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2019-10-23孙传兰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设计

孙传兰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并且要注重问题的思辨性。这样才能够透过这些训练起到很好的知识巩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吸收这些内容,起到很好的教学推动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展开中,教师如果能够结合课程教学的知识要点有效设计一些课堂训练问题,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转换思维,调整课堂学习气氛,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很有效的应用知识分析探究问题的空间,能够考察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吸收程度。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并且要注重问题的思辨性。这样才能够透过这些训练起到很好的知识巩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吸收这些内容,起到很好的教学推动效果。

一、结合生活实例设计课堂训练问题

在结合课堂教学设计训练内容时,教师要找准方向,并且形成明确的切入点,这样课堂训练的效果才能够充分发挥。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看,课本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很多内容的设计都是从学生具体的生活经历出发,就学生日常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一种引导与训练。因此,教师可以多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一些典型的生活场景或者生活背景来设计课堂训练问题。这样的训练内容首先学生理解接受起来相对轻松,同时,大家也可以从自己真实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问题的分析讨论。这会让课堂训练更加有序的展开,学生也能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各种想法与见解。这才会让问题的讨论更有价值,也能够基于这些训练的展开与实施起到很好的教学推动效果。

比如,在教学《待人宽厚》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课堂训练内容。首先,教师结合两则社会见闻引入如下两则社会新闻:一则是电瓶车与自行车相“吻”,双方车主互相道歉,各奔东西;二则是两私家车相“亲”,双方车主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后大打出手,不仅阻塞了交通,其中一位车主还因伤住进了医院。引出这两个生活实例后教师随之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让大家来谈一谈上面的两种问题解决方式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上述案例中呈现的两种生活化的场景相信学生在生活中都会见到,都不会觉得陌生。从这样的实例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对于学生展开思维训练,这既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会引发学生就很多社会问题有自己的思考。这样教师才能够有效引出后面的教学主题,才能够结合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宽厚待人的作用与价值。这样的课堂训练方式让学生迅速融入到教学主题中,不仅如此,也带给学生思维上的引导启发,是对于知识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推进过程。

二、挖掘自身体验设计课堂训练问题

教师还可以挖掘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结合大家的经历来设计一些训练问题,这同样是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的方法。课本中在讲到一些行为规范和道德素养培养的内容时,教师的教学实施方式非常重要。教师如果一味地将知识内容灌输给大家,学生并无法产生非常强烈的共鸣,知识理解吸收也不够透彻。相反,教师如果能够从学生自身的感受出发,透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学生的学习体会会更深,大家更容易对于这些内容有认同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可以多从这个角度出发,透过挖掘利用学生自身的体验,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这样大家才会就讲到的知识有更深的接纳程度。

比如,在教学《勤劳节俭是美德》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每人买20份报纸到街上卖的实践任务。不少孩子在实践中口干舌燥,费尽心机,好不容易才将20份报纸卖完。然后,老师带着孩子们再去问卖报的老奶奶,卖20份报纸到底能够挣得多少钱?当老奶奶说只能挣到12块钱时,孩子们一个个瞪大眼睛,吃惊地说:“哇,太少了,真不容易!”经历了这个过程后,学生不仅很受震撼,内心的很多认知和价值也在逐渐建立。他们真正能够体会到勤俭节约的含义,也会有意识地从自己的行为方式出发,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做到勤俭节约,这才是教学效果的体现。

三、基于辩论探究设计课堂训练问题

对于有些值得分析讨论的话题和教学主题,教师在展开知识讲解与分析时不妨从引导学生探究辩论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课堂训练问题。这会让课堂的整体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激发。尤其是当教师设计一些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时,学生可以透过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问题分析。这会让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学生就问题的理解认知程度也会更高,这样的背景下大家才能够真正弄懂很多知识背后的原理,才会有效理解吸收这些内容。

比如,在教学《诚实做人》一课时,我利用本班一次运动会实例给学生出了个“两难”的问题:在我校刚刚举行的运动会上的100米决赛中,李强因脚扭伤了不能参加,这时张超悄悄地代替李强去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为班上争得了荣誉。老师请大家讨论:张超的做法对不对?这个问题提出后大家纷纷很感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一开始,持各种观点的学生都有,大家也分别结合自己的视角给出了一些原因。随着学生间辩论的不断积累,各种观点和思维的碰撞,一些站不住脚的观点慢慢消失,这个问题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有了这个背景后,教师再来引入本堂课的教学主题,学生不仅有良好的理解基础,大家也能够就这个问题的讨论过程形成非常直观的学习印象。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大家就具体问题有深入分析,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參考文献】

[1]胡八零.浅谈课堂训练的优化[J].广西教育,2002年13期.

[2]刘志刚.如何提高课堂训练的效益[J].小学教学研究,1998年09期.

[3]谢瑞.加强课堂训练力度扎扎实实提高教学效率[J].甘肃教育,1999年04期.

[4]李光宇.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初探[J].中学时代,2013(16).

[5]孙明新.小学思品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D].聊城大学,2017.

[6]范敏.在辩论中挖掘学生的思品潜能[J].江苏教育,1998年03期.

[7]杨家福.正确把握《思品与生活(社会)》的综合性特点[J].湖南教育,2003年12期.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