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开好思政课的关键

2019-10-21段虹

奋斗 2019年8期
关键词:信仰理想思政

段虹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评价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工作,深刻阐明思政课教学的关键问题,高度总结思政课建设的前进方向,对全国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而这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则是第一点:政治要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信仰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的精神面貌,是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信仰不同于理想,理想可以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是随着个人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的精神现象,而信仰则更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系统性,是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本源,是理想的高级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梦想和追求,大的理想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以改变世界为己任,小的理想可以是一场考试、一份职业。信仰则是灵魂深处最为坚定、不可动摇的精神状态,它能够引导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理想的指引和航标。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开好思政课的关键。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和引导当代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层面来看,思政课需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思政课需要考虑为谁培养人和如何培养有能力担当未来中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思政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普通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如:数学、历史、化学等对受教育者的培养只是要求达到掌握学科内部的相关理论知识即可,而思政课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认知”,更重要的是“认同”,即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党的理论、认可党的方针、理解党的工作、坚定党的信仰。在“认知”与“认同”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践行”,把所学的原理和知识运用到将来工作、生活的实践中,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到个人的事业和奋斗中,以学促行,以行践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信仰不仅决定着个人的价值取向,也决定着个人的人生和事业,更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代青少年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由于自我意识的薄弱和思想观念的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从而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必须利用好思政课来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努力担当起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青少年的茁壮成长筑牢信仰的“承重墙”和人格的“压舱石”。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今天的中国并不缺乏教育和信仰的理论,缺乏的是践行;今天的教师也并不缺乏知识和实践的能力,缺乏的是对信仰的坚守与追求。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没有信仰的老师教不出有信仰的学生。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其本身的行为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信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但影响着思政课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对受教育者也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思政课不是单纯地仰望星空,更不是靠着死记硬背考试过关的无用之学,而是一门需要信仰、需要有信仰的人来教授的不平凡的科学。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从自我做起,从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做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和榜样,才可以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

信仰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于真理,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每一位思政工作者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力量源泉,是每一位思政工作者铸魂育人的理想航標,更是当代每一个共产主义者应当为之坚定的精神动力。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的六点要求,要有政治眼光、做领航之师;要有家国情怀、做爱国之师;要有辩证思维、做创新之师;要有开阔视野、做博学之师;要有自律意识、做守正之师;要有高尚人格、做明道之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信仰在于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钱”,就没有教书育人的精神支撑,就容易在时代的浪潮中迷失自己,忘记自己教书育人的根本使命,忘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全国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同自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用真理武装头脑,把信仰的力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未来之光,把信仰融入自己的灵魂,把信仰融进自身的事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信仰理想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信仰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漫画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