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9-10-24张永先

成才之路 2019年25期
关键词:趣味性初中化学生活化

张永先

摘 要: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化学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以教学案例为切入点,阐述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生活素材、教学环境、实验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和问题设置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生活化;实验;信息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5-0081-02

初中生在初三开始接触化学这门新科目,他们通常有着一定的好奇心理,想要知道化学究竟有哪些有趣的内容。化学教师应该把握好时机,在初始阶段就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趣味性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始终充满探索的欲望,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一、结合生活趣味素材,调动学习热情

初中化学教材中选编的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大多与实际生活有所关联,教师在应用趣味性教学模式时,要善于发现生活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巧妙引用趣味性的生活素材,为学生带来亲切感与熟悉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紧密结合生活中的趣味素材展开教学,营造趣味性的生活化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

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为例,教师先讲述在物质世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不断发生变化。接着可以列举生活实例: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极易腐败、木头能燃烧、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趁势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特点,掌握其规律,让学生领悟到这些知识对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之后,教师可让学生罗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如:水凝固成冰、活性炭吸附氯气、汽油挥发、蜡烛熔化、摩擦生热、铁铸成锅、灯泡发光、燃放烟花、生石灰加水、白磷自燃、砂糖碳化、烧水产生水垢等。

如此,教师结合有趣的生活现象导入新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为他们带来趣味性的学习资源,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让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和性质的重要性。

二、创设良好教学环境,营造趣味氛围

在化学课程教学中,为有效发挥趣味性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师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虽然学习氛围是无形的,但是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式产生影响,推动他们主动思考与探究,改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语言、丰富的教具等教学手段,渲染趣味性课堂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學习活动中,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

例如,在“金属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消失不见,现场只留下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1912年,英国探险队去南极,途中天气十分寒冷,用锡焊接的铁桶中所盛煤油全部漏光,导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由此引出问题:锡为什么会变成灰尘?组织学生思考和猜测,让他们产生了解金属性质的欲望。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并讨论: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有什么好处?引领学生在交流中得出结论:利用金属熔点高和导热性强的性质,好处是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金属材料性质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利用金属材料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趣味化学实验,激发探索欲望

初中生本身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一系列趣味性的小实验,优化教学形式与内容,诱发学生的求知渴望,让学生自觉思考、积极探索。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精心演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以此调节课堂气氛,同时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直观,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和掌握理论知识。

例如,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设问:化学在生活生产中随处可见,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学生积极回答:实验。之后,教师演示实验: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静置,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让他们初步得出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的组成、密度、质地、气味、颜色和形状等,用手触摸,用指甲在蜡烛上轻划,说出观察到的现象。随后将蜡烛点燃,要求学生观察燃烧的蜡烛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声音,形状有什么改变,火焰有什么特点等。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先用趣味性小实验吸引学生的目光,并为他们提供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发学生的求知渴望,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实践能力得到锻炼,逐渐养成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四、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理解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化学趣味性教学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的支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为趣味性教学提供新的切入点。化学教师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巧妙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来呈现化学知识,提升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将化学课堂变得更具乐趣,带领学生高效学习新课程、新内容。

例如,在教学“原子的结构”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各自对原子的最初认识,猜想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子?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有所预设,如:原子不能再分;可能像一颗樱桃、一个乒乓球、一个实心球体等。同时,教师要做好点评工作,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接着,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的动画,让学生根据动画说出: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原子核由什么构成?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学生通过对动画的观看,小组交流后归纳结论:原子不是实心球,而是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一个大粒子运动,同时让学生产生新的质疑:这些粒子都是什么?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化,让学生感知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直观体验整个探究学习过程。

五、引入趣味问题,提升课堂实效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问本身就是一个常规教学手段,但是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对提问形式和内容进行改变和创新。教师要提升问题的趣味性,借助问题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与注意力,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积极互动。所以,化学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的问题,以此帮助学生释放压力与舒缓紧张情绪,让他们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收获知识。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先设置一些趣味性问题:做凉拌菜时通常会放入适量的食醋,那么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酸奶含有什么成分?用来刷墙壁的石灰浆主要有什么成分?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教师利用这些常识性问题引出新课,学生更容易接受。接着,教师设问:你们知道的酸有哪些?化学式分别是什么?常见的酸有什么化学性质?并设计趣味性问题:现有两支试管,一支装有酸,一支裝有碱,由于二者均为无色,无法区分,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快速区分开来吗?为了启发学生,教师先展示一瓶无色酚酞试液,告知学生这是一种酸碱指示剂,然后鼓励学生思考:还有什么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问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促使生生、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辩论中接受、理解新知识。

总之,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趣味性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需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从生活素材、教学环境、实验开展、信息技术运用和问题创设等方面展开趣味性教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化学的趣味和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洪鑫.例析初中趣味化学实验的作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8(09).

[2]刘宗军.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甘肃教育,2018(15).

[3]李淑聪.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06).

[4]王艳红.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

猜你喜欢

趣味性初中化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