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浩然之气在胸中

2019-10-24徐恩存

中国书画 2019年7期
关键词:德昌太行山设色

◇ 徐恩存

中国山水画向来有“南北宗”之说,无非是因地域不同产生了空间的差异,进而形成不同语境与不同心态,由此出现完全不同的审美取向和绘画风格。地域不同,导致画家对不同的对象,引发出不同的感受,使作品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形式和语言手法。

画家耿安辉以山水画著称,其创作主题直指太行山,而且多年来矢志不渝。太行山在画家的心中已经超越了物质时空的存在,成为文化符号升华于精神空间。作为文化符号的太行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深深植根在人们的心中。

太行山所体现的浩然正气令世人为之动容。我们在耿安辉的作品中看到的正是这样令人震动的太行山精神。他的艺术是伴随着太行山成长起来的。而且随着思考的成熟,他笔下的山水画创作及其太行山主题也日益深化,这已成为耿安辉山水作品的突出特点。在艺术之旅上,他曾受过诸多名家的教诲,对他艺术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早期曾就学于著名山水画家贾又福教授,后又跟随侯德昌教授完成了许多山水画创作,同时,也曾受到前辈画家张仃先生的指教,得以使耿安辉的作品愈加精进,循着一条符合艺术本质和艺术规律的道路发展。

耿安辉的山水作品给人最突出的感觉是气势凛然、生动清新。这与他长年积累和执着的创作信念有关。

多年来,耿安辉始终坚持在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和激情,始终坚持在作品中表现现实生活气息,因此,他的作品一方面不脱离大自然的启迪和赐予,另一方面不脱离现实生活和现实人的情感表达,并进而形成了他新颖、清隽、朴素与平实的艺术风格,表现的是新的气息、新的境界、新的感情、新的情怀。

耿安辉 丹巴藏寨 69cm×69cm 纸本设色 2013年

从作品来看,耿安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自我理解和自我创造的特点,他已经从早期的受贾又福、侯德昌、张仃等的影响中跳脱出来,把师辈们的经验与技法化入自己的作品中而不露痕迹。在这一前提下,画家激活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焕发了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空间被释放出来,得到了扩张。在协助侯德昌教授完成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幽燕金秋图》后,耿安辉不单在形式上,在技法的把握上也获得了长进,在艺术理念与艺术精神上获得了空前提高。与此同时,他明确了自己的艺术目标和艺术追求。

在艺术上,他脚踏实地、经常性地走进太行山,去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纯真气息,以速写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激动和发现,这一切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的山水画中,愈发见出耿安辉山水作品的从有法到无法的变化。中国画创作的特点是,在规范中见个性,在传承中见变化,在有序中见创造。耿安辉正是牢牢把握住这些基本特质,进行了富有个性的创造。

耿安辉 梨花一枝春带雨 69cm×69cm 纸本设色 2013年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一是显出书写的功力,山石的勾勒,用笔用线,极富韵致,一波三折,节奏、韵律等都在形式意味之中,且吸收折带皴的因素入画,使山石呈几何形交错,用以产生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变化。二是把写生的生动感与鲜活性充实到作品的形式、内蕴之中,使作品力避了传统程式、章法的重复,而呈现为一种源于造化的盎然生机,体现出“新中国画”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取向。三是以曲折、奇崛、跌宕的山崖走向去营造作品的总体走势,再加上黑白对比、虚实变化、浓淡互渗与干湿并用的手法,使作品体量浑然、气势逼人、氤氲深邃、空灵清新,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作为当代画家,耿安辉自觉地认识到画家的当代角色与身份。出于这种自觉,他立足于当代文化语境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和更新的审美意识,唤醒山水画艺术中的历史精神,去追求一种当代性的动态感和自然意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造一种把握世界的笔墨方式。他以自己的作品创造具有现代意义的美感,从民族文化和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力量,达到一种理想追求,去完成对新山水美学境界的营造。

耿安辉 太行新雨后 69cm×69cm 纸本设色 2013年

耿安辉 山乡之晨 69cm×69cm 纸本设色 2007年

耿安辉 苍岩松色 69cm×69cm 纸本设色 2015年

猜你喜欢

德昌太行山设色
国画纸本设色《荷》
贺德昌
《岩高千尺虎》
《太行山写生》
范德昌漫画
《独白系列之三》
范德昌漫画二十四节气
漫画二十四节气
郑庆余艺术作品
太行山(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