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建设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的探索

2019-10-24罗慧媛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一带一路

罗慧媛

摘 要:“一带一路”是借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基本理念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发起“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经济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该倡议已经真实发展成为驱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也为各参与方带来更大的合作发展机遇。

关键词:“一带一路” 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 路径研究

       一、引言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2019年西安推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总体方案,主动提出建设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引领向西开放的国际合作前沿城市。2018年西安生产总值跨越8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8.2%、进出口总值突破3千亿元,同比增长29.59%,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值的增速均居副省级城市第一。2018年西安已成功举办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全球程序员节等重大国际活动,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40个城市,入选联合国城市发展报告“2018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新兴城市”。

2018年西安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西安港铁路口岸监管区正式投用,从中亚腹地延伸到欧洲的中欧班列“长安号”自2013年开通运行以来,实际开行总量、重载率、货运量全国第一。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契机,目前分别有215和293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选择在西安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华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新基地、京东集团全球物流总部、阿里巴巴丝路总部均落户西安。通过提升开放高地、做大开放通道、做优开放平台,2018年西安引进内资3114.4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3.54亿美元,借助中欧班列搭建连接欧洲大陆全产业带,作为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重要的交汇地。

     二、西安构建“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的优势

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从区域战略看,西安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东联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联通欧亚、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通过发挥几何中心优势和西北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国际交通枢纽和国际商贸中心,打造我国内陆进出双向开放的战略性载体,在全球资源配置和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从产业互补看,西安作为国家重要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通过发挥产业体系优势,一方面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另一方面优化西部产能分布,形成“一带一路”经贸和产业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从文化科技看,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古丝绸之路起点,历史积淀厚重,科教资源丰富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有利于打造“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高地,形成“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探索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新路径。总之,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构建面向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构筑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协调发展,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更加高效、更加包容的国际经贸规则积累经验。

     三、西安构建“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面临的困难

(一)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相比差距明显

西安作为西北经济中心与兰州、乌鲁木齐等西北“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相比,在经济总量、金融绩效、科技信息、交通物流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以2018年GDP为例,西安分别是兰州、乌鲁木齐的3.03倍、2.09倍。但与北上广“一带一路”沿线的一线城市相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郑州、成都和重庆相比,经济金融发展的多项指标差距明显。以2018年金融业增加值来看,西安分别是北京17.19%、上海15.11%、广州28.49%、郑州79.45%、成都54.48%、重庆45.09%。

(二)外向型经济基础薄弱金融业开放水平亟待提升

2018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达8349.86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年进出口总值3303.87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3.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9%。以GDP、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对比分析,西安与北上广“一带一路”沿线的一线城市差距相当大,就是与“一带一路”沿线的郑州、成都和重庆等副省级城市相比,差距也比较显著。2013-2018年,西安市外贸依存度接近3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贸依存度过低使得西安对外开放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了西安对外资银、证、保等金融机构以及优秀基金、信托和资管公司的吸引力。

(三)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制约经貿合作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地跨亚欧非三大洲,沿线分布的主要是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制度环境和信用环境等存在一定的问题,面临战争、信用、腐败、治安、税收和金融风险等风险,这些都成为建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障碍。特别是投资环境欠佳,融资难成为制约合作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一定程度上给“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带来困难。由于经济政治环境的不同,东道国对境外资产抵押融资和企业债券市场仍存在一定管制,导致企业不能通过海外资产抵押融资和发行企业债融资,境外融资渠道匮乏。若境外投资企业想通过境内获得资金支持,只能通过境内投资主体增资的方式进行,但增资审批复杂,运作周期长,难以及时满足境外投资企业的融资需求。

(四)人民币的认知度不高,区域贸易壁垒加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的认知度不高,特别是一些中亚国家以能源出口导向性经济为主,美元储备较为充足,国际结算以美元为主,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缓慢。目前中国与沿线许多国家尚未正式建立人民币双边合作渠道,跨境人民币的结算行和离岸人民币中心布局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欧亚经济联盟内部零关税,使得中国出口成本相对增加,联盟还会增强其成员国在能源一些问题上同中国进行议价的能力,将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外贸易壁垒。

     四、西安构建“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的路径

(一)加快构建联通“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开放大通道

一是加強国际航空大通道建设。构建以西安为国内中转枢纽,至欧、美、澳、非、亚的国际航线网络,积极优化提升全货运航线网络和跨境电子商务。二是加强国际班列大通道建设,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载体,加强与沿海沿边港口和口岸的合作,构建服务全球的海陆空立体化多式联运大通道体系,探索构建服务“一带一路”的陆路中心港。三是加强数字信息大通道建设,充分发挥西安作为全国六大通信枢纽和七大互联网直连点城市的优势,构建具有西安特色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产业体系,打造国际产业合作联盟和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信息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建立国家数字信息港,构建联通全球的“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

(二)探索建立“一带一路”经济带投资贸易自由化大平台

一是以提升自贸试验区服务功能为重点,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片区为载体,探索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高端产业聚集、法制环境规范的国际自由贸易港。二是以中亚及中东欧为重点对接区域,发挥西安与中亚和中东欧国家人文交往优势,构建“智慧海关”体系,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推进口岸“三互”大通关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海关监管合作,着力构建国际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新平台。三是以建设西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大胆探索、创新发展,在物流、仓储、通关等方面进一步简化流程、精简审批,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业态创新,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圈,加快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构建“一带一路”经济带能源中心

一是依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优势,构建新的国家能源安全运输通道,积极向国家申报在西安设立国家能源交易所,建设立足陕西、辐射中西亚、欧洲地区的能源资源交易平台,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融中心。二是吸引经贸、金融、能源类企业入驻,促进能源与传统银行或者资本市场相结合,以金融杠杆撬动陕西省能源资本化,根据自身的储量与国际需求及其前景发挥交易所的竞价权,实现能源价值的最大化,提高能源金融话语权,将能源金融的功能辐射到周边地区。三是以煤炭交易平台为突破口,将现货物流和网络物流结合,搭建电子交易平台,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能源结算中心、投融资中心、能源定价中心、能源金融产品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

(四)构建“一带一路”经济带科创中心

大力促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是构建国际创新合作交流大平台项目。办好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丝绸之路国际创新设计周,搭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共享平台,建立西安"走出去"产业联盟。二是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依托高校院所、骨干企业和军工单位资源,重点聚焦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现代农业上取得重大突破,建设丝路创新创业基地等项目,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三是打造“一带一路”产业合作高地:加快骨干企业和优势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建立欧亚经济综合园区、中俄丝路创新园、经开区中欧合作产业园、中亚商贸物流园等加快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不断拓展“海外西安”发展新空间。

(五)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文化金融中心

发掘金融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人文交流向货币化、资本化、证券化转化,助推文化产业要素和知识产权交易和流通;积极参与"欧洲文化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对话机制,扩大欧亚经济论坛、中法文化论坛、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西安)峰会等平台的影响力,提高对欧亚文化项目的投融资能力和文化财富管理能力;设立海外高端人才项目投资基金,加大对各类引智项目的资金扶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新平台;利用“一带一路”经济带会聚一大批会展、艺术、文旅方面资源,提升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等级,搭建国际性展会合作平台,办好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世界文化旅游大会等国际性会议,进一步提升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创新设计周的影响力,打造丝路创意之城。

参考文献:

[1]西安市市金融办.西安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规划(2013-2020)[R],2013.

[2]岳峰.西安市港:“一带一路”的连接点 陕西开放型经济的新引擎[EB/OL].2014-12-26.http://www.sanqin.com/2014/1226/72728.shtml.

[3]黄海清.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金融合作与创新[N].西安晚报.2014-10-11.

[4]姜楠.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EB/OL].2015-07-19.http://rmb.xinhua08.com/a/20150719/1527152.shtml.

[5]朱苏荣,丝路核心区的金融支持[J].中国金融,2015(5):26-28.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一带一路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