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发展学生人际智能的课堂空间探赜

2019-10-24刘秋霞徐凯

成才之路 2019年25期
关键词:人格

刘秋霞 徐凯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发展一直被忽略的学生的人际智能,是新时代教师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文章简述人际智能的定义及其特征,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集体性教学模式,构建适合人际交往的物理空间,并构建和谐舒适的心理空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人际智能;课堂空间;集体性教学模式;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2;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5-0007-02

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只使用了大约百分之十的大脑功能,绝大部分潜能尚待开发。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充分挖掘學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二是可以正确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三是能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能否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衡量人格健全与否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构建发展学生人际智能的课堂空间进行探讨。

一、人际智能及其特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但具体到个人,人际关系差异很大,这与每个人不同的交往能力有关,而人际智能反映这方面的能力。

人际智能是指能够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人际智能表现为十分善于体会别人的内心感受,发现别人情绪方面的变化情况,并能根据人们的内心感受以及情绪方面的变化情况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可以看出,人际智能对于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人际智能的本质是心理互动能力的发展。心理互动是不同个体之间物质、信息、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当今时代,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事业的开创与成功,非常需要这种心理互动。

成功的人生往往依赖于人际智能。良好的人际智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和父母能够保持亲密的关系;第二,能形成并维持一定的社会关系;第三,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方式;第四,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据此不断完善自己,感化身边的人;第五,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第六,善于合作,能够与社团中的成员和谐相处,并担当社团中的各种角色;第七,对社会上各种类型的工作能够有足够的兴趣和自信;第八,能够与时俱进,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二、构建集体性教学模式,发展高职大学生的人际智能

对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来说,高职院校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高职院校的引导方面,课堂教学是一种主要的引导途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课堂空间,指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发展人际智能,是高职院校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1.构建集体性教学模式,为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提供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是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空间位置上的安排。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即教师处于高高的讲台之上,而学生坐在台下听,讲台在物理空间上是师生人际交往的“楚河汉界”。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促使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智能。

所谓集体性教学模式,是指将水平相当的学生按照5~7人的规模划分为小组,或者是按照课桌位置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一个个活动小组,而教师则在每节课安排几分钟让各小组进行集体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得课堂小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增强课堂上学生的活跃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或者让班上的学生自由组合成课堂活动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促进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单向人际交往为“教师精讲、学生巧练”“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学生讲、教师听”等双向互动的人际交往,给学生提供了交往机会,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学生通过互动交往,在了解教师的同时还可以意识到自己同班级内其他同学之间所应该保持的一种正常关系,并在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处理好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人际关系,为为人处世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2.创设轻松愉悦的人际环境,为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构建心理空间

所谓心理空间是指课堂教学中潜在的、不容易发现的人际交往心理环境。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包含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心理互动。和谐的人际关系,快乐的情感体验,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智能。

采用灵活多样的交往形式,使学生乐于交往。心理学认为,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可以促进学生人际智能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在集体性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人际交往形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人际智能。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向教学交往形式,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人际交往。(2)双向教学交往形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人际交往。(3)来回教学交往形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人际交往。(4)网状结构教学交往形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立体的全方位互动的人际交往。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学习生活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善于进行人际交往的学生比孤立的学生具有更好的人际智能。

创设轻松愉悦的人际环境,使学生敢于交往。轻松愉悦的气氛是人际智能发展的基本条件,学生敢于交往,才会创造机会发展人际智能。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常常处于一个权威者的角色定位之中,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无形中阻碍学生的交往和个性的发展。人际智能的培育与发展,在这种限制过多、比较沉闷的课堂环境中无从谈起。通常情况下师生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对应型、依赖型和民主型。调查发现,学生喜欢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喜欢学习,喜欢和教师、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轻松愉悦的人际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多元化的观点,使学生感到舒适自在,没有人际交往失败的心理包袱,因而敢于交往。

如何才能使得班级氛围变得轻松愉悦,让学生乐于交往、敢于交往、善于交往,使个性能够得到自由发展呢?这往往需要学生内在的认知体系与情意动力系统协同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学生若能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就可以获得交往的满足感、情绪的愉悦感和交往的成功感,这有利于人际智能的发展。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乐学气氛,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促使他们敢于和乐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促使他们人际智能的提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借助“节目补偿法”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即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允许学生以表演节目的形式来代替回答;当学生上课迟到时,学生也可以以表演节目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特长来代替教师的批评。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化解学生的紧张情绪,避免矛盾的产生,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充满自信的状态。这样一种“自由呼吸”的良好状态,能让课堂转变为学生拓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场所。有了恰到好处的亲密,适度依赖的课堂,则学生人际智能必然生机勃勃,学生的健全人格必然悄然形成。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是新时代教师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集体性教学模式,创设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构建适合人际交往的物理空间,并构建和谐舒适的心理空间,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齐梅.素质教育与创造性教学[J].教育研究,1999(05).

[2]吴同善.构建新世纪中学教师素质[J].教育艺术,2000(03).

[3]刘秋霞.构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题空间[J].教育导刊,2002(08).

[4]陈姝娟,周爱保.论人际关系智能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5]李菁.学生课堂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教育,2017(40).

[6]李晓东.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实证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猜你喜欢

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塑造人大代表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浅论孟子“浩然之气”与人格养成
未成年犯早期依恋、反社会人格与两类攻击的关系
书法家要有独立的人格精神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大学生自立人格和自尊的关系
认缴制视野下的公司法人格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