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之道 道之悦
2019-10-23邹彦
果要概括罗小平教授毕生的著述,笔者愿意用“道”与“悦”两个字。“道”可以概括她研究中的汇融、敢为天下先和逻辑性;而“悦”则无疑是在她学术探索中所反映出的人生之悦。
美学问题是罗小平教授所有研究的基石,美学本身也正是对于“道”的探寻;而在其数十载的问道中,“汇融”则成为最能代表其文化身份的关键词。“汇融”一词是从罗教授《音乐美的积淀》(下简称《积淀》)的自序中借用过来的,这是如钱仁康、缪天瑞和周文中等老一辈学人共同的治学特点。在随后几代学者中,罗教授无疑是在研究视野上明确具有汇融特征的一位。这一特点在她人生中的第二篇学术文章——她就读于中山大学文艺理论专业研究生时,1983年发表于《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并立即被《文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所转载的《试谈文学欣赏想象再创造的特点》中已经埋下了伏笔,并因其作为一位女性音乐学家的身份,以及随着她跨越大江南北和海内外的生活经历、对于学术研究的半世纪追求而日趋多元。
从学科而言,罗小平教授集钢琴演奏、音乐美学和文学研究于一身,因此她的著述涉及到了音乐表演美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史学、音乐评论和文艺评论甚至短篇小说。
从地域特征看,她立足于广东,上世纪90年代担任了“岭南音乐文化研究”学科带头人,因此她的学术研究触角自然延伸至广东音乐特别是冼星海音乐美学思想;她在加拿大访问期间的随笔,如《食在温哥华》等,读起来亦令人赏心悦目。
从时间特征看,随着罗教授阅历的增长和学术的积淀,她对于学术名家、“老年精神音乐学”(罗教授首倡)开始不断关注。在对于学术名家的研究方面,她特别能够发现同行音乐学家闪光的一面,撰写了多篇文章或序言为同行喝彩。她不仅向如于润洋、张前、赵宋光等前辈先生学习,为同辈学者如王少明的著作做序,而且对于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也颇为关注,如她为段召旭《肖邦国际比赛的美学审视》撰写的书评。在步入花甲之年后,罗教授又开辟了新的研究疆域,完成了《老年精神音乐学刍议》和《老年·音乐·精神——老年精神音乐学简明手册》等著作,推动着音乐学界对于老年人的关注。
从性别角度看,罗教授在近十年中,采访了10位“快乐女性”,将她们美好的人生经历与大家分享。作为一位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的女性,罗教授特别擅长与他人合作。她与现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冯长春教授合作的《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获广东省政府颁发的优秀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以及分别与修海林、黄虹二位教授合作的《音乐美学通论》和《音乐心理学》(获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著作,都成为了中国音乐学界的经典文献。
而所有的这些“汇融”,其原因最终都能归结为罗小平教授毕生对于“美”的追寻,对于“道”的探索。“道”是罗教授终生的追求,“道”也成为罗教授生命的寄托。
“敢为天下先”则是罗小平教授在问道求索中最令人肃然起敬的一面,这突出表现在她对于音乐表演美学、音乐心理学和老年精神音乐学这三个学科的研究中。
音乐表演理论是近十余年来国际学界的研究热点,罗教授1986年发表于《音乐研究》的文章《音乐表演再创造的美学原则》是我国在此领域中最早的研究,即便是在国际范围中看,也是非常早的研究成果。想到研究这一课题,毫无疑问是与她曾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演奏的经历和对于美学问题的不断思考密不可分。文中提出的“需要在音乐表演的创造中把握历史与当代、民族与民族、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表演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三个方面。她提出“研究该时代的审美意识特点”“把握这一时代的历史个性和特殊的风貌”,这与当下表演领域中不断被倡导的“有历史依据的演奏”(HIP)也不谋而合。特别引起笔者兴趣的是,文中以傅聪先生的演奏来例证“运用本民族审美意识、气质和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参与创造”,这种具有人类学文化身份的观点能够在上世纪80年代被提出,的确难能可贵。这篇文章中类似的真知灼见比比皆是,时至今日读起来仍然熠熠生辉。
除音乐心理学和老年精神音乐学之外,引起筆者兴趣的还有罗教授所率先提出的“生态美学”这一生态学和美学相融合的学科。文章中指出的如“以生态美学观分析、梳理中外音乐观念中的生态意识资源”“如何在音乐一二度创作的立美实践中体现生态美学思想”“音乐生态美创造与欣赏的共性与个性”在内的九个生态美学在音乐美学中的研究论题都是需要我们加以探索的内容,也为后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究其根本,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背景造就了罗小平教授在学术研究中的巾帼不让须眉。
罗小平教授问道与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逻辑性”,这依然与其美学研究这一基石密不可分。罗教授的文章布局往往是条分缕析、纲举目张,不仅论点明晰扼要,且论据充分有力。
《从文化学角度谈星海》一文的三个部分“星海的审美趣味”“星海与诸文化环境”和“诸文化环境与审美趣味”彼此区别又相互关联;《音乐价值三议》在以往研究的范围之外,对“音乐价值关系的主体与客体”“音乐美的价值特征”和“音乐审美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论点鲜明。在《试论音乐创作中的灵感》一文中,谈及灵感是作曲家“有意识的追求”时,罗教授引用了苏联作曲家捷尼索夫的话可谓恰到好处:“想象力不断向我们提供新的组合,而我们把它们加以比较,并在心里加以分类,有用的组合就变成了草稿,无用的,稍加思索之后就抛弃了。”
让笔者敬佩的是罗教授对于美学、心理学复杂问题进行论述时的严密思维和缜密逻辑。
《音乐价值三议》一文在提及什么样的音乐才是美的音乐时,罗小平教授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在一定行为中产生的、能体现人类审美意识对象化的有序音响结构形态就是美的音乐。”这样精辟的文字,足以赢得持不同观点的人对罗小平教授的尊重。
罗小平教授所撰写的美学文章的结构,或“从大到小”,或“层层递进”,或“比肩为邻”,无不体现出她思考问题和谋篇布局的严谨。女性所特有的敏锐与内觉令她将深奥的哲学问题用理性而又精炼的语言传递出来。《试论音乐创作中的灵感》一文对于“灵感的触发”的分析,遵循的就是并列式的写作方式,“外在刺激”“主体外化”“潜意识的显化”和“梦中出现的灵感”被逐一论述,涵盖了作曲家灵感来源的主要方面。
读罗小平教授的文字如同与她交往一样,令人愉快。王国维在《三十自序》中称:“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然而罗小平教授却为我们呈现出了既可爱又可信的美学论述。如《试论音乐创作中的灵感》一文,在谈及灵感特征的时候,罗教授采用了中国古代典籍中非理性主义的那种诗歌般的语言代替了枯燥的论述——引自袁守定《谈文》的“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引自陆机《文赋》的“来不可遏,去不可止”、引自袁宏道《袁中郎全集》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引自刘勰《文心雕龙》的“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这不仅反映出了罗小平教授宽阔的阅读视野,而且任何读者都会在这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她的问道之悦。
从阅读《积淀》中的学术文章可知,罗小平教授的问道之路充满着她的不懈努力。迄今为止,罗小平教授有9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论文被《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刊登文摘,一篇被《人民音乐》转载6000字文摘;有24篇论文受到《中国音乐年鉴》相关栏目评介,一篇论文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一篇论文获广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罗教授对于学术努力执着,但她的文章从未失去乐趣——从弱冠到花甲,她的文字越来越显得轻松与洒脱;道之悦在《积淀》中的随笔与访谈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像是餐前小食或是餐后甜点般文字又为我们呈现了罗小平教授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一面。她的著述之所以有魅力,不仅仅是学问本身,而且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人性的力量,感受到她对于“人”发自内心的爱。
笔者不妨再摘抄《我记忆中的陌生人》中的一段:“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豪爽的朋友给大家点了不少菜。相貌平平的女服务员却对他说,你们人不多,几个菜就够了,太多吃不完。我们也连忙帮腔:够了!够了!何必如此破费。女服务员开心地笑了,宛若牡丹绽放。”这一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场景,看似平淡无奇,却被热爱生活的罗教授捕捉了下来。文字中并未有“善良”二字,也没有任何华丽或生僻的词语,“相貌平平”到“牡丹绽放”,寥寥数笔,一位好心肠的女服务员的形象跃然纸上。
《积淀》中选择的几篇关于快乐女性的访谈,看似是谈几位女性的人生经历,實则是对于人间正气的弘扬。
文如其人——尽管是陈词滥调,也需要旧调重弹。值得同行学习的不仅是《积淀》中主题丰富的文章,而且还有罗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与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淀》呈现的是双面罗小平——道之严肃、悦之快乐。
邹彦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