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文章
——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历年征集的宋金元诗文枕
2019-10-25黄明乐
文/黄明乐
图一 宋磁州窑开光刻诗句腰圆形瓷枕
图二 宋磁州窑白地如意形台座枕
图三 宋磁州窑白地诗文腰形瓷枕
在杨永德伉俪捐赠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以下简称南博馆)的202方陶瓷枕中,有部分带文字者。依文字内容分为三类:其一曰窑户名号,如张家造、裴家花枕等;其二曰吉语警句,如带福、长命等字者;其三曰诗词赋。关于这些文字枕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1]以杨氏赠枕为契机,南博馆开始了枕类藏品的征集之路。20多年过去了,同样收获了不少文字枕。以诗文枕为例,迄今共征集28方,都属宋金元时期,数量是杨氏赠枕的两倍。本文以这些枕为论述对象,务在公布材料;笔者也尝试对个别诗词作断句和字句考释。
根据这些诗文内容再细分为劝世教化、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其他类。这样划分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比如劝世类,除了做人哲学、劝诫世人,人生际遇的诗文亦归入此类;写景抒情类数量最多,闲适隐逸的也一并列入。托物言志类除了借物表达志向,也有借物讽刺世风的。宫怨诗、咏史怀古等只有一首的,则概将它们归入其他类。
一 劝世教化类
书写在这批宋金元陶瓷枕上的诗文,有不少是宣扬儒学修身、提倡礼治的说教,无论是孔子的儒学精髓,还是民间流传多年的警句和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都在引导人们修身齐家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把它们刻写在朝夕相伴的枕头上,无疑具有“耳提面命”作用。还有些诗文是告诉人们及时行乐、知足常乐道理的。
宋磁州窑开光刻诗句腰圆形瓷枕(图一),枕面花式双边栏,主题纹饰为诗文:“弟兄分散易,义居成立难。长幼相和顺,家计转增添”。“义居”指孝义之家世代同居。告诉人们兄弟和睦之不易,只有长幼和顺,才能家和万事兴。
宋磁州窑开光褐彩题警句腰圆形瓷枕。枕面三线阴勾花瓣形边栏,内书“逃走为贫子,还家作富儿”。宋人黄庭坚的《和程德裕颂五首》,开头便是“贫子还家作富儿”。
宋磁州窑白地如意形台座枕(图二),方形开光内用褐彩书写“见贤思齐”四字。同样属磁州窑产品的一方瓷枕残片上也有“见贤思齐”字样[2]。孔子言论的诗文枕,在杨氏赠枕中也有一件。即金磁州窑诗文腰形枕,上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元白釉刻诗文长方形枕,枕文是关于齐家的。叶形开光内写着:“家和出子义,一善出高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金词曲枕上有“家和生贵子,门善出高人”句[3]。北宋磁州窑白釉划花叶形诗文枕也题写着“寿山/家和生贵子,门善出高人”。[4]河南新安古窑址出土的刻花题字枕残片上也有“富家出贵子,善门出贤良”字样[5]。
元临汾窑白釉双线纹开光划诗文腰形瓷枕,枕面刻“道得引开君子路,利名使破小儿心”。首句的“得”应作“德”;第二句“小儿”,应为“小人”。
宋磁州窑开光白底黑花题句长方瓷枕的诗文,如下:
山坡里羊
有金有玉,无忧无虑,赏心乐事休辜负。百年虚,七旬余,饶(晓)君更比石崇富。合眼一朝天数足,金,也换主;银,也换主。
告诉我们钱财身外物、要及时行乐。值得一提的是,《磁州窑诗词》收录的元代白底黑花长方形枕,从枕形、纹饰到诗文,都与该枕近似。不同点是后者作“七旬初”。[6]
育儿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金代人给出的答案是“莫为儿孙作马牛”。金磁州窑白釉墨彩行书劝世题句八角形枕,枕面黑色边栏内竖向而书:“急急光阴似水流,随时过得且须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同样的诗文又见于宋金介休窑白地剔花诗文枕,只有一字之差,第二句作“随时过得便须休”。[7]《增广贤文》中也有类似的诗。[8]
图四 元临汾龙祠窑白釉划诗文腰形瓷枕及底部墨书
二 写景抒情类
诗文枕上除了引用名家诗句,也有不少无名氏诗作。错别字现象在诗文枕中俯拾皆是,如将“只”写成“执”,“阙”误作“缺”等。这些民间工匠的或稚拙或流畅的书法作品,以及常见的误写简笔情形,使人感受到一股自然质朴之风。
金白地黑彩开光诗句八角形长枕,主题纹饰即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只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有一个错别字。金代山西介休窑白釉椭圆形诗文枕,选取了其中两句:执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9]则将“只”写成“执”了。
宋白釉褐彩题句腰圆形枕,随枕形绘一圈开光,内用正楷端正地写着:“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语出宋王安石《临津》,它记录了一位士子的经往与心路历程。诗人行走在临津驿的路上,看到满树繁花和斜柳数行,忽而想起昔年在京城金明池所见盛装出行的女孩子,争看春风得意的绿袍士子。
宋白釉黑彩题句腰圆形枕,枕面别无他饰,只有两句诗:“风引漏声来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写出了夜的静谧,似乎还有主人的孤独。这两句诗截取自唐无名氏的《长信宫》。
接下来的两方枕头都是写诗人闲适生活的。宋磁州窑白地黑彩诗句八角形枕,枕面装饰也较为简朴,内书“猛雨夜来时,山翁醉不知。平明青石畔,吹折古松枝”。一夜的猛雨飓风醉翁浑然不觉,直到第二天清早看到折断的松枝才知道发生了什么。类似的诗还见于以下陶瓷器。河北平乡文物保管所藏元代白釉黑花诗文罐,上有诗句“平明青石畔,吹折老松枝。风雪雨过风雨夜,来时山翁醉不知[10]。”陕西西安沙坡宋墓出土枕上亦有类似的诗:“风雨夜来时,此翁醉不知。□明青石畔,吹折老松枝。”[11]。类似地,宋白釉黑彩题句腰形枕的诗文也写到因熟睡而发生的生活趣事,诗曰:“钓罢归来不系舡,空江风月正堪眠。自然一阵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此诗出自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宋白釉刻题句腰圆形枕,枕面双线边栏内书:“夕阳芳草远,斜入杏花飞”。宋代寇准的离别诗《江南春·波渺渺》也有“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句。
贾岛诗《句》中的“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更为频繁地出现于诗文枕上。元临汾龙祠窑白地划诗文长方形枕的枕面中部刻写着的便是这两句诗。类似的诗句还见于河南林州文保所藏白地黑花八角形枕[12]、山西沃县招待所院内采集的白釉八角形枕[13]。《磁州窑诗词》中还录有“长江风送千里客,孤馆雨留思乡人”[14]。曲牌中也有“长江风送客”和“孤馆雨留人”[15],可见这两句诗之普遍。
元临汾龙祠窑白地划诗文长方形枕刻写的“风吹前院竹,雨洒后庭花”,同样是诗文枕上所习见的。北宋/金介休窑划花诗文枕,题写着“风吹前院竹,雨洒后亭花”。[16]河北磁县文保所藏瓷枕则书“风吹前院竹,雨折后庭花”。[17]也有枕上写作“风吹前院竹,雨折后亭花”的[18],“亭”字显然是误笔。2003年陕西咸阳金墓出土瓷枕上也有同样的诗句[19],只是将“雨”误写成“与”了。
金禹州扒村窑墨彩题诗文腰形瓷枕则描摹鸟声:“绿柳黄莺声哑咤,雕梁紫鸢语呢喃。”
图五 宋磁州窑绿釉刻花开光题句腰形瓷枕
图六 宋当阳峪窑绿釉诗文腰形瓷枕
枕上诗文作曲牌名的还有“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20]。宋磁州窑白釉诗文腰形枕便用褐彩写下这两句诗。鹤煤博物馆藏北宋白地褐彩诗文枕与之一模一样。[21]这两句诗其来有自,即唐于良史的《春山夜月》。
宋磁州窑白地诗文腰形枕(图三),枕面文字作:“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磁州窑诗词》收录的白底黑花椭圆形枕上也有相同的文字[22]。语出宋鲁交《江楼晴望》。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磁州窑白釉黑花八棱形诗文枕,枕文作“远水千里碧,残霞一线红。目前山尽处,依约两三重”[23]。
金介休窑白釉褐诗文八角形枕,枕面题写着“白云朝朝走,青山日日闲”。山西襄汾县丁村2号元墓出土的白瓷枕上也刻有相同的文字。[24]《名贤集》中则写“白云朝朝过,青天日日闲”。[25]
元临汾龙祠窑白釉划诗文腰形瓷枕(图四),枕面刻写“洞中仙不老,云外客场仙”。一副超然嚣尘的味道。元王哲的《浣溪沙三首》也有类似的文字,曰:“物外闲人云外客,虚中真性洞中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枕底部有墨书:“延祐二年五月置”。延祐是元仁宗年号,二年即1315年。这是南博馆所收藏的第一方纪年枕。
接下来的两方枕头都书写词文,是所有征集枕中文字数量最多者。宋磁州窑绿釉刻花开光题句腰形瓷枕(图五),枕面开光内书《商调·熙州引》一首,上半阙写景,后半阙写宴乐纵酒:
惊风初散,彤云渐布。素英飘洒,皓雅亭台,清淡帘幕。如画玉井修梧悞,瞑鸟无巢栖野际,此堪吟甚,处水村渔舍。
画堂盛乐张宴处,恣飞觥斝,讴歌数缺(阙),满皷半阑时,郎呼行,红粉银釭影下底,问谁人要醉翁今夜。
“簾”即帘之繁体,虽然该字部分被边栏遮掩,但按上下文和笔势,读簾可通。难点是下句的“悞”,放在此处不当。“悞”可能为“榎”,梧榎即梧桐与山楸,两者都属良木,比喻良材,与“玉井”似可对应。[26]“缺”为“阙”之误,最后一个字读“呼”,可通。“熙州引”词牌未见于《全宋词》。[27]
宋当阳峪窑绿釉诗文腰形瓷枕(图六),开光正中刻《大石调·六国朝》一首,全文如下(括弧内的字是后加):
亳州定远县故里村,住(据)祖代相传来十世,富随残唐人,荒俭广积粮斛,马成群,牛成队,肥菜壮土,千间屋宇严饰,诮不同黎庶,诨期五侯家居住处。
何期遇春天媚景,芳舒远院,柳疑(凝)烟,桃映露。见秋千斜挂,在翠烟深处。见粉蝶寻小槛,穿廉燕舞。和风暖洒,香尘晓采微雨,从(纵)使丹青,描图未足。
词文上半阙写生活富足,后半段绘春日美景。
图七 金平阳窑姜黄釉诗文豆形瓷枕
图八 金绿釉诗文腰形陶枕
三 托物言志类
诗言志。这批诗文枕即有几首属于寄志向于物,或者借物来讽刺世风和人心的。
宋白地黑彩行楷题句腰形枕,枕面双线边栏内书《勿欺》诗一首:“倚树生灵销,树倒灵销死。人倚势逼人,势尽还如此”。灵销应为凌霄之误,它属攀缘藤本植物。诗借凌霄来讽刺倚势逼人者。在《名贤集》中也有类似的诗句:藤萝绕树生,树倒藤萝死。[28]
金绿釉刻诗文元宝形枕,方形开光内刻写着:“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讽刺社会的不公和贫富悬殊。这两句诗在《名贤集》中也可以找到。[29]
宋白釉黑彩题句八角形枕,八角形边栏,两端绘含苞待放的花,正中写着:“虎窟边无鹿,雕巢下绝鸟”。似乎想通过写自然界的弱肉强食告诉我们人世间的残酷。
金平阳窑姜黄釉诗文豆形瓷枕(图七),开光内书:“庭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这两句诗出自晚唐诗人罗隐《过梁震居留题》,全诗为:“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通过栖凤竹和化龙鱼来比喻道院是巨儒名相的荟萃之地。[30]磁县观台窑出土的金代绿釉划花豆形诗文枕,便以《吟古》为题草书了这首五言绝句。[31]
四 其他类
还有两首诗是属于咏史怀古和宫怨诗。前者无论是诗句、书法,都是很稚拙的作品,后者讲的则是唐代歌者何满的故事。
金绿釉刻诗文腰形陶枕(图八),开光内刻写《感事诗》一首:“周公定鼎洛城内,朱鸟星中对此中。今日皇家丞火德,宜修原庙应高穹”。第三句的“丞”通“承”,第四句的“庙”有笔误,写作“广”字下面加个“苗”,颇为有趣,“原庙”意为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穹”字亦较难辨认,但根据笔势和文意,“穹”可通。“应高穹”即顺应苍天之意。
元平阳窑姜黄釉诗文八角形枕,开光内写有“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山西南部窑场金绿釉刻划诗文枕上则刻着“国子三千里,深宫二十年”。[32]更加完整的诗歌则见于杨永德捐赠南博馆的三彩划诗文六角形枕,全诗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诗画入枕能使一件枕头通过其造型、色彩和装饰所能表达的实用、舒适和审美三重意义之外产生多彩的联想或新鲜的认识;将人的激情、理想、希望、传统信仰、伦理道德再现出来,出色地塑造出一个审美的真实,将人带进另一个精神世界。”[33]通过对这28方诗文枕的介绍,我们已经可以大致领略它们的多彩多姿。个别诗词或词牌名为首见,可以增补充实中华诗词库。书法方面,有部分文字是可作为书法作品欣赏的。本次新辨认的字和断句,仅是初步研究成果,不成熟之处肯定有。将来,还可从某一角度(书法、文学等)做专门研究,个别诗词的内涵还可作深入解读。
[1]可以参看,吴凌云《杨永德伉俪捐赠陶瓷枕》,《南越藏珍》中华书局,2002年,第189-232页;詹杭伦《国学与文物:瓷枕上的赋文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等。
[2]王兴:《磁州窑的书法艺术》,《邯郸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3]宋伯胤:《宋伯胤文集·枕具卷》,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50页。
[4]赵学锋:《磁州窑装饰艺术风格的形成、应用及传播》,《收藏》2014年第15期。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安县文化馆:《河南新安古窑址的新发现》,《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345页。
[6]王兴编著:《磁州窑诗词》,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7]孟耀虎:《磁枕玄珠》,三晋出版社,2014年,第46-47页。
[8]洪镇涛主编:《增广贤文·名贤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6页。
[9]杨建军:《宋金元磁州窑系陶瓷文字枕研究》,郑州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4页。
[10]李淑芹:《平乡县出土的几件元代磁州窑瓷器》,《文物春秋》2011年第1期。
[11]同[3],第150页。
[12]同[6],第46页。
[13]同[9],第25页。
[14]同[6],第14页。
[15]隋树森选编:《全元散曲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11-112页。
[16]同[7],第44-45页。
[17]同 [2]。
[18]张子英:《磁州窑瓷枕》,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96页。
[19]萧湘、李建毛:《瓷器上的诗文与绘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
[20]同[15],第111-112页。
[21]同[19],第123页。
[22]同[6],第39页。
[23]戴书田、张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磁州窑题字瓷器》,《文物春秋》2002年第3期。
[24]陶富海:《山西襄汾县的四座金元时期墓葬》,《考古》1988年第12期。
[25]同[8],第195-196页。
[26]本文个别诗词的断句和辨字,得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业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何方耀、胡在强副研究馆员(同事)、湛江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黄贤(堂兄)和何小刚(同学)的帮助,同事何东红女士提供了部分照片,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27]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28]同[8],第191页。
[29]同[8],第198页。
[30]王兴、王时磊:《金代磁州窑绿釉诗文枕撷英》,《收藏》2015年第9期。
[31]同[6],第73页。
[32]同[7],第130-131页。
[33]宋伯胤:《陶瓷枕的造型、工艺和图案纹饰艺术》,《枕—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宝法德企业有限公司联合出版,1993年,第4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