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
2019-10-23郝利荣
郝利荣
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来,爱国主义具有了更开放、更自觉、更理性的特质。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坚定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保障、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促使当代青年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基石。因此,为提升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引起青年爱国情感共鸣,加强新媒体技术运用,拓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领域;创新教学方式,激发青年爱国主义学习热情。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6-0280-02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党和国家赋予了其新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新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更开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更自觉: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心中牢牢扎根。更理性:实现青年爱国情感与国家制度的良性互动。
(一)更开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更开放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立足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让我国青年学习中华历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面向世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重视与别国文化的交流与学习,不断从他国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再发展。我国不发展封闭僵化的爱国主义,更不发展崇洋媚外的爱国主义,而是要将改革开放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发展集民族性,合作性,共赢性为一体的全方位开放的爱国主义。
(二)更自觉: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心中牢牢扎根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国家,爱国主义思想应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牢牢扎根,成为其所特有的精神基因。一方面要培养青年思想上爱国的自觉性。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真正做到内化于心,让爱国情怀成为当代青年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即使没有强制要求,依然可以谨记爱国主义思想的践行,真正做到思想上爱国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强调在行为上爱国的自觉性。目前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面临一定的困境,一部分人的爱国情怀仅局限于思想层面,没有打破单方面思想上爱国的壁垒。爱国主义思想的弘扬,必须实现从思想上自觉爱国到行为上自觉爱国的提升。每个人應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做起,从自己做起,发扬工匠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实现行为上爱国的自觉性。
(三)更理性:实现青年爱国情感与国家制度的良性互动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要避免情绪化的爱国行为,保证我国青年的爱国举动在国家制度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首先要合理面对争议事件。当前网络媒体高度发达,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当代青年与网络媒体的互动极其密切,青年必须具备相应的辨别能力,理性应对关乎爱国的争议事件,切勿做人云亦云的“键盘侠”。其次爱国举动要理性。面对严肃的国际争端问题时,要相信我国党和政府维护本国利益的决心和处理处理国家之间矛盾的实力。违背我国制度的情绪化爱国行为不仅维护不了本国利益,还有可能被一些试图蓄意挑起民族矛盾团体所利用,害人害己。新时代下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与国家制度相契合,实现青年爱国情感表达与国家制度的良性互动。
二、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培养合格优秀青年的关键,只有我国青年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才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坚定的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更好的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一)坚定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保障
新时代下的中国青年理应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但新时代下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一些社会不正之风影响着青年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我国社会风气总体积极向上,但在少数情况下,依然存在着没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情况。这种现象很容易引起我国青年对自己所奉行价值观的怀疑,从而其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其次,多元文化的思潮也冲击着我国青年的理想信念。多元文化中存在有利于我国青年成长成才的文化元素,但也不乏有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元素,这些元素容易影响青年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代青年必须做到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意识培育,可以增进我国青年对党和社会的认识,更深入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二)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
习近平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可见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识,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越是困难,生命力越是顽强,正是因为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与发展而不懈奋斗。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股巨大精神能量。青年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必须勇敢地接过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前进路上的巨大宝藏。因此,新时代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意识的培育,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促使当代青年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基石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中国青年要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首先要做到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努力培养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意识。让爱国主义思想在每位中国青年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每位中国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历史使命感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接班人。中国青年才可以有能力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创新爱国主义培育方式,促使青年更好的担当历史使命
新时代下,为促使青年更好的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进一步在增强教育内容时代性,加强新媒体技术运用,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努力,提高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一)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引起爱国情感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必须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首先,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更具有时代感。教育者必须及时掌握新时代的新情况,准确把握新时代的主题,合理利用新时代青年的兴趣爱好,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更新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做到与新时代相贴合。其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增强现实性。爱国主义教育只有及时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准确回答和解决好青年最受关注和关心的社会问题,才可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所以,必须让我国青年感受到爱国主义与自身工作,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进而更好的激发青年的学习动力。只有在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做出双向努力,才可以促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时代感,更受青年群体的关注,从而引起我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加强新媒体技术运用,拓宽爱国主义教育领域
当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空前高度,我国青年已经改变了传统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了新的阅读、学习、交流的特点。因此,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领域。首先,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大爱国主义教育覆盖面。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进一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占领网络阵地,促使网络市场更好地与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达到既拓宽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又净化网络市场的目的。其次,要综合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进一步丰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要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积极利用QQ、微博、微信等多种自媒体平台与网络新平台开展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多种新媒体技术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受教育者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可以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爱国主义学习热情
当代青年的主体依然是在校学生,课堂也就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但传统课堂师授生听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下学生的特点,其需要一些新鲜元素来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第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立足传统理论灌输的前提下,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新环节,新元素,来增加思政课堂的新鲜感。从而摆脱学生对传统课堂的审美疲劳,增强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学习的热情。第二,开展课下实践活动。尽可能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在实践活动中释放自己的爱国热情,并通过实践活动检验自己的爱国主义学习成果。让当代青年在实践活动中做到学以致用,提高爱国主义的觉悟和认知能力。通过创新爱国主义教学方式,促使青年更好的的端正学习爱国主义的态度,实现爱国主义学习热情高涨,必定会大大强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宇文利.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正向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7(08):55-59.
[2]蔡中华,潘静.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重要特征与实践向度[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4(05):83-91.
[3]石国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1):19-25.
[4]邢鹏飞,范张欣.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观念的新特点与教育方式创新[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6):93-98.
[5]黄世虎,张子悦.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逻辑、原则与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9(05):24-29.
[6]齐文文.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的几点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01):30-33.
[7]田磊.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