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用干扰素α-1b与多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10-22吴玉印
吴玉印
(瓦房店第二医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314)
干扰素虽具有较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能力,然而其持续应答率不甚理想[1]。本研究采用干扰素α-1b以及干扰素α-1b与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对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84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且排除存在合并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感染、半年内使用抗病毒或免疫调节药物、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脏器病变等情况,共计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72例,女12例;年龄22~72岁,平均38.6±12.7岁;疾病程度方面,45例轻度,22例中度,17例重度。以随机平均分配法将上述患者划分为A、B、C、D四组。
1.2 治疗方法:A组患者每日肌内注射3MU干扰素α-1b维持1个月后,再隔日注射维持8个月;B组在A组基础上每日使用100 mg拉米夫定,维持18个月;C组在A组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100 mg胸腺肽1次,维持20 d后,休息10 d,接着再继续使用3~6个月;D组则在A组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600mg苦参素1次,持续3~6个月[2-3]。
1.3 观察项目:对4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胆、脾等进行B超检查,并定期对血常规与肝功能以及凝血功能进行复查,每间隔3个月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以及HBV DNA等指标进行检测[4]。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P<0.05,则表明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本研究84例患者中HBeAg阴转共7例,其中A组1例,B组2例,C组1例,D组3例,C组以及D组中均有1例出现抗-HBe转阳。对各组患者ALT复常、HBV DNA阴转、HBeAg阴转以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相关差异不甚明显。见表1与表2。
表1 各组患者ALT复常以及HBV DNA阴转情况分析[n(%)]
表2 各组患者HBeAg阴转以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情况分析[n(%)]
3 讨 论
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的抑制或避免HBV复制,降低肝脏炎性损伤,然而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抗病毒治疗远期效果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中多采用联合或序贯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2]。干扰素是一类广谱抗病毒药物,在结合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之后即可诱导抗病毒蛋白等的合成,亦可提高巨噬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整体功能,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并发挥免疫调节功能[1]。拉米夫定是一类核苷类似物,其与HBV DNA聚合酶存在竞争,因而可通过抑制DNA合成的方式对病毒复制产生抑制效果,但其无法清除已存在的病毒cccDNA,导致持续应答率欠佳,患者在停药后可能出现复发的情况,用药期相对较长。胸腺肽对于T淋巴细胞的成熟与分化有促进作用,亦可提高T细胞以及NK细胞产生IL-2以及干扰素的能力,对于HBV清除具有较高的效用。苦参素是一类具有抑制细胞凋亡、抗炎以及促进肝细胞膜稳定等效果的物质,在机体内可发挥抗HBV的功效[1,4]。
在本研究中,A组9个月后HBeAg与HBV DNA阴转率达57.1%与42.9%,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2]。采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的B组在治疗6~9个月时HBVDNA阴转率达到81.0%,较A组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治疗18个月时的效果与A组差异不大,同时治疗期间HBeAg阴转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相对较差。有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肽的治疗方案,可一定程度提高HBeAg阴转以及HBV DNA阴转情况[3]。本研究中C组情况虽较A组略高,但差异不大,此情况可能与药物应用方法及使用剂量等因素有关。D组HBV DNA阴转情况优于A组,HBeAg阴转以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情况优于其他三组,但差异不甚明显,此情况可能与本研究例数相对较少有关。由此可知,干扰素α-1b及与其他多种类抗病毒药物联合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应用研究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