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漠明珠“茉莉”绽 酷暑炎夏“早春”来
——记上海歌剧院阿联酋迪拜之行

2019-10-24蒋海瑛蒋海瑛徐乐娜

歌剧 2019年9期
关键词:图兰朵歌唱家歌剧院

文:蒋海瑛 图:蒋海瑛、徐乐娜

左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饰演的图兰朵与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韩蓬饰演的卡拉夫

9月5日至12日,上海歌剧院首度亮相中东,携全新制作的歌剧《图兰朵》和舞剧《早春二月》先后登上“沙漠明珠”迪拜歌剧院的舞台,为其2019-2020年演出季拉开帷幕。为了此番迪拜“剧”献,上海歌剧院派出了集合唱团、交响乐团、舞剧团及舞美制作、行政团队等各部门在内近240人的庞大阵容,分三批次飞赴6500公里外的波斯湾畔,向迪拜以及中东地区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公主带来的“无眠之夜”

9月5日-7日,作为迪拜歌剧院2019-2020年演出季的开幕演出,上海歌剧院版歌剧《图兰朵》惊艳亮相。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许忠执棒,携两位“图兰朵公主”——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和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蒂奇亚娜·卡鲁索(Tiziana Caruso)、两位“卡拉夫王子”——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韩蓬、于浩磊,及徐晓英、余杨、陶阔、郑瑶、吴波涛等艺术家,连同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舞剧团等台前幕后200余人的团队,连续三晚为每场近2000名观众呈现了这部最具东方色彩的普契尼歌剧作品。

迪拜歌剧院行政总裁贾斯帕·霍普(Jasper Hope)在首场演出开演前曾对记者表示,他在三年前接掌迪拜歌剧院以来,就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图兰朵》制作,来作为演出季的开幕演出:“《图兰朵》这部汇聚了东西方文化元素的伟大作品,很容易与迪拜这个作为东西方纽带的城市产生共鸣。”在经过多方面的对比和考量之后,霍普最后选择了上海歌剧院的这个制作,希望以一版中国演绎,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普契尼这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传奇。

OUTLINE / From September 5 to 12, the Shanghai Opera House made its debut in the Middle East. With the its recent production of the operaTurandotand the dance dramaEarly Spring, the Shanghai Opera House stepped onto the stage of the Dubai Opera House, launching its 2019-20 performance season.

上: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许忠与“中国公主”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

本版上海歌剧院《图兰朵》首演于2018年,邀请到来自普契尼故乡的著名导演罗贝托·安多(Roberto Ando)全新打造。导演通过奇幻瑰丽的场景和服饰,将这段跨越东西方文化的传奇故事塑造成“恐惧与爱的考验”。为了这次迪拜之行,上海歌剧院更是早在四五月份便邀请了国内优秀新锐歌剧导演沈亮担任复排导演,将新制版《图兰朵》仔细梳理,并做了一些细节上的优化。沈亮对于自己接手的复排工作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在保留原版气质、不破坏整体美学的基础上,相对增强一些解读上的工整感,力图在对中国文化传递的细节上能够更讲究。”比如在皇家气质的呈现上,增强了殿堂感以更加契合图兰朵的唱段;将不少舞台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元素做了“减法”,去芜存菁;甚至通过指挥许忠对音乐的细腻处理,让观众有留白感的观剧体验。“作为复排导演,我与原版导演在艺术体现上一定要保持相同气质,这样才能让一个制作呈现出越来越好的状态。”

8月以来,院长许忠亦亲自上阵,与特邀声乐指导理查德·巴克(Richard Barker)、合唱指挥帕布洛·阿桑特(Pablo Assante)一起,带领全剧组进行了连续一个月的精雕细琢,从角色、分声部的音乐作业,到戏剧排练、乐队合乐、带乐联排,几乎按新制歌剧排演的所有流程重新打磨。对于歌剧界来说,迪拜歌剧院是后起之秀,虽然剧院方提供了详尽的技术参数,但毕竟没有太多的演出资料可供参考。飞赴迪拜后,指挥许忠和导演沈亮顾不上舟车劳顿和时差调整,马上进入剧场连续进行了一场钢琴联排和一场带妆彩排,给演员、乐队及技术人员们更多适应场地的机会,也对各方面的细节做进一步调整。作为一位具有深厚欧洲文化背景的指挥家,许忠坦言,世界的各大剧院都有自己的经典制作和保留剧目,“非常希望《图兰朵》这部讲述中国故事的西方经典作品,能成为上海歌剧院经典的、可以长期演出的剧目。此次著名女高音和慧这位‘中国公主’亮相世界舞台,她的加入也与整个上海歌剧院团队在艺术上产生了碰撞,得到新的启发,希望我们这次的演绎能成为一版具有代表性的制作。”

的确,世界知名的“图兰朵”不胜枚举,但这位舞台上的东方公主往往都“长着”欧洲人的面孔。倘若一位中国女高音能够完美地演绎这个角色,那么她很快就会被贴上“图兰朵”的标签,成为世界各大剧院竞相邀约的对象。这正是女高音和慧置身歌剧舞台20余年来,至少有15年一直在谢绝“图兰朵”的原因。和慧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今年5月在意大利博罗尼亚市立歌剧院(Teatro Comunale di Bologna)是她第一次“试水”图兰朵,虽然也引起了业界的轰动,“但那毕竟是一个现代版的西方制作,作为中国人我还是会觉得有一些审美上的差异”。谈到这次和完全来自中国的团队合作《图兰朵》,和慧直言“等这一刻等了很多年,如今终于梦想成真”。此次在迪拜的完美演绎让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公主”:“在我初试图兰朵这个角色的第一年便有幸与许忠大师以及他率领的上海歌剧院合作,与我之前合作过数次的上海歌剧院的艺术家们一起演绎这个故事,并将它分享给‘一带一路’沿线、联结东西方文化的中东迪拜观众,这实在是太有意义了。”

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蒂奇亚娜·卡鲁索饰演的图兰朵与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饰演的卡拉夫

卡拉夫是考验一位男高音整体实力的“试金石”。与和慧对戏的男高音歌唱家韩蓬,早在十年前,便因荣获维罗纳“图兰朵”国际歌剧比赛第一名而赢得“卡拉夫”一角,成为当时制作中唯一的中国演员,与维罗纳歌剧院合作演出这一不朽名作。在多年的演出中,韩蓬积累了丰富舞台经验,唱演更显成熟与老到,深情演绎的一曲“今夜无人入眠”博得满场喝彩。另一位“卡拉夫”——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近几年来从《晨钟》里的李大钊到《天地神农》里的伯强,在原创作品舞台上频见其身影。对于第一次挑战卡拉夫,于浩磊坦言有压力也是动力,特别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外剧院,更需要在舞台上对声音的呈现做自我调整。在6日晚的演出中,于浩磊匀称地分配自己的声音,收放自如拿捏到位,充分展现和享受了这个自己的“无眠之夜”。

除了两对主演外,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饰演的柳儿也是一再博得全场观众喝彩的宠儿。徐晓英将柳儿的刚柔并济演绎得丝丝入扣,声音动人、举止传情,将戏剧冲突推至高潮的舞台表演,给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柳儿是徐晓英近年来不断上升的一个角色,相比此前的舞台,她自我评价这次“更为成熟了,但仍然是一个在舞台上不断学习的过程”,希望这个角色能成为自己这段时期的一个标志。饰演帖木儿的男低音歌唱家余杨以及饰演平、庞、彭三位大臣的陶阔、郑瑶、吴波涛三位歌唱家都是一角到底,两场彩排外加三场演出连唱五场,与两组“公主王子”轮番同台飙戏毫不逊色。特别是平、庞、彭三位唱演俱佳,恰到好处的表演引发现场观众阵阵会心的笑声。

值得一提的是,迪拜童声合唱团30位活泼可爱的孩子身着中式服饰,在满月中缓缓行来,与上海歌剧院的演员们在舞台上共同唱响“茉莉花”,成为此次中阿合作舞台上的精彩亮点。同国内接受正规声乐训练的童声合唱团不同,这群8岁上下的孩子们的声音更为纯真质朴,也都是第一次登台演出。孩子们在导演、合唱指挥的带领下,认真地一次次走台排练,三天的演出一天比一天精彩。

在三场《图兰朵》的演出中,观众们毫不吝啬其热情与赞美,对舞台上的艺术家们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谢幕时甚至给予了长时间起立欢呼的待遇。有来自菲律宾的观众表示,这是一个极具东方色彩的舞台呈现,从服装到背景,都能看出地道的中国色彩,在迪拜能够看到这样的演出,感觉非常亲切。一对身着当地服饰的夫妇是第一次看中国艺术家演出的歌剧,在来观演前已经通过网络详细地了解了这部作品及远道而来的上海歌剧院,他们认为这部普契尼的作品非常美妙,而中国艺术家们的演绎让人身临其境倍加感动。

左上: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饰演的柳儿与男低音歌唱家余杨饰演的帖木儿

右下:陶阔、郑瑶、吴波涛三位歌唱家饰演平、庞、彭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倪坚、中国驻迪拜总领馆总领事李旭航、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佩艳出席观摩了演出,对上海歌剧院的全体演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倪坚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将《图兰朵》带到迪拜,从观众的掌声欢呼声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唱还是演都深入人心,是一台高质量、高水平的歌剧演出。倪坚特别提到,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恰逢中国和阿联酋建交35周年,明年世博会也将在迪拜召开,在这重要时刻,上海歌剧院带来的精彩演出,无疑对两国的艺术文化交流与合作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指挥许忠在第三场演出谢幕后,用“三场演出,同一标准”来总结《图兰朵》的完美谢幕,“维持稳定且高水平的演绎,是我们上海歌剧院艺术实力与专业素养的体现!”

上:30位孩子组成的迪拜童声合唱团与上海歌剧院的演员们在舞台上共同唱响“茉莉花”

左:可爱的孩子们与“中国公主”和慧在后台合影

跨越语言差异的江南“早春”

大多数观众仅对上海歌剧院的歌剧作品如数家珍,而《小刀会》《宝莲灯》《半屏山》《奔月》《凤鸣岐山》等在中国舞剧历史上书写过浓墨重彩之笔的剧目,却鲜为人知。作为一个具有原创舞剧光辉历史的院团,上海歌剧院一直致力于舞剧团的规划发展。除了在歌剧演出中呈现不可或缺的舞蹈场面,原创舞剧的排演也始终列在创作日程上,现代舞剧《早春二月》正是上海歌剧院近年来打造的力作。

该剧取材自中国作家柔石的小说《二月》,由著名编导王媛媛及其合作团队操刀,借用现代舞的表现形式,尽显1920年代中国江浙地区以萧涧秋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彷徨、苦闷与自我救赎。《早春二月》在2017年首演后,经过多番修改及巡演,舞台呈现日臻成熟。为了此次迪拜巡演,上海歌剧院舞剧团在今年4月邀请编导王媛媛来沪进行拉练式的剧目恢复与修改排练,更针对迪拜演出的全新主演阵容进行强化训练,力求演员的每一个动作甚至眼神都经得起仔细品味。

在《图兰朵》迪拜首演后的第二天,30余位舞剧团成员就恢复了日常的训练课程。迪拜歌剧院二楼的Studio里,一个半小时的基训天天不落,下午基训和舞剧《早春二月》的排练,晚上《图兰朵》演出,成了这群舞者们每天的常态。分管舞剧团业务的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吴洁每天亲力亲为,示范、讲解,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帮助舞蹈演员们纠正动作和姿态,“算起来,这是我们上海歌剧院近30年来首次带一部完整的舞剧亮相国际舞台,全团上下都力图调整出最好的状态。”

舞剧团的首席演员杨晶晶,作为原版《早春二月》中陶岚的扮演者,在编导王媛媛无法到场的情况下,除了完成自己的排练,还担负起给新主演们抠动作的重任。杨晶晶说,现代舞的训练体系一部分来自芭蕾,虽然是半脚尖,但对腿部力量的要求非常高,舞起来体力消耗相当大。这几个月磨合下来,演员们结合了中国舞中偏重手部和上身造型的优雅,与现代舞中腿部的力量和舒展,取二者之长,突出人物的情绪,力图唤起观众的共鸣。演出当晚,当一袭红衣的陶岚出现在中式圆形拱门前,一段双人舞,一次中国式内敛而含蓄的一见钟情,不需任何语言,仅用肢体动作就清晰地传达给所有观众。

出演主角萧涧秋的青年演员宋雨,原本是学中国舞出身,对于这部汲取了大量现代芭蕾语汇的当代舞剧,宋雨表示,“跳、转、翻是我们中国舞演员的强项,可是在这部舞剧中基本用不上,从双脚的站位开始转变,打破惯有的习惯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除了舞蹈技巧的不同,在人物塑造方面,宋雨从演舞剧《奔月》时后羿的魁梧体形刻意减重,以便更好地在舞台上更贴合萧涧秋的清瘦文弱。

另一位“萧涧秋”,身形更为高挑挺拔的李盛钊也在排演时给群舞男演员们“制造”了不小的难题。剧中为了表现萧涧秋的矛盾挣扎,有一段需要群舞将萧涧秋在舞台上用各种形态“拖来拖去”的舞段。通常男舞者们都是托举身材娇小的女舞者,如何能够优美地将这一段“纠结”呈现在舞台上,副院长吴洁甚至亲自上阵,指导群舞们如何借力使力,短短2分钟的舞段,李盛钊和群舞演员们一次次在台上翻滚,满身的汗水在舞台上清晰地画出一个个印记。

饰演文嫂的闵燕连演两晚,将文嫂忧郁、失子的痛苦乃至癫狂都演绎得极其到位。而另一位饰演陶岚的谭一梅,克服伤病的困扰,坚持在舞台上做出完美的呈现。

舞剧《早春二月》的两组主演:饰演陶岚和萧涧秋的杨晶晶和宋雨(上)、饰演文嫂的闵燕(中)及饰演陶岚和萧涧秋的谭一梅和李盛钊(下)

“第一次看中国的舞蹈,和我们中东的舞蹈有很大的不同,很柔美,能看得出这是一个讲述‘爱’的故事,非常喜欢……”演出结束,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舞蹈的现场观众便被舞者所展现出来的中国江南典雅之美所深深吸引。“现代舞追求对身体的解放、对程式的突破,台上演员的动作我在许多现代舞中都能看到,但配上演员的神情和舞台调度,却非常有东方审美的特质。”迪拜歌剧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向我们分享他的观舞体验。这正如编导王媛媛一直强调的那样,“尽管故事的年代背景是1920年代,但其中对人性的观照却是超越时代的共通话题。这部舞剧一定是基于时代、但打破时代的。我认为即便是年代戏,也不一定要用大家已经固化的、标签化的元素来呈现。我更希望打动观众的,是其中的精神内核,以及我们对原作的理解与诠释的表达。”

上:上海歌剧院原创现代舞剧《早春二月》带给迪拜观众中国江南典雅之美

国际合作彰显上歌匠心品质

此次迪拜之行是上海歌剧院继2018年爱沙尼亚萨雷马歌剧节之后,又一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之旅。作为中宣部“2019年文艺院团海外巡演项目”之一,也作为2019年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得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支持。

上海歌剧院此次之所以欣然应邀前往,不仅因为阿联酋是最早积极响应和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中东国家之一,亦是被迪拜歌剧院国际领先的舞台设备、年轻而开放的艺术气息所吸引。作为一个国内一流的文艺院团,上海歌剧院一直秉持着“文化走出去”的责任感,也坚持通过将自己最好品质的作品展现给世界观众来使他们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

从迪拜歌剧院行政总裁贾斯帕·霍普在首演前的介绍中,我们得知三场《图兰朵》均销售一空,两场舞剧《早春二月》的出票情况也很喜人,这充分说明了迪拜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对歌剧艺术的热情。他认为,此次合作是“两个伟大国度、两座城市及两大艺术机构之间的一次愉快的合作。这次合作让我深刻认识到,上海歌剧院这个第一个登上迪拜歌剧院舞台的中国艺术院团,具有相当出色的艺术水准与综合实力,尤其是其海外巡演的专业性。我非常期待未来的继续合作”。以《今日阿联酋》为代表的迪拜的当地媒体对这两场演出做了持续的大篇幅报道,媒体记者们在彩排探班时对于中国艺术家带来的表演连连赞叹“Amazing!”(太精彩了!)。

精彩舞台呈现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从2018年5月开始的双方初步接洽到年底正式合同的签订,从今年3月开始的国际差旅安排,到7月中旬8个装满服装和道具集装箱的及时离港,大件乐器在当地的租借以及演出前与迪拜当地媒体采访细节的对接,所有团队成员的日程安排及车辆分配等大小事务,都在双方剧院行政团队不分昼夜的“零时差”国际联络中一一推进落实,为大部队的顺利出访提供了坚实后盾。迪拜剧院方甚至特意腾出两间办公室供中方工作人员使用,还安排了中国籍的剧场服务人员提供引导服务,更不用提《图兰朵》演出完毕双方舞美技术人员早已在一旁候场连夜拆台确保接下来《早春二月》的进场装台,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确保了高水准的演出。

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范建萍介绍,“从2016年起,上海歌剧院先后与伦敦大剧院、伦敦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爱沙尼亚音乐会策划公司、摩纳哥蒙特卡洛歌剧院、美国哥伦比亚艺术管理公司等多家国际知名音乐机构合作,成功完成了多个巡演项目。这其中既有经典新制剧目的参演,也有比较单纯的经典及原创剧节目海外商演,还有共同制作、共同演出的深度合作。而在今年的迪拜项目中,我们首度尝试与世界级歌剧院成本共担、风险共担、票房共享的合作模式,开启了中国舞台艺术作品与国际主流剧场平等合作的先河,亦为中阿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谱写新的篇章。”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表示,“这次迪拜歌剧院邀请上海歌剧院为其新演出季作开幕演出,一方面体现了迪拜方对我们艺术品质的充分信任和对这次合作的高度重视与期待,另一方面也有力体现了上海歌剧院的品牌影响力与吸引力。”

此次上海歌剧院的迪拜“剧”献,不仅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实践,也是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全世界更多观众认识和认可了上海海派文化和上海歌剧院,成为上海歌剧院为打开中东地区演出市场大门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2020迪拜世博会周年倒计时之际,《图兰朵》和《早春二月》向迪拜观众所展现的中国文化实力,既是为中国文化的预热造势,也对迪拜世博会所提出的“心系彼此、共创未来”最好的艺术诠释。

右页: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倪坚、中国驻迪拜总领馆总领事李旭航、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佩艳与上海歌剧院《图兰朵》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猜你喜欢

图兰朵歌唱家歌剧院
论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创作的中国元素融入及启示
小歌唱家
歌唱家与报晓员
草丛里的歌唱家
歌剧 《图兰朵》的故事(二)
藏戏表演舞台调度传承与发展的点滴思考——以新创藏戏剧目《图兰朵》为例
国家大剧院第一部自制歌剧《图兰朵》再度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