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策略
2019-10-23马韫慧
马韫慧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情境化教学课堂,就能够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汉字知识使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让学生自主思考,掌握知识。文章主要是对如何在识字课堂上开展情境化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措施,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19-0063-01
识字教学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是学生开展接下来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要想能够进行阅读和写作,也需要以识字作为基础,因此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当前大部分教师仍然是让学生被动的死记硬背汉字,不能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在当前,语文教学的内容也逐渐的变多,信息量也逐渐的增大,因此,利用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教学课堂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情境化教学课堂的概念
情境化的教学课堂主要是指教师把情境教学的理念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教学内容和情境相联系,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分析问题,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化教学情境。情镜化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调动他们的感官,让他们能够情绪受到感染,从而能够对于汉字的学习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的情感体验。
二、情境化教学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兴趣。利用情境化的教学课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学习创建良好的环境,使得教学情境和识字教学具有一定的关联,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精彩的图片,优美的音乐以及与识字相关的小故事,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对于汉字的学习充满兴趣,乐于去追求和研究新鲜的事物。
(二)降低学习难度。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汉字识字教学是其中,主要的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在这一阶段需要认识上千个汉字,因此他们的学习负担也是比较重的,而在传统的识字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让学生反复的进行背诵,进行抄写,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并且效率也比较低,使他们对于汉字失去兴趣,而利用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就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将汉字和图形相结合,利用形象的方法进行记忆,有效降低汉字学习的难度。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情境化的识字教学课堂上,教师就不再利用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而是将教学内容和情境相互联系,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教学内容相联系,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教师合理的指导之下掌握汉字知识,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渊源,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能够主动的思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三、识字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好玩,因此在识字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这样也能让他们的兴趣得到激发,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识字教学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用“找朋友”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写着一些偏旁部首,让学生通过组合卡片的形式来组合汉字。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找出“住”这个汉字时,就可以让学生卡片进行快速的组合,然后教师就可以对汉字进行讲解,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很快的记住这一个汉字。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转盘的游戏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具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例如教师就可以把相同的偏旁部首写到转盘固定部分,把不同的部分写到外面的转动部分,让学生转动转盘来构成汉字,这样在游戏当中就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汉字。
(二)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图识字。由于小学教材当中具有很多图片,大部分教材都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编写的,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图片,通过图片自己学生的感官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这样也便于学生进行记忆,例如教师在平时就可以让学生画一些他们喜欢的小玩具,并且在他们画出的物品旁边标上汉字,通过图片来学习汉字,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在当前多媒体,已经开始走进小学识字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学习汉字就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形式把学生们需要学习的汉字展示出来,同时还可以配上一些适当的动画,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具有吸引力。例如在课堂上讲解一些象形字时,教师就可以配上适当的图片,放出相应的音乐,展示这些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够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四、结语
总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让学生掌握汉字也是他们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当前的识字课堂上,教师就需要利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到汉字学习更加有趣。
参考文献:
[1]夏令.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速读(上旬),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