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9-10-24聂佳曼

成才之路 2019年25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高校大学生中国梦

聂佳曼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中国梦”的全民族化落实主题。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梦”有机融合,不仅利于激励广大大学生勇于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还可以为新经济时代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提供新鲜血液及正确的指导思想。基于此,文章阐述“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选择的影响,探讨“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5-0001-03

“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构成部分,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盲目跟风。“中国梦”的提出,是对大学生的一次普遍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理想的确立之间存在着契合性,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高校应在“中国梦”背景下,认真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青年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增强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培养一大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造就一大批时代英才。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大学生理想信念发展状况

大学生理想信念以现实社会为根植的土壤,作为大学生自我奋斗目标、追求动力、精神支柱,在树立和发展过程中其不仅需要面对来自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日趋成熟的生命性成长规律的影响,还需要面对世界范围多元化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社会与个人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想信念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特征的影响等。

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主流理想信念呈积极、健康、向上的良性发展趋势,广大青年大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当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表示认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调查显示,广大青年大学生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关注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意愿强烈。90.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学习者和践行者,93.4%的大学生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现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表示乐观。

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认识不清,对生活和未来发展持有“随遇而安,没什么理想”态度的占4%。一些大学生在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表现为“及时享乐,过好每一天”,此选项占比为7.5%。部分大学生将获得高薪酬的工作作为奋斗目标,认为考上理想大学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此外,还有少数大学生理想目标缺乏或者不现实,缺乏恒心与信心,在行动中只要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或者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艾自怜。

2.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问题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基本按照以学生为本位的要求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和工作内容的认可度逐年提升,辅导员工作、校风学风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推进顺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党团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增长。但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不可小觑。

(1)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趋向的把控能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确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但随着扩招比率的不断提高,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尤其是思想政治发展趋向的把控能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和与时俱进的认识度不够,应对方法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依托,多样化地使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未能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思想实际情况、互联网多元化文化思潮对大学生认知与价值观的影响等认识不足,未能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导致教学体系的转化、知识体系与信仰体系的转化方面,存在着力不足、老调重弹、针对性和创新性有限等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有限。虽然部分高校使用新媒体增加互动频次,但由于部分教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关注度不足,导致双方交流点难以有效契合。另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念与工作思维方式没有很好地纳入到时代发展轨道及“中国梦”践行过程之中,缺乏与新形势的紧密结合,对大学生好奇、关注、感兴趣的问题难以给出有说服力的答复。

(4)尚未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合力。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依托于学校的思政课程,忽视家庭与社会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理论讲授,不重视课堂拓展与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教育效果不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期发展与拓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尤其要重视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应用、教育实例的生活化开发、教育风气的良好营造,否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二、“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选择的影响

首先,“中国梦”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價值取向和根本遵循。“中国梦”以振兴中华为前提,以“两个百年”“两重任务”为立足点,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与目标,也是现实。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接续奋斗的过程,需要每个中国人充分发挥自身智慧,需要每个中国人一起共筑蓝图。高校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利于发挥“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激励、鼓舞、指引作用。这意味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以学生为本位,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为基础,围绕实现“中国梦”展开。

其次,“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中国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战略,衡量并明确自身在中国当前与未来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的依据,是大学生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守住自我,不忘初心,随时随地保持中华民族崇高气节的精神支撑与行动力量。

第三,“中国梦”可以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新力量和新精神,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发展。“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元素,可以促进大学生明确自身需要承担的和谐社会构建者及民族复兴传承者责任,可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引导和支撑,利于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功利化、相对化、虚无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落实的动力与导向。

三、“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多角度丰富教育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紧密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和职业规划,多角度丰富教育形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和作用,按照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新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关注大学生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及时发现大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此才能保证“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人文性,增强亲和力,能够真切体现情感的特质,这也是提升“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

要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实践课中灵活融入“中国梦”的内涵和要求。一方面,要及时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要注重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从重管理和师道尊严转变为重服务和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寓教育于服务之中不断提高“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多角度丰富教育形式,如通过论坛、讲座、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认识到个人理想必须以“中国梦”共同理想为基础。这样就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梦”教育的有机融合,帮助大学生形成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合,营造良好的理想信念教育氛围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要通过拓展教育视野,构建携手育人机制,多方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理想信念教育氛围,形成积极进取与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降低一些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

作为高校,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国梦”主题“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为前提,切实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最新形式,关注大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中,进一步丰富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形式,家庭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要以“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求为核心,强化家校合作,构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体系,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高校教师可以使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随时与家长沟通,及时汇报大学生在学校的思想行为状况,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转变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观念,借助亲子关系和言传身教,辅助学校完成大学生价值观及理想信念的正确引导。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尤其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要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科学协调科、教、文、卫等组织的现有资源及力量优势,以党中央统一部署为基准,使传媒界、理论界、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切实承担起“中国梦”教育以及“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责任。社会各界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大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来塑造大学生,以优秀的作品来鼓舞大学生,用全社会的力量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促使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3.强化网络媒体环境建设和教育,合理应用网络传播渠道

网络媒体是信息时代理想信念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大学生日常接受各类思想观念和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信息平台,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极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迷惑,导致认知出现偏差,这会影响大学生正确理想和信念的形成,极大地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当前,部分高校对网络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度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网络媒体环境建设和教育,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丰富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发挥网络新媒体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

高校可以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如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网上虚拟班级、校园网络电视台等的传播优势,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将“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个人责任、社会责任、职业发展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青春正能量的傳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要将网络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打造网络文化精品,注重营造文明进取、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要坚持疏导结合,及时回应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话题,掌握网络话语的主动权。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来辅助“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网络风气,并成为营造良好的学校风气、家庭风气和社会风气的助推者。

4.注重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广泛的参与性、缺乏相应的指导和有效措施、缺乏连续性与规范性,同时还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从而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因此,高校要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力度和实效。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让大学生学会运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增强“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活化、实践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认知。要将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并以此作为推动“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改革的引导。例如,可以组织大学生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探讨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中国梦”背景下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的分析活动,使每一个大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内化“中国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组织大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乡村城镇或边远地区开展社会调查,用改革开放的成果启发和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让大学生切实体会到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中国梦”;可以组织大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组织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文化服务活动,参加公益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立足专业参加技能实训活动;也可以鼓励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行进行课题研究活动。要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使大学生树立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深化与广大民众的思想感情,使之深刻认识到“中国梦”的践行价值和灵魂。

四、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关。高校要认真研究“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多角度丰富教育形式,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合,营造良好的理想信念教育氛围,注重强化网络媒体环境建设和教育,合理应用网络传播渠道,注重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人民之梦,高校要以“中国梦”主题教育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广大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珍珍.“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2]佟怡.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8).

[3]張忠臣.“中国梦”视角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6(17).

[4]梁爱文.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契合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5]梁茜.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9).

[6]徐放鸣,温德朝.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4(08).

[7]林伟毅.以中国梦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1).

[8]胡亚梅.“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9]汪永智.用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哲学追问[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04).

[10]韩凤霞.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高校大学生中国梦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