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学习的移动学习平台构建理论基础初探
2019-10-21吴常果
摘要:文章粗略探讨了基于微学习的移动学习平台构建的理论支持,简单介绍了平台学习内容(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策略和基本流程,从而为平台的实际构建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关键词:移动学习平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经验学习理论
移动新媒体的到来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给人类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必然的改变,“微学习”应时代而生。在微学习时代,要构建移动学习平台,提高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第一步就要探索平台构建的理论支持,然后在相关学习理论指导下,明确学习平台学习内容(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策略,确立平台学习内容构建之基本流程,才能解决平台构建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基于微学习的高职院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移动学习平台(以下称平台)
(一)构建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和经验学习理论
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理念的变革,新的知识习得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学习理念的创新。现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经验学习理论是平台构建的理论支持。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有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知识的习得者在学习时,对新信息的意义的获取过程也就是改造和重组头脑中的旧信息的过程,因此,不同的学习者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新意义,所以,教学者要善于引导学习者相互合作,全面了解新信息。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建构者。
平台构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便携式的移动设备能够营造较为真实的情境,也方便学习者线上线下合作学习,也能大大提高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交互式教学方式的效果。
(二)经验学习理论
大卫·库伯的经验学习理论认为,“改造经验产生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强调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所发挥的中心作用”,强调学习中的自主性就是独立和相互依赖。库伯认为,学习是由抽象概念、活动实验、具体经验和反思观察四个阶段构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雷斯进一步把库伯的四步骤简化为“思考、活动、反思、理解”。经验学习理论认为“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相互交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平台构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撑,因而在学习内容的设计时,非常注重对学习者不同经验的区分对待与分析,并且要通过多种合适的渠道对经验进行建构。经验主义还强调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移动微学习平台也应该是为学习者提供经验交流共享的平台。
二、平臺构建
智能手机、微型平板电脑、学习机等是平台的硬件构成,高质量的、设计完美的学习内容是平台的软件构成,因此,本文接下来重点探讨平台学习内容的相关基础问题。
(一)学习内容的建构策略
学习平台构建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习内容,内容的选择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启动阶段。此阶段要充分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热情,群策群力,共同合作、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内容;第二,参与阶段。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内容,并且参与学习内容的重构;第三阶段,核准阶段。教师对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审核,尽量使学习内容满足设定标准,成为合格成品。
(二)学习内容组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移动平台学习内容有两个组成部分:学习材料和设备。学习材料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是平台的软件构成,包括教材、录像带、课件等;设备是学习内容的硬件载体,即加工传递学习内容的工具,如:便携式计算机、网络、手机等。
(三)学习内容构建之基本流程
基于建构主义和经验学习理论的移动平台构建从学习者的角度选择学习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选择个别化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和探讨式学习模式等。并利用现代移动通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可信的学习情境。平台学习内容构建基本流程如下:
学习者需求分析→ 学习者学习需求设定 → 选定内容模块 → 交互式(师生交互或生生交互)设定 → 学习体验平台分享 → 学习效果评价
首先,平台构建者把学习者的了解作为第一要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与研究,实地调查等科研方法彻底研究高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包括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对传统文化的习得兴趣和学习预期;然后通过对学习者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设定学习者的内心需求;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难易适中的,能够达到学习者学习的预期的学习内容;然后再利用移动平台设计好能深度交互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重设要尽量再现真实的生活环境,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自觉与同学老师互动,并能在平台共享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经验,建立一个互动良好,内容丰富的学习分享平台。最后,平台坚持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以学习者的参与度为重要评价参考数据,数据体现如学习者点击平台的次数、学习时间长短、完成时间等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习者对新信息的“内在建构”,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进一步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任何理论研究只有应用于实际生活领域,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对基于微学习的高职院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移动学习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有了一定的把握后,笔者将把重点移到平台的应用开发实践上来,继续本课题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羌栋强.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仝宇光,张丽芳,张玉.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进展及评价[J].教育与职业,2017.
[3]王雨璠.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七届院级科研立项课题(编号HJY18-1911)
作者简介:吴常果,女,汉族,湖南长沙人,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