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融致美
2019-10-23汤广文
汤广文
【内容摘要】会意字是汉字“六书”的一种,它的分类多样,但有一种特殊的会意字,就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符组成。这类会意字的结构特殊,具有重心稳定、对称、运动等形式美的诸多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对此类汉字的分析,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人造字的思维方式和聪明智慧。
【关键词】汉字 会意字 形式美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三种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表意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何谓表意?“实际指的是汉字在表词方式上的一种特性,即以文字的构形与文字所记词(语素)的意义发生特定联系。①”换句话说,汉字的形与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正确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对于了解和把握汉字的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
说起汉字造字法,不能不说“六书”。它是前人根据汉字的结构总结出来的六种造字和使用法,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关于“六书”,后世学者大都袭用了东汉学者许慎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对于“六书”,许慎采用了举例释义的方法。关于“会意”,他是这样下定义的,“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前八字的解释比较含混。概括来说,“比类”,是指把几个字符组成一个新字;“合谊”,是指把几个字符的意义合在一起,从而表达新的意义。“凡是会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字,我们都看作会意字。②”比如,“信”由“人”字和“言”字组成。“信,诚也。从人,从言。”(《说文解字》)表示人说话要算数,应该要讲信用。
有人统计,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收录的会意字共1167个,其数量虽仅次于形声字,但仅占全书不到1/8。不过,会意字相较于象形字和指事字,则多得多,故而情况复杂。对于会意字的种类划分,有的学者分为两种,有的则分为三种、四种,甚至是五种。这其中,有一种会意字在字形上很特别,它的数量不足一百,细究起来,尤多难惑,但饶有趣味。它是由2~4个相同字符组成,或并列,或重叠,表达一个新的含义。比如“誩”“畕”“艸”“刕”“茻”(“莽”字古文)“?”(古文“雷”字),有人谓之“同体会意字”“同形会意字”……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称之“重复同一偏旁而形成的会意字。”
本文将着重分析其中由三个相同字符组成的特殊会意字。我们将采用许慎类似的方法——举例释义,一一去解析。
“劦”:“同力也。从三力。”“力”字,原是耕地用的农具“耒”的象形,后引申为力气、力量。古人常常一起耕作以提高生产效率,故而“劦”,引申为合力、同力、协和、协同。古同“协”。
“垚”:“土高也。从三土。”指地势高。古同“尧”。多用于人名。
“孨”:“谨也。从三子。”指一个人懦弱,谨小慎微。以三子示意,由于小孩年小自然显得懦弱一些。
“惢”:“心疑也。从三心。”疑虑、心疑。以三心示多心为疑之意。“有靦瞢容,神惢形茹。”(左思《魏都赋》)古同“蕊”,花蕊。
“皛”:“显也。从三白。”以三白意为皎洁,明亮。段玉裁注:“显也。显当作?。显,头明饰也。?,众明也。”“虚皛湳德,缪彰甲吉。”(《潘岳·关中诗》)
“譶”:“疾言也。从三言。”(1)说话快。(2)话说得不停。(3)古同“话”。
“厵”:“三泉也。从三泉。”众泉并流。古同“源”。
“芔”:“卉,艸之总名也,从三屮。”各种草本植物的总称。与“艸”字的意思一样。
“猋”:“犬走貌。从三犬。”(1)犬跑的样子。以三犬示群犬奔跑迅捷的样子。(2)迅速。“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九歌·云中君》)(3)古通“飙”。现代汉语中的“狂猋”“猋风”,指暴风,旋风。“猋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
“ ”:“疾也。从三兔。”兔善奔跑。三兔示意跑得更快。段玉裁注:“与三马三鹿三犬三羊三鱼取意同。兔善走,三之则更疾矣。”
“毳”:“兽细毛也。从三毛。”鸟兽的细毛、绒毛。
“森”:“木多貌。从三木。”以三木喻树木之多,众木成森。浓荫铺地,茂盛繁密,又引申为阴沉、幽暗等。“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轟”:“群车声也。从三車。”象声词,形容车辆行进的声音。引申为巨大的声音,比如轰鸣、轰击、轰雷等,现简化为“轰”字。
“鱻”:“新鱼精也。从三鱼,不变鱼。”徐锴曰:“三,众也,众而不变。是鱻也。”即许多鱼在一起而没有变质,保持新鲜的状态。所以“鱻”是新鲜之“鲜”的本字。
“羴”:“羊臭也,从三羊。”“羊臭”,指羊的气味——膻气。这种气味有人欢喜有人厌。段玉裁注:“羊多则气羴,故从三羊。”“三羊”意为羊多,膻气则更浓。该字是“膻”字的初文。
“磊”:“众石也,从三石。”以三石相叠表众石堆积的样子。“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楚辞·九歌·山鬼》)
“蟲”:“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尔雅·释虫》)“虫豸”,泛指虫类小动物。三虫为蟲,以示其多。它既是昆虫的通称,又可泛指其它动物。现简化为“虫”字。
“聶”:“附耳私小语也。从三耳。”指附在别人耳边悄悄说话。以三耳表自己两耳在旁,他人一耳在中、自己口边之意,或表细听。现简化为“聂”。
“骉”:“众马也。从三马。”众马奔腾的样子。
“焱”:“炎也,火华也。从三火。”指火花之多也。李善注:“言光之盛如火之华。”
“叒”:(1)“日出出东方暘谷,所登榑桑叒木也。从三又。”徐锴曰:“叒亦木名。东方自然之神木。”古同“若”。(2)指“若木”。古人发明取友之义,同心同德,彼此可相辅相成之意。
“雥”:“群鸟也。从三隹。”鸟群则噪,其声嘈杂。群鳥居于树上便是“集”字。
“淼”:“水大貌。从三水。”形容大水浩渺。“淼南渡之焉如?”(《楚辞·九章·哀郢》)该字不见于《说文》,收录在宋徐铉新附字中,又作“渺”。
“靐”:“靐,靐靐。”(《康熙字典》)形容隐隐雷声。
“麤”:“行超远也。从三鹿。”段玉裁注:“鹿善惊跃,故从三鹿。引申为卤莽之称……”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古书中多假借为粗细的“粗”字。
“舙”:“谋谮人也。从三舌。”“三舌”,指多言;好扯闲话,爱搬弄是非。人们常称这类人为“长舌妇”。在实际生活中它是男女不限的。“妇有长舌,维厉之阶。”(《诗经·大雅·瞻卬》)古同“话”字。
“众”:“众之也,从三人。”“人三为众”。三人,即代表众人。(《国语·周语》)
“晶”:“精光也。从三日。”“星”的本字。此处的“日”,指的是夜晚天空能看到的发光的星星。
以上所取之字皆收录于《说文》。另外,《说文》中还有一些没有收录的此类会意字,例如:
“犇”:“奔”字的异体字。“牛惊。”(《广韵》)“牛骇群走。”(《正字通》)即牛群受惊而走。
“掱”:扒手,贴身的小偷。字从三只手。其中两只手表示“正常的手、掩护的手”,第三只手表示“偷窃之手”。“沪人呼翦绺贼曰掱手,犹言扒手也。”(《清稗类钞·盗贼类》)
“鑫”:三金示钱多,是旧时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是个颇受欢迎的吉祥文字。“宋子虚名友,五子以鑫、森、淼、焱、垚立名。”(张自烈《正字通》)用此五字命名五子,暗含五行之循环,既有趣也高雅。
“瞐”:“美目也。”(顾野王《玉篇》)“目深也。”(司马光等《类篇》)(1)美丽的眼睛。(2)美的样子。(3)目光深邃。
“飍”:惊跑的样子,像风吹一样。“弛谢如惊飍。”(韦应物《拟古诗·其三》)
“畾”:“音雷。田閒也。”(《唐韻》)(1)古代一种藤制的筐子。(2)古同“雷”。(3)古同“垒”。(4)田间的土地。
“赑”:(1)用力的样子;贝壳比较坚硬,故而“三贝”,比喻众贝聚集,含有坚硬之意。(2)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状。
“矗”:有“高耸”之义,该字出现较晚。“矗,高起也。”(《正韵》)“崇山矗矗。”(司马相如《上林赋》)“矗,耸上貌。”(《篇海类篇》)“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杜牧《阿房宫赋》)
细细分析以上所举事例,从中我们不难可以发现以下的一些特点:
一、这些会意字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说文解字·叙》谓汉字初文乃是“依类象形”而得,其取象如同中国道家文化中八卦的创制,“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非常符合古人观察周遭和世界的原则。我们在此不妨将以上的会意字做一简单的归类。
(一)动植物类
“赑”“芔”“森”“犇”“麤”“雥”“叒”“蟲”“羴”“骉”“猋”“鱻”“ ”等。
(二)阴阳五行类
“鑫”“淼”“焱”“森”“垚”等。
(三)身体器官类
“众”“品”“瞐”“掱”“舙”“聶”“惢”等
(四)生活器物类
“轟”“劦”等
(五)土地山川类
“厵”“淼”“垚”“磊”“畾”“矗”等
(六)气象天文类
“晶”“飍”“靐”等
通过归类,我们发现这些会意字的产生,有赖于古人对自然、对生活的观察,对经验的综合,对直观感性的顿悟和思考。不过,汉字“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者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他决不是一味的模仿自然,他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③”“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的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出发的(而尤以‘见为重要)。④”
二、由“三”个相同的字符叠加而成的特点,更加反映了中国人的一些审美情趣。古人习惯地认为“三”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数”,“由最初的神灵符号,演化为祥瑞符号,终至广泛地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像其他的数字“六”、“九”、“十二”等等都是由“三”衍生发展而来。也即是说,“三”带有“度”、“界限”等的内涵。“事不过三”“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举一反三”等,它们都是“以三为多”的观念在文字形式上的体现。
(一)“三”在古汉语中,多为虚数,常常虚指,引申为众、多之义。比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凡一二之所不能尽也,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汪中《述学》)以上很多字都含有“多”“大”“强”等类似程度加强或范围扩大的意思。段玉裁在给“焱”字注解时,曾这样说道:“凡物盛则三之。”由此可见一斑。
(二)“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概念。例如,“三才”“三皇”“三公”“三甲”“三纲五常”“三教九流”“三从四德”,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三”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符号,更多地代表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天、地、人、自然、宇宙等相互关系的认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三”代表着阴、阳、和。“三生万物”则蕴含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发展变化。这是老子宇宙观的基本思想,也是这种认识的哲学表达。
(三)“三”使此类会意字在结构上具有左右结构与上下结构相结合的特点。有人称这种组合叫“塔型”结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或“品”字型结构。其特点上窄下宽,左右对称,重心安稳。从汉字形式美的法则去考察它,其具有的对称、均衡、运动、统一、完整、和谐等特征,都展现在这种形体构造之中,“反映着中国人对自然美法则的认识及其非凡的表现能力。⑤”
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随机获得的,自然不成体系。不过,通过一鳞半爪地分析,今人似乎可以从中领略到古人造字时的吉光片羽,即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聪明智慧。所以读懂了它们,也就读懂了古人。当代书画艺术理论家姜澄清说:“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中国人对形式美的鉴赏力,与漢字有密切联系……数千年来始终使用这种文字的中国人,不知不觉中陶养起了对形式美的鉴赏力,真可谓润物细无声。⑥”
注解:
五行,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摘自于百度网)
【注释】
① 李平. 中国文化概论[M].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209.
②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M]. 商务印书馆,1999:122.
③ 宗白华. 美学与艺术略谈[M].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204.
④ 姜亮夫. 古文字学[M].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69.
⑤ 李平. 中国文化概论[M].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213.
⑥ 姜澄清. 五七自述[J]. 书法,1993 (2).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