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9-10-24赵金梅
赵金梅
摘 要:文章就农村水质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具体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的饮水安全状况,使农民获取更高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原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24-0185-02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main causes of water pollution in rural areas,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and specific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on this basi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staff,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situation and enable farmers to obtain a higher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rural areas; drinking water safety; cause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各种物质的需求量有所增加。水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自然资源,其安全与否直接决定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农村饮水安全通常是指农村居民能够获取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农村地区不仅分布范围较广,同时各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农村地区均面临着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的不安全,不仅导致当地的生产以及生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使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了较大的威胁,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以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而对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村水质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增快,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了各种饮水安全问题。当前,造成农村水质发生污染主要原因依次为:
1.1 工业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一些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为了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将一些工厂从收费较高的城市地区迁移至农村,这些工厂通常会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污染源缺乏有效的控制,这些工厂对污染物的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周边的水源。近年来,农村地区各种较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频发,不仅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会导致其死亡。
1.2 复杂的水源
在农村地区,居民普遍饮用的为地下水、雨水以及河流水等。一些地区往往通过窖存来收集或者储存雨水以及雪水。由于不同地区其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同时存在着较大地域差异,导致其水质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情况使得一些地区的饮水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1.3 生活以及生产污水的随意排放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农民往往会采用大量的化肥以及农药等,在降水的作用下,这些污染物往往会入侵附近的土壤以及河流当中,一方面对农村地区的地表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1]。此外,农村地区居民普遍环保意识不足,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将污水随意排放至附近的河流当中,这种情况导致饮用水水源更为严重的污染问题。
1.4 农村地区缺乏安全用水的意识
一些地区由于并没有做好安全用水的宣传工作,导致农民并不具备安全用水的相关知识以及常识,农民并没有准确的判断其自身所饮用水的安全程度,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没有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进而对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水处理设备
农村地区不仅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同时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普遍存在着饮水设施较为简陋的问题,因而其复杂的饮用水源在村民饮用之前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些水源中不仅能含有较多的杂质,同时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另外,一些地区的水源酸性或者碱性过强,长期饮用这样的饮水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
2.2 需要较高的供水成本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饮水工程普遍处于亏本状态。一方面,是由于饮用水的运输成本较高,过去传统的用水方式已经远远无法取代发展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制水成本较高,具备较高性价比的制水技术以及制水设备往往在农村地区无法得到有效普及;此外,农村地区的水费回收率较低,一些水厂处于入户率达不到相应标准的情况之下,但是其制水过程中的水费以及电费成本却较高,即使这样,水厂也必须严格按照標准运行使得供水成本非常高;另外,农村地区各个住户之间普遍处于分散的状态,因而在建设饮水工程时,通常需要拉长供水管线,由于农村居民的用水量较少,导致饮水工程的实际效益并不高。
2.3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各种建设项目明显增多,旅游产业以及养殖产业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同时相关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环境保护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无法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保障,这种情况严重破坏了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地区对水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其植被的覆盖率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原有的水循环系统也遭到了破坏,使得农村的饮水安全受到了直接的威胁。
3 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3.1 合理选择饮用水源
做好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选择工作,可以使其水质得到保障。即使水源不存在任何污染,其水质也并不适宜人类饮用。因而,在进行水源的选择时,不仅需要考虑经济以及技术情况,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其水质的实际状况以及水源地周围的自然状况。如果所选择的水源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矿物质,技术人员就必须采样检测当地的原水,并结合原水检测的结果来选择适宜的水源。
3.2 做好水源的保护工作
在水源确定以后就必须开展各项水源的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的饮水安全。首先,必须有效划分水源附近区域的水域功能,与此同时做好相同流域或者相邻区域内的协调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特点,为其制定各种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此外,还需合理划分水源的保护区[2]。第二,对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以及废水,必须要加强管理,以防威胁周围的水质安全。第三,还需从生态环境方面做好水源的保护工作,加强对生态恢复工程建设的重视,在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同时,防止水土流失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第四,在农村地区,必须要加强对畜牧业的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农药化肥的管控工作。在农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施肥用药的科学合理,尽可能的采用农家肥代替化肥。第五,相关主管部门必须要对安全用水加强宣传,对农民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及鼓励,使其参与到水源的保护工作当中。此外,在饮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参考农民的意见以及建议,不仅要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还需为农民提供便利。
3.3 建立完善的水源监测体系
首先,需要不断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撑;其次,各个地区应当结合其实际情况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尤其是工程技术、水质检测以及管理人员;此外,相关主管部门还需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其薪资待遇,使其积极的参与到农村饮水的保护以及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建立完善的水源监测体系,在充分调研当地饮水水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分析实际的供水水质状况以及村庄的分布状况,进而提高当地饮水的安全系数。
3.4 加大资金投入
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饮用水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視。在分析诸多因素并优选建设方案的基础之上开展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工作。在选址开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检测水源的水质,同时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选择全封闭的水源建筑物,以防水源地遭到直接污染[3]。另一方面,还需加大在消毒设备以及水质检测方面的资金投入,只有具备专业的消毒设备以及良好的水质净化仪器,才能有效的保证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
3.5 做好设备以及材料的管理工作
在农村饮水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工程设备以及相关材料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供水质量受到影响。首先,应当由政府部门来主导相关设备以及材料的采购工作;与此同时,相关主管部门还必须做好设备生产厂家的检查工作,确保其资质以及设备的生产能力能够符合相关要求;此外,还需做好设备以及材料的运输以及安装管理工作,控制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设备以及材料的实际安装过程中,严格禁止以次充好以及偷工减料问题的发生。
3.6 合理确定水价
要想使农村地区的供水工作得到正常的开展,就必须做好其水费的收取工作。在核定水费时,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补偿电费状况,另一方面还需对饮水项目的日常维修以及管理费用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一个合理的水价,此外,还需结合市场实际的供求变化情况以及当地供水成本对水费进行适时的调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状况不仅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会阻碍农村地区社会的稳定发展。因而,必须要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的管理工作,使农村地区具备更高的饮水安全情况。
参考文献:
[1]韩方岸,胡云.江苏南北中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2018,10(12):442-446.
[2]蒋文倩.广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3):40-42.
[3]纪艳.关于如何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的探讨[J].低碳技术,2018(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