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室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影响探讨

2019-10-22

关键词:心电心电图心率

郑 妍

(新疆吐鲁番市人民医院电生理医学科,新疆 吐鲁番 838000)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主要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而导致血管腔狭窄或堵塞,继而可能导致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在对患者进行冠心病治疗前,对患者的心电检查对后续治疗提供基础信息参考,因此对于患者而言,心电检查的准确性与否至关重要[1]。本次研究即旨在分析心电图室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心电检查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前来我院就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于对照两组,其中研究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5~73岁,平均58.14±6.31岁,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46~74岁,平均59.32岁±5.44岁,经分析后得知两组数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知情,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心电图室进行心电图检查是不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在患者检查前应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与患者积极沟通,对其讲述相关心电图检查的原理,并就检查的具体相关注意事项说明,以免患者因初入心电图室不知如何进行检查而紧张。。

(2)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告知其心电图检查准确性对于随后治疗的重要性。由于患者心理素质不同,一些患者被告知后反而紧张,一些则更为沉着冷静,因此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情况,对于容易紧张的患者采取轻松的谈话方式,降低其紧张感。并在患者进行检查前,为患者备皮,在备皮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隐私及自尊,采用遮布或屏风为其遮挡,并通过轻松的语言交流降低患者害羞感。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先用究竟为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在用热毛巾擦拭,一方面保持其肌肤清洁度,一方面保持患者肌肤舒适度。在患者即将进入心电图室前轻轻握住患者的手,予以安抚和鼓励

(3)在检查过程中,积极与患者交流,以分散其注意力,进一步降低其紧张感,并时刻观察心电图变化,发现有异常状况出现,积极与医生联系。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心律及血压数据,其前后波动幅度越小则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以±s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两组数据若要具有统计学意义,则需P<0.05。

2 结 果

研究组检查前后心率及血压波动不大,对照组检查前后心率及血压波动较大,且对照组患者检查后血压心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参照组与研究组血压及心率情况比较(±s)

表1 参照组与研究组血压及心率情况比较(±s)

组别 n 心率(次/min) 血压(mmHg)检查前 检查后 检查前 检查后研究组 42 78.58±6.3181.32±7.5490.64±10.2594.78±11.87参照组 42 77.33±7.1485.98±6.1989.17±10.77100.44±9.85 t - 0.850 3.096 0.641 2.378 P - 0.398 0.003 0.522 0.020

3 讨 论

冠心病患者普遍有心绞痛经历,同时有一定可能伴有濒死感,经历过的患者会产生有一定心理阴影及对于发病的恐惧感,且冠心病易在生活中致死较多,患者得知自身患有冠心病后往往焦躁不安,紧张忐忑,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对患者的治疗[2]。而对患者治疗之前,心电室进行的心电图检查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患者因为紧张、不安等情绪导致检查结果误差偏大,不仅会导致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错误判断,不利于对患者的治疗,还会一定程度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3]。

而保持患者检查前后的心理状态一致,是减少其心率、血压等指标检查前后波动的重要因素,较好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防止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焦躁等,易影响相关检查指标的办法[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未使用任何护理干预的患者,前后心率及血压波动明显更小,且检查后心率及血压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用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电心电图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