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2019-10-24任恒娜
任恒娜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擎,其产业的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转型起到重要的作用。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深度剖析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涵与外延,分析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态势和核心产品。研究发现,我国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态势乐观。互联网、大数据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所在,但仍面临产业发展人才供需不匹配、产业应用领域发展结构失衡、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有待突破、产业发展集聚效应有待加强,以及与国际人工智能衔接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内涵与外延;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4-0029-03
引言
“人工智能”的概念诞生于1956年,最初由学者在Dartmouth学会上提出。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全球市场经济、科技水平、制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经历了多次高潮和低谷。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快速崛起,不仅在技术上飞速发展,更形成了最具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世界各国都把人工智能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优化新兴产业结构的重要核心技术和战略部署。《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将人工智能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九大报告》等政府报告中均提出,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要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养发展新兴产业,鼓励智能化创新,提升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加速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一、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涵及外延解析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全球新兴产业,学界对其内涵和外延研究的并不多,主要对其进行了相关概念研究和梳理。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对的,相互之间存在一种制约的关系。其主流观点将人工智能的内涵定义为本质特征,包括特征及属性的总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外延,主要指与其内容相关的数量及范围。
(一)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涵解析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全球新兴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其内涵界定学界存有不同的观点,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和梳理,本文主要以产业经济学视角为基础,从产业联系、产业发展、产业生态、产业链四个角度解析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涵。
1.产业联系。产业联系角度主要以核心技术和工艺为根据,来划分产业层次,即以核心技术划分产业。学界提出如下观点: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是基于其技术本身,由使用核心技术的产品和服务所构成的产业,包含对外提供的产品、以平台的方式对外提供的服务、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集成服务三种类型(《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人工智能产业包括数字资源、计算引擎、算法、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进行研究及拓展应用的企业以及应用领域(艾瑞咨询,2018)。
2.产业发展。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人工智能产业从产业的诞生、成长、扩张、衰退各阶段的产业政策及技术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态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技术创新链将贯穿始终,覆盖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张威,2018)。
3.产业生态。产业生态角度是通过对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数量,学界从产业生态角度将人工智能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其中,核心业态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信息及数据、技术服务、产品。关联业态主要涉及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电子材料、系统集成等。衍生业态主要涉及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4.产业链。产业链的角度指以产业中各核心主体的结构占比,即以人工智能经济活动的阶段划分。目前,学界对人工智能产业结构的划分主要以三层次为主。第一、三层次产业布局:支撑层、技术层、应用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统计口径:支撑层、硬件产品、软件产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艾瑞咨询,2018)。人工智能产业领域按照不同的软硬件把整个产业由低到高垂直划分为三個层次:基础层、技术链、应用圈(周振华,2016)。人工智能产业最底层次为基础设施层,人工智能产业最高层次为应用层(韩海雯,2016;蔡自兴,2016;杨宇成,2017)。人工智能三层次产业结构(如图1所示)。
(二)人工智能产业的外延解析
人工智能产业的外延是指其相关产品和应用。学界直接研究人工智能产业外延的较少,但从人工智能衍生角度,学界进行了相关研究。
1.从技术结合角度。人工智能产业的外延是指人工智能相关核心技术汇集成的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的外延包含机器人产业与智能系统产业——智能科学的应用技术(李德毅,2018),人工智能产业外延是人工智能与其他技术结合的研究,涵盖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应用(刘克松,2018)。
2.从行业交叉角度。行业交叉角度是指人工智能与其他行业交叉结合发展,主要包括人工智能产业与教育、金融、安保、医疗、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等。人工智能行业交叉主要体现“AI+”的特征,反映了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其他领域相互融入,相互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生态。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第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历史演进。从国际视角看,人工智能从诞生至今发展六十年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工智能诞生(1956—1980年)。在这一阶段,人们认为人工智能如果赋予逻辑推理能力,那么机器就具有智能化,能够完成人类赋予的逻辑基础上的简单算法,人工智能眼镜处于“推理期”;第二阶段:人工智能步入产业化(1980—2000年),在这一阶段,在人工智能方面,人类意识到不仅可以赋予机器把判断、决策、推理之外,还需要大量的知识作为支撑。因此,在这一阶段,其主要发展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研究处于“知识期”;第三阶段:人工智能飞速发展(2000年至今)(《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艾瑞,2018;蔡自兴,2016)。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时期分类,可以分为推理期、知识期和机器学习期。
第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人工智能作为新时代产业革命的核心动力,其发展影响着国家总体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同时,人工智能的不断创新发展正在改变全球人类的主要生活方式。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被提升至国家层面。
第三,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人工智能作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擎,其发展推动国家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其发展速度在全球名列前茅,发展态势乐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类产业中开始广泛应用。
从产业规模角度,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市场规模上,达到250亿元,同比增加67%(中国信通院)。其中,以生物、视频、图像等识别技术为主的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市场占比大。根据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预计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4 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从产业结构角度,人工智能产业主要可以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计算语言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出现了科大讯飞、旷世、BAT等独角兽公司。应用层,主要指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涉及AI与金融、安防、教育、交通、医疗、制造、社会治理等领域结构。目前,应用层的市场占比最大。
三、我國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着其特殊性,同时也面临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大数据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我国在基础数据方面具有优势地位。从神经网络的计算智能数据发展到互联网带来的海量数据,将更具优势地开发人工智能产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第二,产业发展人才供需不匹配。人才供需呈现不匹配,是阻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瓶颈。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对人才需求将从“质”和“量”上都发生变化,现阶段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人才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出现失衡,在人工领智能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应建设高峰高原相关学科,加快培养聚集技术高端人才、辐射管理人才及一线操作人员。
第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发展结构失衡。人工智能产业从应用层面的发展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金融、教育、运输、安防、医疗、智能制造等。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发展存在结构失衡,各领域间发展差异明显。在金融、运输、医疗等方面运用较为深入,在零售、安防、社会治理应用方面较为一般,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有待开发。
结语
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自身技术发展和产业同步辐射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步。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和社会政策环境,是其产业的发展的坚实后备力量。现阶段,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应当大力完善理论基础,创新核心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产业聚集。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EB/OL].中国政府网,2015-05-19.
[2]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5]35号)[EB/OL].中国政府网,2017-07-20.
[3] 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网信办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高校[2016]1078号)[EB/OL].搜狐网,2016-05-26.
[4] 蔡自兴.中国人工智能四十年[J].科技导报,2016,(15):12-32.
[5] 蔡自兴,蔡昱峰.人工智能的大势、核心与机遇[J].冶金自动化,2018,(2):1-5.
[6] 赛迪顾问.2018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白皮书[N].中国计算机报,2018-11-26.
[7] 张肃,许慧,黄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6.
[8] 刘克松,程广明,李尧.人工智能概念内涵与外延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1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