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潜力研究
2019-10-22陈晔
陈晔
摘要: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被公认为“世界工厂”。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也取得可喜成绩,2010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之处,比如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目的地过于集中,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构建“文化贸易-经济贸易指数”,对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潜力进行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发现沿线国家可以分成“文胜质”型国家、“文质彬彬”型国家和“质胜文”型国家三类,其中“质胜文”型国家,为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最具潜力的国家。希望以“一带一路”为契机,通过营造良好的地区周边环境,共建“一带一路”文化资源共享库,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旅游等方式,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产品的“走出去”。
关键词:文化产品;“走出去”;潜力; “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9-0023-04
The Potential of China's Cultural Goods “Going Out”:A Case Study of “One Road and One Belt” Countries
Chen Ye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Abstract: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ese foreign trade in goods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China is recognized as the “world factory”.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cultural goods exports also made remarkable success. China surpassed the US and became the largest exporting nation of cultural goods in 2010. But there still exits some aspects such concentration of destination worthy of atten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Going Out” of Chinese cultural goods, “cultural ties economic ties trade index” is constructed. By constructing and computing the index, we divide “One Road and One Belt” countries into three groups e.g.“cultural over economic ” countries,“economic over cultural ” countries and “cultural and economic balanced ” countries. The market of “economic over cultural ” countries have the highest potential. “One Road and One Belt” initiative points out a new path for Chinese opening up and create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cultural goods “going out”. Catching the opportunity of “One Road and One Belt” and through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around the region, building shared ”One Road and One Belt “cultural resources bank and developing” One Road and One Belt” tourism ,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going out” will be further promoted.
Keywords:Cultural Goods;“Going Out”;Potential;“One Road and One Belt”
一、引言
加入WTO后,我國对外货物贸易,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被公认为“世界工厂”,与此同时,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也取得可喜成绩,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2013年我国向全球出口的文化产品达到600多亿美元。但是在可喜的背后,尚存在不少值得关注之处,比如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最大目的地为香港,占我国文化产品总出口的51.6%(见图1),其中81%为珠宝类(主要是黄金);另外,我国出口的文化产品多为文化相关产品,而非核心文化产品,“能出口电视机,却不能出口电视节目”非常形象生动说明该问题。由此可见,我国要文化产品“走出去”还有很多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明确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为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创造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二、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互对应,指使本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开展竞争与合作。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之后的每届党代会,都对“走出去”提出新要求。
文化产业领域的“走出去”战略,始于2002年7月,在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时任文化部长的孙家正指出:“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2月,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年12月文化部颁布《文化部关于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总体规划》。2016年《“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在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三、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现状
2009年之后,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2013年我国向全球出口的文化产品达到600多亿美元,比排在第二位美国高出一倍多(见图2)。
按照《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将我国出口的文化产品分为出版物、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文化用品和文化专用设备,其中工艺美术品为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以2014年为例,其出口额占我国文化产品出口60%以上(见表1)。
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潜力衡量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潜力进行衡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依山傍水,自古以来有着十分密切的经贸往来。2015年,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量的27.01%,前五名分别是越南(66,381,154,152美元)、印度(58,262,003,920美元)、新加坡(53,139,141,301美元)、马来西亚(44,192,326,675美元)和泰国(38,310,626,471美元)(见图3)。
由于对文化产品的认识不同,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导致数据可得性上的问题,本文按照《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为标准,2007年协调制度(HS)代码定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国际贸易内容,将文化产品分为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祝活动、视觉艺术和手工艺、书籍和报刊、音像和交互媒体以及设计和创意服务6大类,85小类。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总量6,816,490,996美元,占总的文化产品出口量的20.86%,前五位分别为阿联酋(735,535,488美元)、越南(578,210,744美元)、新加坡(576,395,621美元)、印度(536,628,511美元)和泰国(463,837,270美元)(见图4)。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27.20%,而我国对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量仅占总文化产品出口量的20.86%。由此可见,我们与沿线国家总体是经济交流热,文化交往冷,还存在较大发展潜力。
为更好衡量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潜力,构建“文化贸易——经济贸易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文化贸易——经济贸易指数=
由该指数构成可知,如该指数大于1,说明我国与该国的文化交往高于经济交往;如果该指数小于1,说明我国与该国的文化交往低于经济交往,说明我国对该国的文化产品出口还具有较大潜力;如果该指数接近1,则说明我国与该国文化交往与经济交往大体相当。使用该指数有利之处在于,比较时同时剔除两国经济总量、两国间距离、贸易政策等可能影响贸易量的因素,仅对我们关注的文化产品进行研究。
我国向外国的出口总额数据以及我国向外国出口文化产品的数据均来自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ited Nations Comtrade Database),经过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第一类国家包括不丹、柬埔寨、缅甸、斯里蘭卡、阿联酋、孟加拉国、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乌克兰、斯洛文尼亚、文莱、阿尔巴尼亚和埃及,该类国家的“文化贸易——经济贸易指数”大于1,属于“文胜质”型国家,即我国对此类国家的文化出口大于经济出口。
第二类国家包括泰国、以色列、菲律宾、克罗地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格鲁吉亚、土耳其、巴勒斯坦、保加利亚、伊拉克、马尔代夫、卡塔尔、黑山、巴林、沙特、印度、马来西亚和俄罗斯,该类国家的“文化贸易——经济贸易指数”大体等于1,属于“文质彬彬”型国家,即我国对此类国家的文化出口与经济出口大体相当。
第三类国家包括越南、伊朗、立陶宛、塞尔维亚、爱沙尼亚、罗马尼亚、也门、波兰、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科威特、摩尔多瓦、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亚美尼亚、东帝汶、阿曼、哈萨克斯坦、波黑、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马其顿、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尼泊尔、土库曼斯坦、蒙古和老挝。该类国家的“文化贸易——经济贸易指数”小于1,属于“质胜文”型国家,即我国对此类国家的文化出口小于经济出口,说明我国对这些国家文化产品的出口,还具有较大潜力。
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进文化产品“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强人文合作,实现民心相通,体现出“一带一路”战略的超越性,只有文化“走出去”,经济“走出去”才能更扎实,走得更远,《“十三五”规划》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核心在拓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空间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营造良好的地区周边环境
文化产品消费有其特殊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Stigler)和贝克尔(Becker) 指出,从音乐消费中产生的边际效用,依赖于消费者已消费的总量及其欣赏的能力,而欣赏能力又是以往音乐消费的函数。“文化打折”是文化产品消费的特殊性在国际贸易上的表现,即因文化背景差异,某国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根据现有理论,文化接近国家之间,由于“文化打折”较少,两国之间的文化贸易量较大。从前部分指数研究发现,越南和我国虽然文化较接近,阿联酋与我国文化较远,但是我国与越南的“文化贸易—经济贸易指数”却较低,而与阿联酋的则较高。可见,国际政治关系对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要远高于对一般商品出口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提出的伟大倡议和国际合作公共产品,是我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是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有利于良好地区周边环境的营造,为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提供大好机遇。
(二)共建“一带一路”文化资源共享库
那些“文化贸易——经济贸易指数”较低的国家,如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曾经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国家,我国与他们共享许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经过数代人的创新,焕发出惊人活力; 有些缺乏创新形式,面临消亡危机,建议以“一带一路”为制度构建机遇,成立专门保护组织,构建自我监督机制,纠纷解决机制和协调规范机制,共同系统梳理“一带一路”传统文化资源。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所说,“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发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都可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文化资源共享库一部分。
(三)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旅游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文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到: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
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在境内购买文化商品本身就属于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一部分。“一带一路”是国人最主要的国外旅游目的地,在与当地人交往过程中,能加深他们对我国的了解,进而减少“文化打折”,有助于我国文化产品潜在市场的培养。相关研究表明旅游业发展,能够促进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总之,发展“一带一路”旅游,能有效推动我国文化产品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高 轩,冯泽华. 中国与东南亚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制度构建机遇[J].东南亚研究,2015(4):46-53.
[2] 李怀亮.国际文化市场报告[M].北京:首都經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
[3] 王洁洁.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2(11):99-103.
[4] 王义桅.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161-162.
[6] 谢孟军.文化能否引致出口:“一带一路”的经验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6(1):3-13.
[责任编辑:金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