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乡村释放“无限魅力”?
2019-10-21韩建平
韩建平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起步早、方向准、成效好,不仅对全国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随后,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
什么是“千万工程”?其核心要义和关键举措是什么,积累了哪些成功經验?作为农业大省、生态大省的黑龙江,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借鉴?
久久为功,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农村环境脏乱差,是影响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状态必须尽快改变。”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千万工程”:花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该工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
随后10多年来,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可以说,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
当前,系统梳理浙江省“千万工程”,其经历了四个阶段。
2003年至2007年,“示范引领”阶段——1万多个建制村率先推进农村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
2008年至2012年,“整体推进”阶段——以畜禽粪便、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整治和农房改造为重点,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并制定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增收互联互动,推动环境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2013年至2015年,“深化提升”阶段——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美丽乡村创建全面铺开。
2016年以来,“转型升级”阶段——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形态美向制度美转型。
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推进,其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拓展,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实现了“质的提升”。美丽公路串起“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示范县”“整乡整镇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庭院”等,带动浙江省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先全国。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97%;90%建制村、74%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的建制村全覆盖。截至2018年6月,55%的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因地制宜,不搞“千村一面”
“因地制宜、规划引领、点面结合”是浙江省推进“千万工程”的几个重要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村庄整治的实际出发,不同村不同方案,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注重村庄的特色与个性。
比如,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比如,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比如,坚持先把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两个前置性工程做到位,由此避免工作反复,进而推进全域性整治。
坚持“规划引领”原则——“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前,不能匆忙上马整治工程”。据悉,浙江省在实施“千万工程”初期,就是“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
改革探索的实践中,浙江省已经形成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在村庄布局规划方面,浙江省提出:“中心村”主要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吸引人口集聚、辐射周边村庄;“一般村”主要实行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高山偏远村”“空心村”主要实行异地搬迁;“历史文化村落”主要实行保护修建,促进历史古迹、自然环境与村庄融为一体。
坚持“点面结合”原则——把乡村看成一个整体,每年启动约200个乡镇的全域性整乡整镇人居环境整治,将所有村庄打包整治,避免“走过几个垃圾村来到一个新农村”的现象。
当前,浙江省坚持规划引领,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确定200个省级中心镇、4000个中心村和1.6万个保留一般村,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为骨架的城乡空间布局体系。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古村落重放光彩,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庄变身为“网红村庄”,田园风貌、乡土建筑与自然山水实现了和谐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