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训实用例谈
2019-10-23罗发祥
罗发祥
形训,也称“以形索义”“以形说义”“据形说义”,它是古代一种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训诂是全面解释文献语言以沟通古今语言隔阂的工作,从狭义上讲,就是解释词义)。如许慎《说文解字》(下文简称《说文》)《男部》:“男,丈夫也。从田力,言男子力于田也。”
汉字是表意文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义符,与字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属于纯表意文字,可以直接通过它们的形象来辩识词义,如《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中的“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说文》:“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形声字的义符,在表达词义方面虽然不够清晰,但义符的意义都和词义有关,能标示词义类属,判定词义范围,启示思考方向,如《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中的“领”的义符是“页”,标示“领”的词义与頭的部位有关,指“脖子”,“引领”不是带路,而是伸长脖子。可见,形训是一种科学的释词方法。
形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开始使用它解释词义,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书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着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其后,经学大师用它来解释经文(儒家尊奉的古代典籍)。《说文》则以形训作为训释词义的基本方式,它的部首,就是表示义类的义符,540个部首,表示着540个义类。如“页”是头,凡以“页”为义符的宇,都和头的部位其行为或头部疾患有关,“题”,从页是声,本义是人的前额,司马相如《上林赋》“赤首园题”是说猛兽长着红脑袋,圆额头。因为额在头的前部,所以文章的标题也称“题”。“颠”,从页真声,本义是头顶,《诗经·秦风·车邻》:“有马白颠”是说马脑门正中有块白毛。“颇”,从页皮声,本义是头偏,《说文》:“颇,头偏也。”由此引申为一般的偏。可见,多义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是在本义上发展来的,在一定程度上说,也间接地与字形结构尤其是义符有一定联系。
古人已根据字的形体结构与词义的关系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形训经验,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一条捷径,我们如果能继承这一文化遗产,把它应用到语文活动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略举几个形训实际应用的例子具体说明。
一、通过义符从意义上区分字形,识别错别字。
例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拖沓 娇生贯养 伶俐 倜傥不羁
B.造次 索然寡味 迁徙 惨绝人圜
C.描摹 幅员辽阔 惶恐 法网恢恢
D.窥测 慷慨激昂 装祯 提要钩玄
分析: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结合词义从字形结构尤其是义符上去分析各个词的组成语素,就能驭繁就简地找出别字:A项中“娇生贯养”是过分疼爱而纵容的意思,而“贯”的义符“贝”与钱有关,和词语意义不一致,应写为“矫生·惯养”。B项中“惨绝人圜”指人世上再没有那样惨的了,“圜”的义符“口”与环绕有关,不表示“宇宙空间”类词义,应写作“惨绝人寰”,D项中“装祯”是指图书的美术设计,而“祯”的义符“礻”与祭杞活动有关,和词义不协调,应写成义符为“巾”的与书有关的“帧”。A、B、D均被排除,剩下C项就是没有错别字的项。
二、通过分析语素义符解释词义。
例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相臣将臣,文恬武嬉。
分析:(1)句中的“文恬武嬉”是成语,“文”“武”对应前一句的“相臣将臣”,意思明白,“恬”的义符是“忄”,意义与心理活动有关,解释为“安逸,安闲”,“嬉”的义符是“女”,与玩乐有关。对各构成语素进行整合,该词解释为文武官僚沉溺享乐,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
例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1)张望(向远处看)
(2)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
(3)张榜(贴出文告)
(4)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
分析:四个词语都含有语素“张”,可从此处入手,分析“张”的字形结构,“张”是会意字,从弓从长,本意为把弓拉开,“剑拔弩张”的“张”即是此意,该词把“弩张”释为把箭射出,显然是误解,所以可判断为解释不正确。
三、从字形结构入手辨析同义词。
例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是( )
(1)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2)预算即使制订得再,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3)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_______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分析:该题的难点是第(3)句中供选词语“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的辨析,这是一组同义词,只有一个语素不同,“耸”的义符是“耳”,词义与“耳”有关,指听到后很震惊,“骇”的义符是“马”,指马受惊吓,引申为惊惶。对这一细微差别和语境进行整合,可选用“骇人听闻”,因为酒危害人命,人们听到假酒案后,不仅震惊,还很惊惶。
四、分析构成词语的语素的义符,判断词语使用正误。
例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1)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仍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2)你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分析:(1)句中的“颐指气使”中“颐”的义符是“页”,与头部及其动作有关,指腮帮子,“颐指”即用面部的表情示意,指傲慢地指挥别人,与语境协调一致,属使用恰当。(2)句中的“蓬荜生辉”中的“蓬荜”,义符都是“艹”,与植物有关,指用蓬草、荆条等编制的门,形容穷人的家,用于自谦。该词和句中“你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的内容不一致,所以判断为使用不恰当。
五、从字形入手解释文言词汇,提高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水平。
例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初三日夕,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诘袁日:“君谓皇上何如人也?”(《潭嗣同》)
(2)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分析:(1)句中“造”的义符是“辶”,确定词义与“行走”有关,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这一处所,就确定“造”的意义是“去”“到”。(2)句中“阳”是会意字,从“阝”从“日”,与“土地”和“太阳”有关,指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都是向阳的一面。
从以上例析可以看出,实际应用形训来理解词义时,往往不是单就义符信口开河,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必须把义符与语境进行整合,才能准确解释词义,形训也才能成为一种实用而科学的方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