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与泰山刻辞关系浅析

2019-10-23鹿越

北方文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史记史料

鹿越

摘要:司马迁所作的《史记》是一部史学性和文学性兼备的纪传体史书。《史记》中丰富多样的史料记录,多姿多彩的人物传记,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而泰山石刻刻辞作为石刻文献的一种,在流传过程中容易遭受物理损害和化学侵蚀,从而导致字迹剥蚀、漫灭不清。秦代距今已经二千余年,泰山刻石的确切内容是什么仅从现在石头上的刻字来判断已经很难得知,但我们可以借助《史记》中的记载,来弥补这一文献内容的缺失。

关键词:史记;石刻文献;泰山刻辞;史料

《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所作,它记载了从上古开辟鸿蒙之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轨迹、地理风物。为了写成此书,司马迁年少即受业于孔安国、董仲舒等大儒,二十岁时开始遍历各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后来又逢人生变故,他忍辱负重,历时十四年始成其书。因而《史记》虽然是一部史书,但其内容涵盖范围广博,行笔文质兼备,既有史书的严谨,又有很高的文学性。

一般来说,由于《史记》的成书年代较早,书中所记载和保留的先秦西汉时期的史料,内容更加完整,真实性较之后世文献更高。因此,自古到今众多学者都认为,《史记》中的许多记载或能证史事之真伪,或能补后世材料之缺漏,或能改文献中之错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而此文所述为《史记》中记载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文献材料类型——石刻文献。石刻文献,顾名思义就是以石头为载体的一种文献类型。毛远明认为:“凡是以石质为书写材料,镌刻、书写在石头上,承载了一定语言内容的所有语言信息资料,都称为‘碑刻文献或‘石刻文献”。(1)石刻文献(或碑刻文献)是文献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并且因为其文献载体是石质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文献本身具有不易被更改、保存时间较长的特性,因此它可以更好、更真实、时间更长地保存文献资料,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石刻文献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大到摩崖刻石、小到瓦当石碑,比较有名的有当属秦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东汉熹平石经等等,而其中秦泰山刻石由于自身的历史性和艺术性,受到历朝历代的广泛关注。泰山刻石的传统始于秦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刻所立石”。自此之后,许多朝代的皇帝都选择在泰山留下自己的足迹和碑铭。我们一般认为,《史记》中对泰山刻石的记载,实际上是历史上最早的对石刻文献的著录。此后,各朝代的學者也对石刻文献投以了相当的关注,对于泰山刻石以及其他碑刻文献的著录越来越丰富,如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于前代碑刻作了简单的著录,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中对能见到的鼎彝器铭刻作了原文收录,还有宋代赵明诚的《金石录》、洪适的《隶释》等等,都有相当多的对于石刻文献的著录及研究。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秦泰山刻石,内容实际上是由两篇刻辞组成的。“其十二行是始皇辞,其十行是二世辞”。(2)第一篇据称足有“十二行”的刻辞便是秦始皇在东巡泰山时所刻,一共有144个字;第二篇“十行”的刻辞则是秦二世即位第一年东巡泰山之时刻制的,共78个字。但由于秦代距今年代太过久远,石质材料在露天情况下受到风雨剥损、日晒草蚀,极容易损坏,又在历史上遭逢数次人为破坏,刻石几易其址,而原本两篇共222字的铭文也已经几乎被破坏殆尽了,现在残缺不全的石碑只隐约可见“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这十个字,均属于秦二世诏书中的内容,也被称为“泰山十字”。

除此之外,泰山刻石刻辞由于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卓然,也有不少拓片存世,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能让我们一窥泰山刻石的究竟。留存至今的最早的泰山刻石拓片是明代安国藏本,为宋代拓本,共计165字。此藏本由日本收藏家中村不折购去,后带回日本。朝鲜金阮堂收藏有四十五字本。现今国内收藏的年代最早的藏本是故宫博物院的二十九字本,曾为孙星衍旧藏,释文为“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

从最初的222字到如今的“泰山十字”,泰山刻石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剩下的这十个字见证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历史,我们如何能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去寻觅当初的风景?原来刻石上的222字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面对这个问题,历代学者达成的共识是,一般可从《史记》中找到对应的原文。

宋政和三年(1113年),学者刘跂登泰山顶,亲自手拓泰山刻石以得拓本。他在《泰山秦篆谱序》中提到:“政和三年秋,复宿岳上,亲以毡椎从事,校之他本,始为完善。盖四面周围悉有刻字,总二十二行,行十二字。字从西南起,以北东南为次,西面六行,北面三行,东面六行,南面七行其末有‘制曰可三字,复转在西南棱上。每行字数同,而每面行数乃不同。如此广狭不等,居然可见。其十二行是始皇辞,其十行是二世辞。以《史记》证之,文意皆具。”(3)刘跂曾摹拓泰山刻石原本,发现与《史记》中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以《史记》证之”,因而也认定那块刻石就是秦泰山刻石。也就是说,刘跂是将《史记》中记载的内容作为为参照,来分辨和证实泰山刻石的所在。那么如果按照《史记》中的记载,泰山刻石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

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4)

据《史记》所记载,秦始皇泰山刻石所刻篆字共有147字,与刘跂所说的144字有些许出入。并且根据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安国藏本(5),秦始皇泰山刻辞均为四字句,没有《史记》中出现的五字、六字的情况。

除了字数不同之外,《史记》中的文字与安国藏本相比也多有不同。比如说“廿有六年”,《史记》作“二十有六年”,“寴远黎”作“亲巡远方黎民”,”者产得宜“作”诸产得宜“,“大义箸明”作“大义休明”,“陲于后嗣“作“垂于后世”,“皇帝躬听”作“皇帝躬圣”,“男女体顺”作“男女礼顺”,“施于昆嗣”作“施于后嗣”等等。但是具体来看,“廿”与“二十”同义;“寴”与“亲”同、“”与“巡”同;“者”与“诸”、“垂”与“陲”字形相近可为通假等等。从内容含义上来讲,《史记》中的记载与安国藏本二者基本还是一致的,只是在表达方式和字形上略有差异。

当然历代学者在以《史记》为史料参考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些异文,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董逌《广川书跋》中都提到泰山刻石文字与《史记》存在颇多不同。但已知石刻文献材料本身的特殊材质,决定了石刻文献不易在留传过程中被更改的特性,所以董氏认为石《史》之异“皆史误”,赵氏则以为石“皆足以正史氏之误”。因此我们能够明确的一点就是,《史记》基本上忠实地记载了秦始皇泰山刻石刻辞的内容。泰山刻石刻辞中的残缺部分基本上是可以通过《史记》中的记载补全的。而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产生的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古今通假、异字同义之外,也可能是由于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的传抄错误或者司马迁个人书写时的习惯和行文理解不同造成的。

注释:

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页。

刘跂,《学易集》,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9页。

刘跂,《学易集》,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9页。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73页。

参考自尹一梅.秦《泰山刻石》考辨——兼谈刻帖中的秦始皇刻石文字[J].碑林集刊,2006。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9.

[2]朱东润.史记考索[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刘跂.学易集[M].中华书局,1985.

[4]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M].中华书局,2009.

[5]李贞光.泰山石刻文献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16.

[6]尹一梅.秦《泰山刻石》考辨——兼谈刻帖中的秦始皇刻石文字[J].碑林集刊,2006(00):286-296+133-134.

[7]邓桂姣.《史记》录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史记史料
史料辨析方法与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少年品读 史记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清稗类钞》中的戏曲史料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