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忠言”不再“逆耳”
2019-10-23武莹李秋云
武莹 李秋云
摘 要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理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但是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对于学生的过失错误,不能视而不见。班主任要使批评达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注意批评方式,讲究批评艺术,否则,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
关键词 班主任;批评教育;问题学生;原则和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9-0057-01
新时代的教育不仅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没有温度的教育,但批评教育学生是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讲究艺术性的,如此才能起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成长的作用。
一、批评教育学生需把握的些许原则
(一)尽量不公开原则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不适宜在有其他教师或者同学在场的情况下,要考虑学生的脸面问题,以免使其更难堪,对于一些不太大的错误,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尽可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对那些犯错误很严重而且影响恶劣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公开进行处理。
(二)公平原则
学生犯了错误,要允许他们说明原因。批评的时候要公平,把当事人双方的责任定性清楚,不能有所偏袒,这样处理,双方都没有意见。班主任在批评教育之前,需要先深入到学生当中,广开言路,了解学生犯错误的来龙去脉,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不论是好生还是差生,只要所犯错误性质相同,班主任就要一视同仁,公平地进行批评教育,绝对不能区别对待,否则,容易导致同学间的关系不和谐,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二、批评教育学生需懂得的点滴艺术
(一)起——“爱”字先行!尊重“问题学生”,让他们感受爱的温暖
每个班都有这么一些“问题学生”,他们也有许多优点,但是很多“问题学生”感情有缺失,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得到关爱、得到温暖,所以学生做了错事或违反了纪律,班主任首先要尊重他们,怀着爱心,含着理解,心平气和地加以引导,想尽办法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尽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只有让他天天有事干,他才没有精力去制造“问题”。转化一名“问题学生”,可以带动整个集体的进步,所以其意义非常重大。
(二)承——“巧”字先鋒!讲究批评的艺术技巧,使他们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
1.把握处理时机,防患于未然。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求学生尽量每个周末进行小结,不限体裁、不限内容、不限字数,表面上,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际上,学生的思想动向能够在随笔里得到很好的反映!学生会写自己的学习情况、会对老师说心里话、更能对不良现象及时反馈。每周小结我都会认真看,认真回复,这是笔者最有力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再结合自己的观察,笔者会私下里与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学生谈话。此次谈话,不提缺点,只总结进步,提要求。这场谈话会像一场及时雨,学生会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与重视,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及思想滑坡,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批阅和回复学生的随笔,似乎给自己额外添加了工作量,然而却使我的工作取得了主动。
2.瓦解团伙,“擒贼先擒王”。对于班里的“问题学生”,千万不能让其抱成团,倘若那样,管理的难度就会增加许多倍。擒贼先擒王,这个时候,应尽量抓住主要“领导者”,为我所用。凭借主要“领导者”的影响力,工作起来又便利,又省劲。刚接班时,就听任课老师给笔者介绍过班里的“问题学生”。运动会时,笔者观察到一名主要“问题学生”体育非常好,在运动会上又表现出热爱自己的班级的一面,笔者又从侧面了解到他小学时期还是很不错的学生。针对他这个优点、性格特点采用激将法将其收拢,并让他帮着管理班级的纪律。之后在同学中树立他的威信,又在后来趁他犯错误的时候连着烧了他几把火,现在,他虽然还是有点毛病,但是毕竟不是班里最让笔者头疼的人!而且在同学的每周反馈中,笔者也看到了对他的评价:管纪律时能做到公平公正,让同学服气!
(三)合——“恒”字压阵!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真正有效转化问题学生
学生教育转化最大的难点就是“反复无常”,很多“问题生”当着班主任的面承诺得很好,表现得很乖巧,但背着班主任又是另外一套。还有的“问题学生”这段时间表现有好转,但过一段时间情况又开始恶化。所以,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爱心,只有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及时地指出错误并长期正确地引导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转化。
艺术化的教育批评,是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是老师一束关注的目光,是老师一句提醒的话语。只有善意、友好的批评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巧妙得体的措辞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只有艺术化的教育批评才会让忠言不再逆耳。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