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救绿色通道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0-24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425000陈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4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夹层专科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425000)陈芳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也称主动脉夹层分离,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壁破裂,主动脉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缺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从而形成血肿,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救绿色通道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7.28±4.58)岁;主动脉夹层分型:Ⅰ型12例,Ⅱ型40例,Ⅲ型8例。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66.86±4.86)岁;主动脉夹层分型:Ⅰ型11例,Ⅱ型39例,Ⅲ型10例。比较患者性别、年龄、夹层分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附表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s,min)

附表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s,min)

组别 急诊室处置时间 检查时间 转运时间 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时间对照组(n=60) 9.65±2.98 46.65±3.25 11.40±2.08 92.58±15.02观察组(n=60) 9.20±2.20 18.65±4.36 7.30±1.45 55.32±12.10 t 0.151 39.883 12.525 14.934 P 0.880 0.000 0.000 0.000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接诊患者后,护士等待医生诊断,下达医嘱,护理人员执行抢救制度。观察组实施急救绿色通道模式:①设立急救绿色通道,急诊室医务人员根据本院实际情况,结合临床经验,设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绿色通道。②加强护理人员相关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各环节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通道高效运转。③加强B超室、检验科、手术室等各科室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加强医护、护护之间交流合作,强化时间观念,确保绿色通道通畅。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主要包括:患者急诊室处置时间、检查所需时间、转运时间、及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时间。②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时,根据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比较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救效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转运、及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护理满意度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急救质量,规范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效率、最大限度的保障危重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急救绿色通道,临床上已取得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查、转运及转入手术室或专科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表明将急救绿色通道应用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救治中,能明显缩短患者入院抢救时间,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专科治疗及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主要为设立绿色通道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专业素质;通过设立急诊绿色通道,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与技能,使患者急救期间护理更专业化、规范化;通过加强各科室之间的配合与协作,特别是B超室、检验科、手术室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明显缩短了患者确诊和急诊处置时间,使转运和交接过程更流畅[1]。院内开通绿色通道,减少患者转运时间,提高抢救效率,为患者赢得了最佳的抢救治疗时间,特别是专科治疗与手术时间,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利于健康恢复[2]。

综上所述,将急救绿色通道应用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能有效缩短确诊时间,为患者赢得最佳的专科治疗及手术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夹层专科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