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幼儿服装功能性分析及款式创新设计
2019-10-24孙俊芳
孙俊芳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河南郑州 451450)
3~5 岁幼儿服装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的服装舒适性和功能性系统研究在我国是一个空白,因此,更合理的幼儿服装款式创新设计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国内幼儿服装的发展有较大进步,但幼儿服装舒适性、功能性和款式创新设计的结合研究却屈指可数。男装和女装的舒适性及功能性的研究体系日趋成熟,幼儿服装体系需进一步完善[1]。幼儿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童装配件的使用原则,童装中领子、袖子、衣摆、口袋、分割线等结构细节的合理性设计、面料选择和结构工艺的设计等方面都需要结合幼儿的活动特点、生活习性等要素。本文根据服装的功能性进行了3~5岁幼儿童装款式的系统分析,主要选择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夏装和冬装为例进行设计分析和成衣实验验证,初步探讨了3~5岁幼儿童装的款式设计思路和基本原则[2]。
1 3~5岁幼儿服装的功能性设计要求
3~5 岁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该阶段以幼儿园为主要活动场所,开始培养独立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结合该群体所在幼儿园的实地调研,提出3~5岁幼儿服装的款式及功能性的设计要求。
(1)舒适性。除满足面料、色彩和工艺细节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之外,应充分考虑婴幼儿的心理诉求,必要的图案设计与装饰细节应充分考虑。3~5岁幼儿活泼好动,活动频率较高,对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因此,结构方面的设计细节应遵循幼儿的运动规律。
(2)3~5 岁幼儿服装的功能性由大量款式的细节设计体现。口袋、衣领、袖子、肩带、袖口、门襟、衣摆、图案装饰位置、膝盖部位结构设计、腰头、结构分割线设计等细节设计对幼儿服装的功能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4]。
(3)配饰是童装款式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拉链、纽扣、绳带和线迹等的型号及样式,使用前须做风险评估测试,以避免潜在的危险,包括绊跌、滑倒、坠落、憋闷、引起呕吐、窒息、划破和限制血液循环等情况。
(4)根据季节性特点,结合幼儿服装款式要求,创新设计3 岁幼儿服装,主要由夏装和冬装组成。从结构细节设计到白坯样衣初步验证,最终完成成品的实现效果,以验证幼儿服装款式设计创新的适用性及可行性。
2 3岁幼儿服装夏季款式设计与成衣分析
2.1 幼儿夏装款式设计分析
夏装的款式设计以3岁女童为例,由短袖T 恤和背带裙2部分组成。
在短袖T 恤设计中,改变目前童装简单连体袖型的设计,采取插肩袖的功能性分割线设计,加之蝴蝶结绳带的装饰,不仅在功能上方便儿童上肢活动的灵活性及活动中热量的散发,而且在外观的视觉审美上给人一种乖巧的心理暗示;领子2 侧的肩线部分均是暗扣设计,一方面避免儿童因头围过大不宜穿着的不适,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儿童对套头装的恐惧和厌恶心理。幼儿夏装上衣款式设计见图1。
图1 幼儿夏装上衣款式设计
背带裙设计与T 恤衫相辅相成,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儿童多为室内活动,因此不宜穿吊带裙,以免肩部和脖颈受凉引起身体不适。背带裙着装于T 恤衫的外部,肩带与裙子通过扣子连接为一体,不仅是功能上的必要分割,而且是视觉美的补充;袖窿两侧下挖面积较大,避免裙子与T恤2层面料过多的面积重叠,影响儿童活动和热量的挥发。裙子衣身部分的3条横向分割线为造型和功能性分割线的结合,第一条横向分割线的作用是运用错觉原理改变人体的自然形态,体现身体比例分割的形式美法则;第二条横向分割线是连接褶裥部分的重要组成;第三条分割线由拉链组成,可以进行长度调节,成为裙子长短和面料替换2种形式变换的载体,根据该阶段儿童身高的变化和服装主导者对衣长的喜好自由调整,体现其独有的功能性。第二条和第三条横向分割线的形式变化直接影响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实现该部分立体造型的重要手段。幼儿夏装裙子款式设计见图2。
图2 幼儿夏装裙子款式设计
夏季幼儿服装的设计主要采用分割线的创新设计。运用造型和功能性分割线2种形式将上衣中肩部、袖子等部位进行功能性分割;裙子胸部门襟和扣子肩带连接采取错觉分割形式进行装饰,裙身部分3条横向分割线将造型分割与功能分割结合运用。设计的创新以结构设计为依托,以其自身的形式美为表现手段,在幼儿童装款式创新中体现出功能性与装饰性。
2.2 幼儿夏装样衣结构设计细节分析
根据3 岁女童款式图进行白坯样衣制作,初步实现了款式设计的视觉效果。由款式到样衣制作,结构细节设计反复调整,将分割与装饰性的视觉美感表现出来,基本达到款式要求。从上衣T 恤的袖子来看,视觉上是一个完整的袖子,但整个上衣袖子可通过暗扣打开,蝴蝶结的装饰固定在袖子上片的分割上,易于穿脱。裙子上第一条和第二条分割线改变了款式设计的视觉效果,通过拉链的衔接,呈现出大口袋造型[5],一方面体现口袋的功能性,另一方面体现童装的趣味性。幼儿夏装白坯样衣效果展示如图3所示。
图3 幼儿夏装白坯样衣效果展示
2.3 幼儿夏装成衣设计分析
成衣的实现效果由款式设计和样衣的初步制作而来。鉴于童装的特殊性,在实验验证上需要成衣的全方位诠释效果,对面料的选择性、工艺的考究、色彩和装饰品的选择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款为3岁女童夏季服装,采用纯棉且质地较薄的材质或棉麻混纺材质为主要面料;工艺方面避免与皮肤接触的凹凸肌理制作,有特殊审美需求均通过工艺在面料表面完成,不接触皮肤。沉闷的色调难以激发儿童的活泼天性,儿童对色彩非常敏感,正确、科学的色彩选择能良性刺激儿童的视觉。因此,亮色系一方面吸引儿童的眼球,另一方面使得儿童在行走时更能引起路人的注意,提高安全性。童装中配饰在服装整体中的依附性以及从属作用至关重要,与造型、色彩及面料相呼应,形成整体的外观效果及鲜明的个性,体现形式与内容结合的风格。幼儿夏装成衣效果展示见图4。
图4 幼儿夏装成衣效果展示
3 3岁幼儿服装冬季款式设计与成衣分析
3.1 幼儿冬装款式设计分析
幼儿冬装款式在功能性方面的设计尝试了更多创新的结构设计。首先体现在视觉基本元素的灵活变化上。由于冬季棉服较为厚重,在视觉上会产生臃肿笨拙的感受,因此在童装元素的运用上,采取了男女装成衣中常用的点线面组合变化以及活泼的形式感手法。口袋造型元素交叉使用可形成视觉上的节奏感,圆领设计凸显童装中的活泼可爱,袖子为装袖中的可拆卸设计,袖口翻边设计可根据手臂的长短进行自我调节;腰带打破前衣身的纵向垂直线,以横线分割的形式穿插,凸显童装服装线条的丰富性和节奏感。高度统一的视觉形态和尺度关系使2种节奏变化融合在整体的对称关系中,整体活泼而不失严谨[6-7]。衣身背部的结构设计中,采用男装中的育克造型,但将其进行了比例和弧线的改变,与童装的圆润、俏皮相呼应。幼儿冬装棉服款式设计见图5。
图5 幼儿冬装棉服款式设计
3.2 幼儿冬装样衣结构设计细节分析
幼儿冬装在廓形上根据成人服装改变而来,在结构的细节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儿童的舒适性和功能性要求。服装整体严谨而不失活泼,细节变化十分明显。在袖子的设计中,样衣的袖子拆卸效果显而易见。拉链拆卸功能可根据天气的变化以及儿童在户外活动所产生的运动量、排汗生理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整。而且袖子拆卸下的效果不影响服装的外观审美性,更强调了女童对美和舒适性的双重要求[8]。本款服装考虑儿童活动性的需求,未加入成人装中公主线的收腰设计,但在腰围线上加入腰带的可调节设计,增加了外观审美性,而且不影响活动的需要。看似微妙的变化恰恰体现出设计不再遵照以往一味强调的外观美感,突出无性别意识的特征。
在口袋的设计中,采取服装设计中的对称法则,但在大口袋的设计中采取位置可变换的形式,口袋内部进行细节设计,大口袋内部进行拆分结构的处理,将口袋按1/10分割,进行储存空间的设计,将斜跨带放置其中;根据不同需求可进行自我调整,变换成斜挎包的形式进行穿着,可以与服装融为一体。这种形式不只是“一衣多穿”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在结构细节的设计上,除充分考虑儿童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还根据儿童的心理增加了服装的趣味性,吸引儿童对服装的着装兴趣。幼儿冬装棉服白坯样衣效果展示如图6所示。
图6 幼儿冬装棉服白坯样衣效果展示
3.3 幼儿冬装成衣设计分析
冬装成衣主要是采用纯棉、仿皮革、毛等材质制作而成,领子部分接触脖颈皮肤,因此使用毛绒材质尤为合适,仿皮材质在胸部的使用,耐脏并具防水功能。袖口采用拼接工艺手法,可根据天气、儿童臂长和对袖长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另外,孩子逐渐认识世界,对图案的喜爱更甚于色彩,因此口袋上的图案设计尤为重要。以柔软的毛线为主,手工缝制,图案为各种毛线的交织融合,呈现出整体服装的系列感和统一感[9-10],如图7所示。
图7 幼儿冬装棉服成衣效果及细节部位展示
用样衣验证款式和结构的合理性,成衣验证整体服装的视觉审美和舒适性、功能性的统一。实验表明:样衣试制整体效果良好,穿着伏贴合体,结构细节尺寸经反复调整和试穿达到预期效果,成衣融入面料、工艺和装饰细节等元素,体现幼儿童装结构优化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完整性。
由于童装的春秋装和夏装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童装的春秋装可以依照夏装变化而来,在夏装的款式造型基础上加长袖长和衣长即可得到春秋装。但是对春秋装的探索,目前仅仅是根据夏季童装进行变化,合理运用图案造型,探讨细节部位的功能性、领子和袖子的结构设计等,后期将根据本研究中夏季童装的款式设计及功能性逐步展开研究。
4 结论
根据幼儿服装的造型、款式和细节结构设计要求,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幼儿服装。以幼儿夏装、冬装为案例,针对目前幼儿服装中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更有效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设计。主要从幼儿服装的袖子、领子、口袋、裙子以及整体造型、实穿性等方面,设计出3~5 岁幼儿夏装和冬装服装款式,并通过样衣和成衣实际效果验证幼儿童装的可行性,为3~5 岁幼儿夏装和冬装服装款式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