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2019-10-22

关键词: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肢体

王 军

(河南省项城市卫校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河南 周口 466200)

脑卒中是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非常高,肢体功能障碍是临床主要表现症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方式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疗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7~85岁,平均年龄(68.3±3.5)岁,实验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67.2±4.1)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采取针刺进行治疗,治疗过程:针刺包括常规头针和体针,对于病灶侧运动区采取头针,得气后留针1 h,每隔一天针刺一次;对于患肢则采取体针,针刺穴位为百会、曲池、合谷、足三里等,得气后留针20 min,一天针刺一次,治疗一个月[2]。

实验组采取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进行治疗,治疗过程:针刺过程与常规组一致,在此基础上加强社区康复训练,上肢:让患者处于坐位或者站立,紧握双手外展拇指,然后用健侧手拉动患侧上肢,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关节进行按摩;下肢:让患者处于仰卧体位,医护人员协助其依靠床架抬起患侧肢体,使患肢离开床面,膝关节以90度方式进行屈曲,尽量向上抬高腰部;翻身:向左翻身时指导患者将左下肢处于上方,向右翻身时指导其将右下肢处于上方;吞咽:指导其进行伸缩舌头、张口闭口等训练;然后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指导其逐步进行步行、上下楼梯、以及日常生活等训练,每天三次,治疗一个月[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为参照依据,显效:肢体活动不受限制,生活能力得到恢复;有效:肢体活动受限情况得到改善,生活能力有所缓解;无效:肢体活动受限严重,生活能力无恢复迹象。总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治疗效果为计数资料表示为(%),用x2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常规组与实验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实验组治疗效果对比

3 讨 论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以后患者中枢神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造成肢体能力不断下降,甚至会出现肢体残疾或者偏瘫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沉重的压力与负担,因此,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了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两者之间能够有效有效互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其康复进程,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社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在脑卒中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肢体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肢体写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