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分析
2019-10-24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16周高健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16)周高健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医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成分输血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也变得更为广泛。在临床输血治疗当中,血小板输注是一种有效手段,对于血小板缺乏导致的出血或者血小板功能性障碍等患者有较为确切的效果[1]。血小板输注是目前改善患者自身血供情况以及防止出血的有效方式,但如果患者长期接受多次输血,则可能造成血小板抗体出现增多,进而影响血小板输注的实际效果[2]。如果血小板输注出现无效情况,就会增加输注成本,也会降低输注的实际效果,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现紫癜症状等,这会给患者的自身安全带来较为严重的威胁[3]。我院针对多次输血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对配合型输注效果进行观察,现结合研究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50例血液疾病患者为相关对象,按照其输血次数进行分组,首次输血的74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多次输血的76例患者为研究组。此次研究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并预先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患者的纳入标准为:一般资料完整、符合各类型血液疾病诊断标准患者、有家属监护、自愿入组对象。我院将如下对象排除在外: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意识状况不稳定患者、合并感染症状患者、非免疫性因素造成血小板减少患者、个人资料残缺对象、中途退出研究患者、无家属监护对象、非自愿入组患者。参照组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年龄23~68岁,白血病患者2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为11例,淋巴瘤患者为9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69岁,白血病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为2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对象则为13例,淋巴瘤患者则为8例,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接受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要在入院后接受血小板抗体检测,护士遵医嘱取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液2~4ml作为检验样本,并及时将样本送至输血科。检验人员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样本中血小板进行分离,并进行离心沉淀,之后选择20%甲醛溶液进行20min固定,并选择0.9%生理盐水进行洗涤。之后,检验人员在样本中加入用PBS-T稀释的患者血清,在湿盒室温条件下留置1小时之后再次进行洗涤,每孔当中加入0.9%抗IgG指示细胞25μl以及PBS-T25μl,在湿盒内室温下放置一夜。第二日,检验人员对样本进行检查,如果指示细胞向孔底沉淀受阻而弥散覆盖在血小板界面上,并且呈现为膜状,即表明结果为阳性。如果出现血小板抗体检验为阳性的患者,检验人员需要选择固相凝集法进行相关抗体的交叉配型实验[4]。
此外,患者血小板输注指征如下:外周血PLT指标计数不足20×109/L;患者身体体表出现紫癜、出血点或者鼻衄或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女性可出现阴道出血等。在进行输注的时候,需要将每次输注剂量控制在(200±50)ml,次数为每日1~2次,输注的时候以患者自身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进行输注,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的变化与个人体征等对输注的次数进行相应调整,所输注的血小板均由我院所在地的中心血站进行提供。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检测阳性率情况,并且对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患者接受随机输注与配合型输注的有效情况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包括输注1小时与24小时后的CCI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主要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接受X2检验,计量资料则为(±s),利用t值验算。若相关数据比较后显示P<0.05,即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抗体检测情况 研究组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率为46.1%(35/76),多于参照组的13.5%(10/74),数据对比后意义明显(P<0.05)。
2.2 阳性患者其他指标 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患者接受配合型输注后的效果更好,相关指标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在临床各种类型血液疾病以及一些恶性肿瘤造成体内血小板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治疗当中,血小板输注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5]。目前,伴随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成分输血技术在临床当中应用效果十分明显,血小板输注的需求量也出现了增多[6]。但是,很多患者接受多次全血、红细胞、血小板等输注之后,体内可能会出现血小板相关抗体,也可能出现血小板特异性抗体[7]。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引发血小板输注无效情况的发生,为了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成功率,就需要实施配型实验[8]。
附表 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不同输注效果观察
血小板来自于人体内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血小板自身存在聚集、粘附、释放、血块收缩、促凝等特点,也可以维护人体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其自身存在较强的生物活性。血小板当中含有HLA(白细胞抗原)以及HPA(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成分,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血小板输注会刺激人体产生同种异型的HPA以及HLA抗体,且血小板输注剂量越多、输注次数越多,产生同种异型抗体的情况也会随之增多。所以,在此次研究当中,多次输血的研究组患者血小板抗体的检测阳性率才会高于参照组,这也说明患者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率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关研究显示,在慢性血小板减少且多次输血的患者的当中,有30%~70%不等的患者可能出现输注无效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多次输血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刺激,并且产生相应的血小板抗体。等到再次输入这些存在同型抗体的相应抗原成分血小板之后,就可能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这样一来,患者就可能出现身体发热、感染、出血、败血症、畏寒等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情况,这会导致所输入的血小板功能以及自身结构被严重破坏,血小板特异性抗原以及白细胞抗原所引发的免疫反应也会导致血小板的输注出现无效情况。与此同时,非免疫因素也会增加非免疫性血小板的损耗情况,这样也会造成血小板的输注出现无效反应。
在对我院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患者接受随机输注的有效率要低于配合型输注,这也说明利用交叉配型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的相容性,进而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在此次研究当中,患者接受配合型输注之后CCI指标也要优于随机输注,这说明患者接受配合型输注之后出血症状会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针对临床当中需要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患者,医生需要坚持让其接受输注前,预先接受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及交叉配型实验,并且结合实验的具体结果为患者选择相容性较高的血小板进行输注。针对需要接受反复输注的患者,医生需要在患者接受输注前,为其输注与HLA抗原相结合的血小板,以此降低患者接受输注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升高的风险因素,这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也有重要意义[9]。
目前,我国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正在不断创新,且血小板抗原类型也在不断出现。对于相关的输血科医务工作者而言,其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提高血小板抗原分型的科学性、如何提高血小板检测技术的质量,此外,找到更为简单、经济成本更低的检测方法,也是重要问题之一,只有确保这些问题得以解决,才能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为合适的血小板。对于输血科的医务工作者而言,需要为患者建立同型输血HPA与HLA的相关档案,还要在实际操作当中广泛开展输血之前的血小板抗体检查,并且多提倡为患者输注交叉配型阴性单采血小板。此外,针对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需要为其输注祛除白细胞活性的血小板,也可以为其输注滤白血小板制品。为了避免血小板同种抗体的出现以及血液资源的浪费,而不断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果,输血科的医务工作者需要坚持在进行输血之前对其血小板抗体进行筛查,特别是存在输血史的患者,更需要做好认真观察。
在此次研究当中,我院从患有各类型血液疾病的患者当中分别选择首次输血以及多次输血的患者为对象进行分析。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接受过多次输血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例数明显多于首次输血的患者,而在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患者当中,让其接受配合型输注后的各项指标均要优于随机输注,且接受配合型输注后有效率也要高于随机输注。从这一研究结果可知,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及配合型输注的应用效果较好。
针对临床当中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而言,让其接受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及配合型输注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干预方式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