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农民民主意识自主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2015-07-22郭红倩

学周刊·下旬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农民

郭红倩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民民主意识的现状,并依托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强调在我国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应突出农民在提升自身民主意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并深入分析我国农民自主建构民主意识所具有的可能性。

关键词:农民 民主意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所谓农民民主意识,是指农民为主张民主权利,保护合法利益而提出的自己当家作主,管理集体、公共和国家事务的思想主张。成熟的农民民主意识的形成并不能单纯依靠外部因素的强化,而应侧重于农民自身的建构。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农民作为认知主体,可以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依据自身的经验和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身的民主意识。其可能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基础——农民的头脑中具备一些零散的民主知识

建构主义者认为“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离开学习者的背景和经验来谈‘建构是毫无意义的。”据此可以说,农民民主意识得以自主建构的首要前提是农民的头脑中要具备一定的民主知识,对民主要有所了解。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使他们有机会考虑精神方面的享受,从而在农民的头脑中萌发了对农村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的民主参与意识。加之近年来,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其宣传喉舌的作用,开辟了丰富多彩的农民节目,让民主法制知识通过典型事例得以展现出来,使农民在享受的同时对公民的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并且储备了一些零散的民主知识。

二、情感基础——农民的心中萌发了民主热情

建构主义认为,作为学习活动四因素之一的学生情感,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对于建构农民民主意识而言,农民民主情感的萌发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在农村,村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来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得农民头脑中的“服从”意识逐渐地向“权利”意识过渡。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对于政治的关注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参政议政的情绪不断加强,从而使得农民渴望民主的热情得以激发出来。

三、外部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由此可见,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对农民民主意识的建构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1.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为提升农民民主意识提供了经济支持。正如马克思所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民主意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必然受制于民主主体所处的经济地位。换言之,农民民主意识的提升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并号召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农村的经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从而为农民民主意识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为提升农民民主意识创造了和谐的政治氛围。农民民主意识的提升同样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氛围,政治氛围的形成又必须依赖于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当前,我国农村、农业形势持续向好,农村的公共事业得到加强,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这就为农民建构自身的民主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使得农民可以在生产劳动之余,从事非生产性活动,汲取各种信息资源,充实自己的头脑,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样有助于农民民主意识的形成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背景之下,农民民主意识的提升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农民民主意识的提升不能单纯依靠外界因素的强化,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侧重于农民自身的建构,从而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进而有利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农村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

[3]文小勇,夏群娜.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民民主意识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