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媒体传播研究

2019-10-21贾瑞娜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5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贾瑞娜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崛起中。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为社会经济的进步,为社会信息交流与沟通以及各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媒体时代的诞生,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之后的新的媒体形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传播同样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原则。本文就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网络媒体;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当前社会已进入了全新网络时代。互联网思维不仅推动着经济形态的不断眼变,也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观念。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与融合创造着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对许多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互联网大时代到来,使信息交流更加频繁,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的传播必须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确保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其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了明确指出,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因此,网络媒体中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传播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往往通过独白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自说自话的传播方式缺少与群众的互动性,也难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将独白式传播像对话式传播进行转变,实现与受众的平等对话,增强与群众的互动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有明显的提升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自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一方,公众作为传播的参与者,同样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平等化,实现双向对话沟通。除此之外,对话式传播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帮助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消除两者之间的距离感,政府和公众可以在传播平台中平等自由地进行交流与沟通,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从本质上提升传播影响效果。同时,通过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自由发言,可以使来自不同方向上的各种意见和观点信息平等交流,互相碰撞融合,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融入群众的意识,真正影响到群众价值观的发展。

除了将独白式的传播转化为对话式的传播,还需要对传统的说教模式传播进行创新改变。减少相关信息的重复发布和传播,避免采用强制记忆的形式强迫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背诵从而导致的逆反心理,同时也需要避免出现单一的简单解释的传播或“上课”模式。将说教式的传播潜移默化地转变为体验式的传播,使群众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从而引导人们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内心深处的树立。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加强群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使群众在活动中产生情感交流和沟通形成共鸣,比如社会实践类活动和一些志愿者活动,使参与者在活动中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真正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实践中体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亲密关系,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内涵,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助于社会和个人幸福感的提升。

除此之外,还应当将表面、肤浅的传播深入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做到潜移默化,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因此,传播环境非常重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从小做起,家庭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需要从小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在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熏陶下成长。学校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依然有着重要作用,正确的教育非常重要。同时,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融入文学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新闻、音乐、文学作品等,其内容都应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受众群体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收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感染。

二.重点的突出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过程中,为了增强其的宣传效果,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传播的有效性。根据网络媒体传播的特点,加强文化产品、服务和活动的交流,传播主题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深入人心,汇聚内涵。深化对于“中国梦”的宣传,实现价值观育人。中国梦的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多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梦的基本核心价值内涵,其通过网络媒体创新形式的传播,以动人的故事、真实的典型案例讲述事实道理,用网络语言感染群众,深化中国梦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帮助群众们理解中国梦的真实内涵。

其次,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无缝渗透,使喜欢追求新生事物的青少年们在网络环境下,面对着各种知识、新思维、新观念的“包围”,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对青少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同时网络的多元化又导致青少年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复杂的网络环境给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同时,网络环境又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的新契机,其打破传统模式,拓展了宣传空间,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以及交互式的特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途径更加多元化。 因此,更新当前的信念教育理念,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内容的相互渗透,建立一种全新的理想信念教育宣传。

小结: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媒体环境中的宣传和传播,需要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融入群众生活,潜移默化地为群众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裴孟,吕琳华.自媒体時代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探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18-20.

[2]梁炳辉.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软传播探析[J].新闻爱好者,2018(12):86-88.

[3]刘嘉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8(21):29-30.39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