号功能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影响力。湖北武汉的学者多关注移动医疗研究且有较多产出。
机构合作有助于促进科研资源充分利用和推动学者学习交流。基于CiteSpace整理,发现有12个跨机构合作关系,其中3机构及以上的合作网络仅有2个:①团队1呈现多核心网络结构,包含中南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武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研究主题涵盖行业发展规划、APP使用现状及医疗服务模式。②团队2的6所机构来自于广东省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侧重于分析患者信息行为及移动医疗在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2.3 重要情报源分布
期刊是科技文献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成熟度及权威性。统计的647种期刊中,刊均载文3.19篇。运用区域分析法将文献分为数量相等的3区,文献量分别为660篇、690篇及717篇。期刊数为20种、109种及518种。第1区的20种期刊即为核心期刊(表3)。
表3 移动医疗核心期刊载文量排序(部分)
在载文量排名前10的核心期刊中,《中国数字医学》偏向于刊载产品功能评价及服务系统建设相关文献,载文量占6.14%。医药卫生科技类期刊关注效果评价及改进措施,工程科技类期刊侧重硬件开发及技术分析,信息科技类期刊着重软件设计及数据挖掘。20种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普遍不高且权威期刊较少,仅《护理研究》、《护理学杂志》等4种期刊进入北大核心。
2.4 研究热点分布
本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为移动医疗,表4为2011-2018年国内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主题。
多数研究围绕APP的功能设计及效果分析展开。智能手机及Android系统是学者关注重点且研究热度不减。部分学者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使健康信息实现实时传递及快速存储。也有学者着重探索通过移动医疗实现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的目标,远程医疗及延续护理也是当前热点,研究移动医疗技术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表4 热点研究主题(部分)
通过聚类分析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6大领域(表5)。
表5 主要研究领域
基础技术研究。侧重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实现移动医疗功能。包括基于Apriori算法分析医疗数据,借助射频识别、无线网络采集健康信息[2-3]。
个人健康监管研究。采用Meta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总结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效果及应用现状。研究移动医疗对调动患者健康管理积极性、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及提高健康信息素养的作用[4-6]。
医院中移动医疗的应用研究。利用移动医疗优化护理流程及提高效率。包括借助PDA等数字化设备加快临床核查流程,构建电子病历数据模型信息化管理[7-8]。
具体产品开发研究。面向糖尿病患儿、老年群体的APP[9-10]。医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远程挂号、健康知识宣教等服务[11]。
信息安全研究。关注无线设备监测生命体征时产生大量隐私信息,增加数据管理及隐私控的保护。基于博弈演化视角的简化问责流程、畅通问责渠道,出台相关的管理细则[12-13]。
发展前景研究。现阶段行业标准、市场准入机制与医师资源,企业定位、盈利模式及监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14-16]。
3 讨论
3.1 研究力量较集中,跨机构、跨地域合作少
资料分析表明,核心作者多为高校或医院的青年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为发文量最多的核心机构,有以金新政团队等为主的5个稳定合作网络,各团队研究主题多元。高产核心机构多位于湖北武汉,以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合作为主,也有浙江中医药大学与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间合作,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等跨地域合作,但占比低且规模小。表明我国移动医疗领域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高校及医院,核心作者、机构间交流合作多,但跨机构、跨地域合作少。这种现象不利于充分利用各地优质资源,难以提高学者研究活跃度。应积极扩大合作规模,加快形成跨机构合作关系,互相交流推动研究。核心机构应凭借科研优势带动周围高校、医院共同发展,通过分享成熟研究框架、丰富学术成果等激发多机构参与研究的兴趣。
3.2 期刊涵盖多元学科,核心期刊影响因子较低
本研究中20种核心期刊分属于医疗卫生科技、信息科技等多个领域。多数期刊学术影响力较低,高质量学术性期刊载文较少。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框架及评价体系尚不成熟。另一方面是现阶段以技术、应用、科普类研究为主,对于专注学术研究的权威期刊吸引力不强。学者应加强学术性研究,进一步扩大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如探讨移动医疗使用中的利弊及干预策略,社会的接受度、安全、伦理问题、不同医疗模式比较等现实问题。积极向权威期刊投稿,提高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并吸引更多优质期刊关注移动医疗发展动态。
3.3 目前研究尚处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与新技术相关
我国移动医疗科研产出逐年递增,文献量呈指数增长,表明研究正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研究热点多集中在APP设计开发、计算机技术应用、健康管理及疾病护理。移动医疗具备移动互联与医疗健康的交叉属性,各种功能的实现需依靠技术支撑,故高频研究主题词与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的新兴技术相关。学者应积极关注5G通信、区块链存储等新技术,尝试升级产品及系统功能。如借助新技术促进远程医疗稳定通讯、医疗APP功能完善、电子病历安全存储。计算机通信领域的学者应及时创新运营技术,卫生管理领域的学者可结合新技术提出发展设想,工程科技领域的学者应将新技术有机融入产品设计。目前国内研究主要为前景探讨、风险预测等宏观策略,产品定位、用户特征等具体分析。隐私安全及信息风险未成为高频关键词,文献产出较少,尚未形成标准化监督流程或成熟的监管体系。健康信息隐私安全亟待重视,应及时预测健康数据管理的潜在风险,针对信息获取、存储及利用过程采取多重监管措施。借鉴国外研究并结合社会现实构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监管框架,保护公众隐私。完善医疗数据的加密传输通道,拟定获取数据的保密协议以促进合理合法利用健康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