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人文价值 写出个性文字
2019-10-23蔡海燕
蔡海燕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的内涵和意蕴,没有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欣赏、认同,没有剖析文本背后的原因,没有深度阅读,收效甚微。
在此,笔者以《氓》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不同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读写结合的策略。
一、深挖文本,读出人文价值
对于《氓》鼢的阅读课堂处理,我与学生合作了以下的环节:
初读诗歌,读出韵律美:再读诗歌,体会情感美:三读诗歌,感受个性美、文化美:四读诗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读诗歌的时候,我给出当代学者鲍鹏山的一段评论:“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说说理由。学生一开始赞同卫女是一个完美女性。作为恋人,她温柔多情,天真诚挚。她能热烈追求恋爱自由,敢于挣脱礼教束缚,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毅然许婚,其胆量和勇气令人钦佩。作为妻子,她勤劳忠贞。丝毫不嫌弃氓的家境不好,与爱人同甘共苦,安贫守道,任劳任怨。作为弃妇,她自尊自爱。当她觉察男子变心后,她能从婚姻中幡然悔悟,不再指望依附男人,追求自由,维护尊严。
不断深入后,有同学有了不一样的意见,认为卫女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例如婚前过于草率热情,忽略了氓的急躁易怒,违背了父母之意,轻易许诺,沉溺于爱情之中,失去了自我。卫女在婚后虽然为这个家庭任劳任怨地付出,辛勤劳作,但她不注重提升自己的魅力,忽略自我地位,忽略与丈夫的精神交流,终于把自己变成了黄脸婆,导致了丈夫的变心……
最后在四读诗歌的环节,大家合作探究后认为,氓与卫女婚姻悲剧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氓因为卫女年老色衰,而喜新厌旧,感情不专一,二三其德,并且脾气暴躁。其次卫女身上也有原因,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失去理智,不够清醒:奉献家庭,失去自我。社会的男女不平等产生,私有制产生,女子成为男子的私有财产也是原因之一。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生活和人性造成的,因为鲜妍明媚的青春终将逝去,令人沉醉的爱情终将趋于平淡,人的本性是喜新厌旧的,怎样把琐碎的、重复的、单调的生活过成诗,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一个命题。
二、写出思想,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解读
在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之后,笔者发现,对人物作出个性化的解读,以《氓》为素材,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写作“青春不朽”“智慧”“个性”等主题的片段,学生写作可以说精彩纷呈。
青春不朽:卫女,虽然爱已消逝,岁月远去,生命渐老,但是青春是不朽的。谁又能轻易抛却少年时的欢欣甜蜜,美好纯净?谁又能否认曾绚烂的青春不永恒?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桑女永远闪耀青春的光辉,斑驳的岁月并未使她绽放的青春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并未使她迷人的魅力蒙受塵埃。世事浮华,转眼即逝,当青丝变成白发,当良辰美景变成断井颓垣,在如驰的岁月中,桑女依然青春不朽。
智慧:卫女,几千年前你的存在,你的风姿,你的智慧,让我倾慕!世上有一种女子,立在风雨斑驳的桥头,粲然微笑,任时光荏苒,任芳菲开落,不曾减损她分毫的风姿。她是智慧的女子,她是坚强的花树,只是伫立便成风景。卫女,你用强大的内心维护尊严。坚强而睿智的女子应当敢爱敢恨,爱的时候轰轰烈烈,该放手时冷静果断,不留一丝牵挂。与其在情感的沼泽地里痛苦挣扎,不如从容地放手过去,擦干眼角的泪水微笑着迎接崭新的未来。智慧的女子懂得,情感不是生活的全部,在风雨中依然怒放的玫瑰才是最令人惊叹的。
个性:从古到今,总是痴情女子负心汉。不知有多少女子和你有着相同的遭遇,有多少女子所受的苦难更为深重,又有多少女子保持沉默,咬牙忍耐,在抑郁辛酸中过完不幸的余生。我想这悲剧是因为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但是,即使为社会所不容,你也要为自己的权利抗争,你也要说出自己的幽怨与愤懑,你也要展现自己的个性,依然决绝地与那个负心的男子一刀两断。哪怕“零落成泥碾作尘”,哪怕“香消玉殒无人惜”。辗转数千年,这首诗沉吟至今。当我读过后,那份哀愁,那份美丽,那份坚定,那份独特的个性,依然让我心折神往。
三、拓展延伸,写作其他主题
最后,我还引导学生思考《氓》鼢这篇课文还可以挖掘出哪些主题,学生认为还可以写“责任”这个中心,例文如下。
爱是什么,“爱而不见,搔首踯躅”的羞涩初恋,“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刻骨思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铮铮誓言……这些就是爱情吗?是,但又不全是。当幸福来敲门时,卫女勇敢地敞开了心门,拥抱爱情,满树繁花。然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誓言敌不过青春渐逝、岁月沧桑、生活消磨。氓与卫女婚姻的失败劝谏着世人,握紧手中的幸福,留住爱情的春天,需要热情,需要勇气,需要执着,更需要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责任和担当。
学生思路打开后,发现这篇课文还可以挖掘很多的人文意蕴,写作更多的文章。当思路打开之后,学生们发现岂止《氓》一篇课文如此,其他很多课文均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源源不断的写作养料,只是我们一直缺乏对课文的关注和思考,缺少慧眼,缺少智慧。
我们的阅读课应该引导学生“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要不断涵泳品味,不断积蓄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有意识地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对文质兼美的课本选文我们一定要关注,要深度阅读,要有对文本的德性、人文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