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9-10-22付亚娟同磊芳

关键词:循证心肌梗死有效率

付亚娟,同磊芳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8)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肌坏死病症,我院采用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获得了满意效果,其不仅保证护理过程的连续性、整体性和规范性,还能全面提高患者预后效果。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组进行研究(研究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单双号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研究组,42例/组,研究组19例女性、23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布:41~76岁,平均年龄(59.28±2.23)岁,发病时间:1~24 h,平均时间(10.35±1.28)h;对照组20例女性、22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布:42~75岁,平均年龄(59.30±2.21)岁,上述一般资料对比,两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研究对比有意义。

1.2 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干预。采用循证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干预,现代临床提出了循证护理理念,其是一种遵循证据的护理,也就是说循证护理是一种严格按照具体护理流程和遵循患者心理、生理及病情等相关指标参数制定的规范化护理方案,其要求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前,全面考虑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再尽快能地满足其合理的护理需求和给其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这样不仅能使患者获得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临床救治效果和降低其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1]。①日常护理,患者进行抢救前,需快速为其准备相关抢救药物设备;介入溶栓治疗术后需密切做好心电图、穿刺部位监测,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②心理护理,受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影响,发病后常易导致患者出现过分担心自身病情、害怕拖累家人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又会对其预后造成不利影响。③卧床指导护理,急性期需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来说急性心肌梗死坏死心肌初步愈合需2周,基本愈合需4周。④饮食护理,发病初期需给患者进食流质食物,一周后可改为半流质食物,并指导患者饮食需以清淡、易消化和无刺激性的食物为主,禁烟酒和限制钠的摄入[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护理总有效率,按以下标准判定护理疗效:显效:经护理,患者压榨性胸痛、濒死感等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经护理,患者压榨性胸痛、濒死感等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但未达到正常标准;无效:经护理,患者压榨性胸痛、濒死感等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以显效加有效例数占总例数百分比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文章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 果

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护理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本研究中,分别采用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发现,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研究组(2.38%)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护理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与姚蓝[3]研究报告得出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循证护理组(3.33%)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33.33%)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循证心肌梗死有效率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很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