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60例临床分析
2019-10-22芦书洋
芦书洋 崔 颖
(1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急诊抢救室,辽宁 本溪 117000;2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 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期内有可能合并II性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从以往的治疗经验来看,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加大了二氧化碳潴留的风险,无法为喊着摆脱死亡的风险。有资料显示无创呼吸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辅助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收集于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11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6.5±4.6)岁,平均病程(10.2±4.2)年;对照组中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65.5±4.2)岁,平均病程(10.5±3.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经过统计学对比均为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静吸呼吸空气状态下结果显示PaO2<60 mm Hg,PaCO2>50 mm Hg,符合II型呼吸衰竭标准;排除了上呼吸道急性患者、上呼吸道近期内手术患者、心脑血管以及肝肾功能病变患者、无创呼吸机使用禁忌证患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内容包括: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酸碱平衡、激素治疗、营养支持,适当遵从医嘱为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让患者取头高足底半坐卧位,无创呼吸机调节为S/T模式,双水平正压通气,吸气压力由8 cm H2O逐渐调节为12~208 cm H2O,呼气压力从48 cm H2O逐渐调节到5~88 cm H2O。吸氧频率为10~16次/分,浓度为40%~50%。吸氧治疗期间需要观察患者的状态。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每天使用的时间需要保证最低8 h,每1周为1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比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如果各项指标较治疗之前比较均明显好转,则可以判定本次治疗有效,如果未见改善甚至加重则判定为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通过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以()表示,通过t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均得到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85±2.15)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6±3.12)d,差异对比t=7.205,P=0.00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有效率为88.33%(53/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08%(38/52),组间差异对比χ2=4.256,P=0.039<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大多气道堵塞,呼吸肌疲劳,肺通气功能严重下降,肺泡换气功能产生障碍,导致患者缺氧。大部分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时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部分患者呈现疾病急性发作,甚至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酸碱平衡、激素治疗、营养支持、呼吸兴奋剂等,这也是临床治疗慢阻肺病的常规方法,但是经验表明,使用呼吸兴奋剂无法取得良好的改善呼吸的效果,甚至会对患者的呼吸肌造成负担,加重呼吸衰竭的情况[1]。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近年来有大量文献就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病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说明,这种辅助治疗方式通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2-4]。当患者吸气的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吸气压,对支气管产生扩长作用,减少呼吸过程中的气道阻力,使通气不良的肺泡获得气体,增加通气量。在呼气的过程中,呼吸功能够提供一定的压力,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防止肺泡萎缩。从本次治疗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经皮各项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是文献指出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所产生的费用较高,可能对经济水平一般的患者造成一定的压力[5]。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和血气指标,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