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2019-10-23怀芳
怀芳
摘 要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学校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在当下,信息化教学已在各个层次的教学里渗入。对初中生来说,这种信息化教学是他们更好学习的一种新时代方式。信息化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种结果下,对初中生教育方式要不断变更。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前任的知识,更要让他们接触到现在的互联网资源。所以互联网资源融入英语写作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R857.3,G623.31,G212.2,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9-0030-01
当今世界是一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任何事情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得以更好地发展和利用,教育也是如此。虽则互联网的普及,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团体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投身到更好的教育体系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学会利用网络进行更好地教育。
一、借依托信息技术,扩大学生英语写作词汇量
中国俗话讲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有再巧妙的学习方法,失去基础的奠基都将成为一纸空谈。所以教师在培养中初中英语写作能力,要注意学生词汇量的掌握。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才可以随心应手的通过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笔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比較关注学生们的词汇掌握量,除了学习书本上简单的词汇外,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在百度中搜索出适合中学生背诵记忆的500个课外单词,为学生进行打印,人手一份,要求学生每日晨读时背诵10-15个单词,在近乎一年的坚持记忆下,班上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但从词汇量的掌握来看就明显超出其他班级很多。
除此之外,笔者在每节课的多媒体开头都会为学生摘录一些比较鼓舞激励人心的英语好词好句,在课上一分钟之前为大家进行解读,让学生将其抄写英语积累本上,时时朗读一番。例如,笔者的PPT上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话:You got a dream,you got to protect it.(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选自影片《当幸福来敲门》。
在这样的日积月累的学习下,通过利用多媒体或者网络,不断去拓宽学生英语学习的路径,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立足信息技术,坚持写作练习
随着科技大发展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很多地区都拥有了比较完备的学习条件,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中,既有多媒体的影视播放的条件,也有写作的综合教室。配备着统一的耳机和电子计算机,学生可以进行每周一到两次的练习。事实证明英语写作的提高必须要保持写作的同步训练,四者缺一不可。所以笔者在教学时模拟大学的试听说教室,在多媒体教室中通过网络寻找一些资料或者题库,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训练。
例如,进行写作训练和复述,让学生将听到的内容以书面表达的方式再复述出来,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词语组织和运用的能力。而英文写作中,第二大重要的就是语法的正确运用。教师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既可以掌握学生语法运用的能力,纠正其中国式英语的错误之处,改善语法的运用。
实质上,笔者认为,对于中小学写作课教师完全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去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这并不是纵容而是顺应学生的天性,在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融合后有序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地学习。例如,在讲解一些比较严肃的或者学生很少经历的话题时,比如,作文中的外交关系,对于大自然更深的体验或者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珍惜类比较抽象的话题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电影或者参与观察进一步地体验感受学生们日常所无法体验的情感。例如,《疯狂动物城》、《功夫熊猫》、《冰川时代》等,引导孩子们感受与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运用网络资源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孩子是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但是有些学生尤其是英语学困生,他们本身的学习成绩就不好,对待英语学习更是非常自卑、比较内向,在写作的时候往往是“不敢下笔”,这些学生占到了全体学生的1/7左右,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个群体,提升孩子的写作自信心,这样才能够激励孩子学习好英语,在写作课堂中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率。
将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相互结合之后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的地方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教师需要了解自己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学生也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定位,这样教师才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生才能相对轻松的接受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创新从而突破自我,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
四、结语
除了在多媒体教室外进行有效训练写作来提高中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学习时下最为流行的慕课。在线与名师交流,听名师讲课,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更加深刻优秀的教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借鉴网上其他教师的授课经验,改变教学思路,及时总结经验反省自己。
参考文献:
[1]吴凤峻.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问题诊断及改进措施研究[J].学周刊,2018(3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